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返回>
不走寻常路
2015-11-18

橙黄色的办公桌,白色的藤椅,新型胶囊咖啡机,透明的玻璃咖啡杯,这些元素不只集中于某高档写字楼中,而是出现在工程施工现场的彩钢房里。这就是十六公司理工大学2号地工程项目经理马迅的办公室,整间办公室简洁、明亮,又显现出他的用心和对品质的追求。

如同他的办公室一样,理工大学2号地工程的施工现场不仅以“花园工地”闻名,现场绿色文明施工获得了“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的肯定,精益求精的工程质量,也已顺利通过北京市结构“长城杯”两次验收,备受好评。“我想要扭转人们对建筑行业的印象,干建筑施工一样可以有品质,一样可以高大上,一样体面有尊严。”这是马迅的愿望,这一愿望让他把建筑施工当作一种理想而非只是一份工作,也体现在他的发展历程和项目管理理念当中。

以成长为本 直面困难挑战

刚刚36岁的马迅,参与施工的工程可不少。自2002年工作以来,从西三旗住宅小区到新疆兰炭厂再到北京理工大学2号地工程,马迅以平均两年换一个新工程的速度,接触到了各类土建工程,各种工程结构的施工。他也从一名技术员在施工生产中锻炼、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项目经理。

期间,他也遇到过难题,也曾由于经验不足出现过失误,但他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盯住问题解决,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自己。2010年3月,马迅怀着一腔热血,来到远离公司总部的新疆,作为执行经理,组织新疆兰炭厂厂房工程的施工生产工作。3月的新疆五家渠,空气中弥漫着二氧化硫的味道,路边堆着变成黑色的积雪。茫茫戈壁,荒芜人烟。面对诸多难题的挑战,他带领项目团队于当年年底完成了工程施工建设,并及时办理完结算,实现了工程盈利,也为今后的项目管理积累了丰富经验。

以人为本 团队精干高效

马迅的项目管理团队组建于2012年底,组建至今不到三年的时间。在这个团队中,马迅充分体现了他“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以人为本”的目标是打造一支精干高效的项目管理团队。现在项目团队中80%以上都是年轻人,平均年龄35岁。马迅看到了这只年轻团队的活力和拼劲,也看到了他们渴望发展的愿望。一方面,在办公区的建设上,他尽可能的为项目成员打造良好、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另一方面,马迅不断的为项目成员搭建发展平台,提供学习交流的机会。同是青年人的马迅,经常与项目成员交流谈心,用亲身经历告诉他们要“有信心、有方法、下苦功。”他不仅一直鼓励项目成员学习取证,还组织项目部到“中国尊”工程工地参观学习超高层建筑技术,到集团公司英特宜家工程项目部参观交流等等,给项目成员创造学习的机会,开拓视野。

“每个人都能独挡一面,整个团队才能坚强有力。”在他的引导下,项目团队凝聚力强,“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浓烈。80后的徐磊已经担任了执行经理,90后的技术员王浩然兼任项目团支部书记,成绩突出。马迅青年突击队也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突击队。

以品质为本 节约不节俭

追求建筑品质,打造“标杆”工程是马迅给理工大学2号地项目部设定的目标。这也体现了他以品质为本,以质量为先的工程建设理念。

在前期准备阶段,马迅就以绿色安全施工常态化为目标进行临设建设,而这势必会带来成本的提高。对于这个问题,马迅以“节约不节俭”为指导思想,必要的投入绝不吝惜,同时在施工中做到节能环保,不浪费。施工现场亮眼的几处绿化景观,是项目部利用上一个工程剩下的绿植,自己设计、种植而成的。喷雾降尘系统,太阳能路灯,LED灯等等措施都是节能环保的保障。

在确保盈利的前提下,成本与质量有矛盾时,以质量为先。这也是马迅在项目管理中的一个信条。施工中,即便适当提升材料价格也要保证施工材料的质量。项目部还不惜增加模板量和工程成本,使用开口大模板,有效的避免了洞口浇筑变形的问题。

以创新为本 不走寻常路

马迅热衷于学习,热衷于吸收新鲜事物,热衷于借鉴先进经验提升自己项目的管理。最新政策,最新趋势,最新科技成果,他都时刻关注。在理工大学2号地项目的管理中,马迅一改以往办公区按部门设立办公室的形式,设立“综合办公室”实行“一站式办公”,既保证了管理人员沟通的及时性,又减少了行政成本。在互联网广泛应用的今天,马迅更是不断探索互联网与工程管理的深入融合,项目部不仅实现了无线网络信号的全覆盖,还运用云技术,建立了项目部自己的网络数据中心,网络实时监控系统,让项目管理人员可以随时随地掌握工程现状。

马迅下一步的目标是继续“建设品质工程,培养优秀人才,承揽后续工程”。把团队当作根本,才会有无穷的发展力量,把建筑当作理想,才会全身心的投入,把品质当作生命,才能走得更长远。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