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返回>
从抬手敬礼到指挥盖房
2016-03-02

早上五点半,天刚蒙蒙亮,于文武便从床上爬起来了,穿戴整齐之后,迅速赶往工地现场……早起转一转工地已成了于文武雷打不动的习惯。也正是这个习惯,让于文武从一名建筑经验为零的经济民警到如今成为许多建筑科班高材生都无法担当的项目经理。

于文武是北方公司玉泉新城项目经理。黝黑的皮肤,略显瘦弱的体形,是于文武留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瘦弱的身体里,却跳动着一颗坚定执着的心,他用汗水浇灌着自己的内心,也浇灌着自己前进的道路,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于文武的老家在山东省莒县,当时集团到山东农村招收经济警察,于文武没经家里同意便偷偷报了名。“我是老大,父母又都是农民,家里很穷,我必须要担负起养家糊口的责任。能到北京工作,学到很多知识,也是我走出农村的唯一选择。”于文武说。

1991年初,于文武和200名同乡一起来到北京。他们每天在工地上抬手敬礼、看护施工现场,成了施工现场的保护神。

那时的经济警察,训练全部军事化。在三个月的培训期里,为了巩固学习的擒拿动作,于文武每天都要比别人多练几个小时,甚至有时为了一个动作,别人都睡下了,他仍踏着夜色在操场上练习。因此,他成了同乡口中的“拼命三郎”。如今,原先200人的经济警察中留下的仅有8人,而于文武就是为数不多留下的人。

每天除了看门就是转现场,他觉得自己必须得学点什么。于是,于文武没事儿就和老师傅们聊天。李学文师傅看到这个小伙子挺上进,于是就开始教他给混凝土做试验。什么叫试块?怎么配比?……于文武边学边干。

1995年,于文武来到北京西站京门大厦项目负责试验工作。从这一年起,他正式有了属于自己的一项建筑专业工作,开启了转型的大门。工作中,于文武清楚地知道自己的短板——缺乏专业知识。于是他报考了上海建筑学院的建筑专业。经过6年苦学,2001年,于文武终于通过了自考的第11门课程。回想起自己的求学经历,于文武说:“这6年,我一辈子都忘不了。”6年里于文武只回过三次家,每个春节他都是在项目部与书本一起度过。

2005年,已经是项目工长的于文武工作起来自信满满。工地无论何时浇注混凝土,于文武都会到现场。每次浇注的报量,于文武也都会不厌其烦地亲自计算,而不是交给劳务队。

一天,工地项目经理王允平找到于文武说:“花乡那边有2万平方米的工程,你敢不敢去独挑大梁?”于文武来到新工地,临舍搭建、材料组织、劳务选择、与业主的沟通,每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每一个环节都精打细算,最终这个项目实现了盈利。

如今,担任玉泉新城项目部经理的于文武更是在潜亏的窘境下通过剔出高价分包、混凝土多轮招标、提前购置钢筋,防止价格上浮等方式实现了扭亏,让同行的建筑者刮目相看。回顾多年的成长道路,于文武说:“人要学会给自己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并为之付出努力,天道酬勤,岁月会给你一切想要的。”

从抬手敬礼到如今的指挥盖房,于文武的成绩都源于目标明确,并且能为之全力以赴。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