媒体聚焦 返回>
人民网:解密“鸟巢”102小时“变脸”
2022-02-25

解密“鸟巢”102小时“变脸”

2022年02月24日16:38 | 来源:人民网-北京频道  李博

 

一滴冰蓝色的水墨从天而降,幻化为黄河之水,倾泻而下,翻腾的浪涛凝结成一片冰雪天地……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圆满落幕,当观众走出“鸟巢”时,依然沉浸在“黄河之水天上来”“一叶知秋”的浪漫故事中。

观众也许不曾知晓,开幕式散场后“鸟巢”将上演一场“变脸”。国家体育场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开闭幕式场馆,冬奥会开幕式结束后,随即展开闭幕式模式切换,演出设备将于2月12日陆续进场,留给场地转换的时间只有144小时。

矗立在“鸟巢”东侧跑道中心区域的巨幅屏幕被称为“冰瀑”,由钢结构和LED显示屏组成,在开幕式上呈现了“黄河之水天上来”的震撼效果。拆除大屏幕主体钢结构成为“鸟巢”转场的关键。

2月5日2时30分,“鸟巢”转场拉开帷幕,国家体育场舞台的主角由运动员、演员、志愿者,变成了建设者,他们将与时间赛跑,以小时为单位完成转场任务。

2月5日,舞台布置人员拆除地面舞台和“冰瀑”的显示屏。北京城建集团“先头部队”进入现场踏勘,为正式施工做准备;1台130吨汽车吊对“冰瀑”坡道进行切割平移,为后续大型作业设备、运输车辆进场打开了通道。

2月6日零时,200多名北京城建集团建设者及2台500吨汽车吊、5台液压钳等大型设备全部进入“鸟巢”,开始拆运“冰瀑”大型表演装置的钢结构,为闭幕式舞台布置腾挪出空间。

“冰瀑”主体骨架高近60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超过了“鸟巢”顶部,平面尺寸19.5米×8.15米,钢架主体加附属结构总重量达730吨。而拆除作业区域狭小,只有东侧跑道十几米宽的空间可以利用。

针对现场及运输条件,“冰瀑”拆除项目技术负责人、北京城建集团工程总承包部技术质量部部长刘云飞介绍,技术部门先后制定了五套高空切割分段方案,分别将“冰瀑”主体钢架切割成13段、18段、22段、26段和28段。

经过方案比选,施工团队最终敲定了分段最多的方案。刘云飞解释说,这个方案充分考虑了钢结构的高空拆解分段重量、吊装工况、地面二次拆解和构件运输等各个环节,使工作衔接更加流畅。

“选择13段方案,虽然吊装次数最少,但单个构件超高超大,加上场地条件有限,很难一次落地,工人进行地面二次拆解的工作量也相当大。选择28段方案,虽然高空切割量变大了,却与地面二次拆解、构件外运等环节协调更加顺畅,能形成非常连贯的流水作业。”刘云飞说。

北京城建建设者分白天和夜间两班,采取全天候不间断作业,确保“冰瀑”的切、吊、拆、运等各个环节精准衔接,一气呵成。

位于“鸟巢”顶部的钢架最先拆除,“气割的温度达到3000余摄氏度,这段钢结构距‘鸟巢’膜结构只有3米,而且下方就是看台。”刘云飞说,“动火之前,我们先将作业区周围可燃物全部清理干净,再用防火布和石棉布对看台、座椅等重点区域进行保护性覆盖,确保施工不对场馆设施造成一丝一毫的破坏。”

高空切割作业时,一名工人操作设备,控制火焰切割方向,对钢架进行分割,每个切割点配一名“看火人”,另外安排安全旁站监督员,确保施工作业安全。

体育场内,两台500吨吊车布置于“冰瀑”南北两侧,将一块块切割后的钢构件吊运至地面。分段切割后的钢架最重可达48吨,落地后须经工人二次分解,切割成运输单元和部分零散构件,再装车外运。

装卸人员将拆除的钢构件绑扎固定后装车,运输车从“鸟巢”东北门驶出,运至5公里外的奥林匹克森林公园北园东门的停车场。拆解后的“冰瀑”钢结构最大分段,需要四个车次方能运完。20余辆平板运输车不间断循环运输,完成“冰瀑”钢结构运输任务。

经北京城建集团施工团队102小时昼夜奋战,2月10日6时,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演出装置“冰瀑”钢结构拆除任务全部完成,比计划时间提前了42小时,为冬奥会闭幕式舞台搭建和彩排赢得了宝贵时间。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