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返回>
“两化融合” 开拓管理新局面
2015-12-16

“互联网+”时代,推进标准化和信息化建设,是建筑企业转型升级、实现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2015年八公司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在实施经营、财务、质量、安全、法律风险、现场管理、党建等六项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以标准化为依托、信息化为主线,推进“标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实现“两化融合”,通过信息化持续提升、固化标准化成果,借助科学手段实现数据、资源、办公一体化,促进了企业发展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的华丽转变。如今,在八公司基础管理的众多环节,互联互通的魅力无处不在。

激活物资设备管理

今年6月,八公司信息化系统经营模块成功上线,物资设备曾经的大摞表单全部汇入信息化系统,完成了从手工台账到电子台账的转变。现在,物资管理工作人员只要轻点鼠标,便能掌握各项目的物资动态,及时了解项目周转材料的采购入库、退货、领料、废料处理等情况以及设备租赁合同的会签、登记、月度预结算、预付款等情况,还能快速查阅、审批合同,更能做到业务与财务的无缝对接。不但解决了原先程序繁琐、容易出错、效率低等问题,还依托系统的查询和模板功能,实现了100%脱纸,节能环保两不误。

与此同时,公司同步推行物资采购电商化,使物资材料实现了“归口管理、集中采购、统一储备、统一结算”,使各项目由原先的信息割裂、相互竞争变成了协同合作,大大增强了对市场的控制力,采购不再局限于采购员个人的信息和能力局限,而是从货比三家扩大到货比多家,管理更加及时有效,物资采购成本大大降低,其中钢材采购成本最高每吨直降200元。此外,公司更是在企业门户网站开辟了物资招投标专题模块,将企业门户网站与电商平台对接,供应商可以通过企业门户网站直接登录电商系统参与投标,使采购操作更加方便、快捷,人性化。

深化BIM技术应用

BIM是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简称,它最显而易见的特点就是将设计者的意图从3D展示转变为4D展示。

2015年初,八公司“BIM工作室”正式成立,并将中国科学院动植物遗传资源宝藏与研究设施项目作为BIM技术的试点单位,该项目总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地下二层,地上十一层,其中包括装饰装修工程、电气工程、给排水工程等专业系统比较复杂,各系统间碰撞、交叉非常多。

八公司技术发展部部长张永健介绍说,“BIM在计量精确性、技术指导性、现代化管理、现场可控、成本控制等方面,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在中科院项目施工中,BIM技术的应用将会大大减少施工过程中各系统间出现问题。”

目前,该项目已经形成了建筑物及管线漫游仿真、虚拟建造、管线碰撞并确定碰撞原则、生成准确的墙体预留洞位置图、合理的走廊管线布置图、施工现场场地布置图等成果。并利用BIM技术分析总结了不同方案中走廊管线排布对吊顶高度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优缺点供建设单位参考,使BIM技术的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可出图性等特点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下一步,公司还将继续推进BIM技术在中科院遗传所工程的深入应用,以便更好地解决工程中的冷库热交换问题、种子库布置、活体动物培育实验以及后期运营阶段维护等相关实际应用问题,使工程项目真正成为使用合理、便利、高效、节能、美观的实用建筑。

智能化务工管理

在八公司窦店、天语、中科院、优山美地等项目工地,均可以看到大门入口处设有与地铁检票口类似的三棍闸通道,这便是八公司推行智能化务工管理的一个缩影。施工人员进出场只需掏出卡片轻轻往闸机上一放,“滴”的一声后即可通行。同时,大门上还装有摄像头、红外线感应器和报警器,只要有人通过大门就会进行视频抓拍,并显示刷卡人身份信息,同时将出入前后的录像保存到电脑,信息存储可达30天以上,确保非工地人员未经登记和授权无法擅自进入施工现场,杜绝了安全隐患,保障了安全生产。

窦店项目部党支部书记张志伟告诉记者,工人们使用的智能卡严格落实“一人一卡”制度,卡片数据将作为进出场备案、安全教育、工时计算、工资结算的重要依据,有效弥补了传统考勤方式的不足。其不但能为施工现场工效统计、分析提供准确数据支撑,而且能够直观反映工人上岗情况,也可为成本分析和招投标工作提供准确的基础数据。

目前,公司经营、财务、法律、党建等方面的“标准化+信息化”工作亦已取得阶段性成果。2016年,公司还计划引入“精细化”管理理念,致力于实现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三化”融合,打造“互联网+”时代的智慧企业。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