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映像
——来自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的报道
本报记者 杨旸 黄山松
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哈萨克斯坦期间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首次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合作倡议。2016年6月21日,北京城建集团与中铁亚欧签订轻轨项目01标土建分包建设合同;2016年7月17日,由集团国际事业部、道桥公司、亚泰公司、十六公司四家单位组成的项目部进驻哈萨克斯坦,开始建设阿斯塔纳市新交通系统轻轨一期(机场至新火车站路段)工程(后称“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成为“一带一路”倡议最早落地项目的建设者。
初见哈萨克斯坦,却是历史的故人
“哈萨克”最早出现在公元15世纪,历史上的“哈萨克”与各个时期的中华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历史往来记载着两国千丝万缕的联系。1991年,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宣布独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内陆国,其首都阿斯塔纳与北京飞行时间6小时。
今年11月15日,记者抵达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部,初次探访历史故人的同时,也记录下集团员工在哈萨克斯坦的建设映像。
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南起阿斯纳塔市南郊的国际机场,北至新火车站,是一条连接东北、西南方向的轨道交通骨干线,拟设车站18座,区间17个。集团负责其中的13站13区间及出入段线,平均站间距1264米,全长约14.8千米,其正线全长约21.58千米,均为高架线、高架车站。
哈萨克斯坦全年近6个月的冬天,一年里半冬半夏,冬季气温日常可达零下40度,赶上暴风雪会降到零下60度伴着16级大风。那半夏的几个月是施工的黄金时间,但在扑面的冷空气里,记者不敢想象这里的夏天会有40度的高温和超强照射的紫外线。
早上8点,记者站在窗口看着依然漆黑的早晨,盼着阳光给点温度。日出是一瞬间的事,转身倒杯水,天就亮了。这寒冷之地似乎从视觉上一下进入快进模式,哈萨克斯坦全貌迅速立体呈现。地面都覆盖着雪,路面都罩着冰甲。
初识哈萨克斯坦,满眼雪白是第一映象。
汽车在穿冰甲的路面上漂移,开往由城建亚泰建设的一工区营地。天气很好,据说比起上周零下20多度已算暖和了。天蓝无风,太阳依旧含蓄着不肯用尽全力发热;身上套了能找到的最厚的衣服,勉强保暖。随着每次的呼吸,快要冻成固体的哈气从鼻子里冒出来,吸回去的空气好像有棱角,划过呼吸道一路到肺里。
一工区项目经理刘小杰是80后,他告诉我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全程以高架侧式车站为主,采用“建桥合一”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结构现浇施工,全线桩基础。以敷设在道路一侧的两层车站和道路中心绿化带上的三层车站为主要建筑形式。区间工程结构主要采用双箱单室箱梁30米跨作为区间标准梁。刘小杰来哈萨克斯坦工作前,去过越南、伊朗等国家,参加了多个城建国际工程的建设,有7年的国际工程工作经验,但对于一工区要建设的101至104站标段,他也是在摸索中前行。
雪白的世界固然美丽,但初冬十一月的气温已近零下20度。标准规定低于5度的混凝土施工已属于冬施,这里超低温严重影响了混凝土凝固。这对于一工区1263个桩基、370个承台、278根墩柱的施工来说并不是好消息,更何况管线改移未完成、临水临电未接通、还有大环境的原因造成了工期滞后甚至数月停工的影响。
一工区面对的困境,整个轻轨项目三个工区都要面对。季节和大环境制约了工期,也考验了施工工艺和质量,更考验了在逆境中前进的全体员工。
开弓没有回头箭,在各种因素制约下,即便是隆冬季节能施工时各工区都绝不停下。因为太冷,这里有一种技术叫做“开水施工”。刘小杰介绍,去年冬施的时候现场靠发电机发电,靠浇开水浇筑混凝土,完成混凝土浇筑的墩柱要整体裹上帆布保温养护。一工区地下水位高于承台施工地基深度,整体作业时都靠抽水机边抽水边施工。进入冬季,抽出的地下水刚喷出抽水机就瞬间冻成冰柱。最冷的时候,钻头连浇开水都会冻住。
就在这种极端环境下,今年3月18日,在几家施工企业中集团冒着风雪第一个复工。7月18日,机场站101车站正式破土动工,不足百日完成了5层站厅混凝土施工作业。
2018年,完成墩柱施工约12根,实现首段现浇梁浇筑,这是城建标段的首榀现浇梁,从环岛到机场,整体作业面初具规模。
阿斯塔纳室外的温度很低,在室外多呆一会儿都是对身体的挑战,更不要说手拿钢筋铁铲作业的城建工人。与员工座谈中了解到,我们所在的一工区营地是在一片沼泽中建起来的。当时,审批手续还没完成,关于营地的信息只有一组坐标数据,最早去的几位同志靠着卫星定位找到营地位置,开着推土机推平一人多高的芦苇,垫上石子填实地基,建成了营地。
这个项目,90后成为项目骨干。在测量技术一线、在不同作业面的现场、在落实集团CIS文明施工中,年轻的城建员工都扎实走好每一步,他们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以乐观向上的精神打好了每一场硬仗。在中铁亚欧组织的文明施工评比中,一工区数次获评“施工安全文明样板工地”称号。
再看哈国轻轨项目,这是“一带一路”实践的现场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实践的现场,这里的每一名城建员工都在用自己的方式感知、经历着“一带一路”。
任何一个宏大的工程,在建设中难免遇到困难、挫折,难免听到批判的声音,乃至过程中暂时的停滞。作为“走出去”的北京国企,集团不是顺序上的先行者,却是敢为人先的拓路人。
一工区营地坐标出现在沼泽,由城建道桥建设的三工区营地坐标显示的地方却是一片湖泊。初识阿斯塔纳,这里给三工区总工程师熊军辉留下的印象打破了出国前对这里的想象。苦笑中,熊军辉和搅拌站站长李杰、实验室主任李伟栋、副经理向勇向记者讲述起艰难的建设故事。
他们都是来自国内公司的骨干,经验丰富、务实靠谱。他们和其他两个工区的员工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有力使不出,一拳打在棉花上。的确,国际工程的打法与国内差异很大。哈萨克斯坦在物资供应并不充足,这是初来乍到的建设者始料未及的。比起非洲的物资短缺,这里的建筑建材市场同样是供不应求,对于劳务、大宗物料大型建设机械更是处于寡头垄断模式。
他们举了简单的例子:抹灰用的抹子,在当地想买10把同款都难以实现。笑看工人挥舞着型号各异的抹子工作,还要叮嘱他们珍惜着用,坏了焊上接着用。项目从抹子到实验室、搅拌站、吊梁架,甚至吃饭的圆桌都是一点点淘回来的。
2017年底阿斯塔纳刮了场暴风雪,十几米高的移梁机被吹出了轨道,当时风速16级,体重稍微轻点的人根本站不住。第二天风停了又遇上一米厚的大雪封门,大家在雪面上打着滚前进,为的是把被风吹走的物资捡回来。
三工区有一个负责全线实验检测的实验室,按照当地要求,实验室和工作人员必须取得当地从业资格方可上岗。在进门的墙上,挂着三大排资格证书。这里不仅检验了材料质量,还见证了中哈两国就各类建设标准的差异与融合的过程,其中检验的一项内容就是梁场的预制梁。梁场将承担城建标段内所有预制梁生产任务,预制梁的质量问题更是阿斯塔纳轻轨建设管理公司、总包方中铁亚欧、中资监理等关注的重点。在通过预制梁静载试验后才能取得当地颁发的出场合格证,这是本工程的关键性实验,制约着下一步预制梁出场吊装作业。
按照中国箱梁静载实验规范要求,采用非破坏性实验加载到设计值的1.2倍即167吨就可证明实验成功,质量过关。但在阿斯塔纳轻轨建设管理公司的要求下,不仅要检验中国标准的设计水平,更要检验中国施工的质量极值。最终,实验最大加载力值达到520吨,超出中国规范的3倍有余,且未达到完全破坏。
实验取得了圆满成功,一方面证明了中国制造的高质量、高品质,另一方面也通过实践达到了哈国管理部门提出的严苛要求,为后续施工打下了基础。试验之后,每天在现场检查且非常严格的哈国管理人员对中国建设者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在路上遇到中国工人,也会竖起大拇指。
对于中国建设者,当地社会并不了解,甚至存在偏见。三工区的建设路段横穿有当地长安街之称的市区街道。这一路段施工,让他们体会到因为信息不对称的误解造成的施工困难,通过一步一步扎实工作,履行着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他们在暴风雪后帮当地人修路筑墙,在作业面勤俭奋斗,友好对待当地工人,尊重文化信仰的差异。在闹市区,城建人一点点地改变着当地人对中国企业的刻板印象,一点点地树立起让当地居民敬佩的优秀北京国企业形象。
聊施工,他们讲的很轻松,聊到前期入场与工人在现场睡木板,他们把困难当笑谈分享给记者。聊到家人和孩子,他们哭了。熊经理和他闺女约定北京下雪了就回家,然而北京那年冬天没有下雪,他也没能回去。李杰的闺女5岁,去机场的路上,闺女一路抱着他胳膊坐在车里沉默,终于要下车了,闺女嚎啕大哭。
这个团队平均年龄不到40岁,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家庭都是中坚力量。中坚力量这个词成了他们的责任,也成了他们选择坚守的理由。选择坚守岗位却必须要离开家人,李伟栋主任说这是对孩子的亏欠,但是军令如山,无论如何在哈萨克斯坦一定 要善始善终、善作善成。
这就是“一带一路”倡议实践者的映像,项目部季辉在一篇文章中将全体项目员工比作轻轨的“墩柱”。他写道,墩柱精神就是精益求精、坚忍不拔、吃苦耐劳、勇于担当。城建人在阿斯塔纳的“墩柱精神”印证着两国友好发展,促进了两国共同的前进步伐。屹立的墩柱,便是城建人的守望、坚持与见证。一群人,寒暑交替见证了劳动者的辛劳;一个家,有舍有得共筑了城建的梦想;一座城,斗转星移拥有了自己的形象。
传递城建文化,还原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在异国他乡,我们就是外国人。由十六公司承建的二工区现场,项目经理刘英良和书记曹承方告诉记者,员工团队绝大多数是为轻轨项目第一次办的护照、第一次出国。曹承方是基建工程兵转业,这也是他工作35年第一次因工作出国。轻轨项目上有很多和他一样的基建工程兵转业军人,他们笑称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是城建老兵在国际工程上的新开始。老兵们站在雪地上的身影,便是城建人最熟悉的军旅文化缩影。
中国人以勤劳、忍耐、宽容的品格出现在哈萨克斯坦,这是国际事业部外籍员工娜娜(Zarina)给中国人的评价,她在中国留学多年,认为自己就是个中国人。今年6月,娜娜离开了服务3年的轻轨公司,身份也从业主方管理者转变为城建员工。娜娜说她在中国人身上学到很多,身份转变后确实有前同事在谈判中对她出言不逊,但她为了北京城建据理力争。她说项目经理徐希文、商务经理沙奕在她还在业主方工作时就是朋友,现在她自己就是城建员工,如果公司需要,她愿意去其他俄语国家为北京城建服务。
2016年11月10日,娜娜还是业主方公司员工,她亲眼见证了城建人在严寒下浇筑106车站首根工程桩的场景,然而那时她还只是见证。她不了解的是,2016年工人尚未到场,现场指挥的是项目经理徐希文、书记朱伟、总工程师孙晓强以及三个工区在场的领导,实际操作的是三个工区在场的管理人员。
“这次冬季打桩是为了来年有效开展工作,我们没有在极寒情况下施工的经验,希望通过这根实验桩、通过这个项目积累些经验、培养一批人才、了解一方市场。”孙晓强告诉记者,这根试验桩是在三个工区通力合作的情况下完成的。当时环境不具备施工条件,甚至在极寒情况下混凝土型号、配比都不确定。且在初期施工中混凝土匮乏,为了满足试验桩需求,国际部调集了项目全体的人力物力共同完成首次浇筑。
翻译周培茹告诉记者,当时的场景是男人都去了现场,女士留在营地给他们烧热水送食物。采访中,各个工区都提到了这根试验桩浇筑的故事,他们说这是一种凝聚力与责任感的体现。同样,这个项目国际业务协同作战的平台,是国际部引领集团二级单位走出去的一次尝试。
在外国人眼中,无论是总包还是分包,都是中国人。走出国门,每个中国人都是一个话筒、一张名片,当地人将从每一名中国人的言行中了解中国、认识中国。
项目成立了联合党支部,为了促进各工区与当地中资单位的融合,组织了篮球联赛、节庆联欢、参观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参加上合峰会马拉松赛、听大使讲党课等等活动,这些活动活跃了气氛、拉近了距离。对于千余名工人的管理和教育也不能松懈,组织消防演习、安全知识讲解、了解当地文化。每逢年节,项目上一起包饺子、吃火锅,在异国他乡减轻些想家的思念。
每个工区宣传栏,都贴着《轻轨思路》报。《轻轨思路》是3个工区、4家单位联合创办的,是党建宣传的阵地,是文化落地的有益尝试。这纺小小的报纸由各工区员工自写自编,记录了建设者的故事,也记录了项目建设历程。走进各工区现场,都挂有:“统一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声音”的标语。
娜娜说她认识汉字,知道城建集团到哈萨克斯坦是白手起家,也理解这个项目的难处。背井离乡、水土不服、语言障碍、文化差异、各种外界干扰,中国人都幽默、友好地坚持着,并想尽办法解决问题。这就是中国人,勤劳、内敛、适应力极强,中国人管这些叫做“因地制宜”。
在前行的路上,总有探索、总有逆境,然而更多的是解决方法。记者去过温度50度高温的非洲国家,在极热与极寒之下,不同地域文化的对比非常强烈。同是异国他乡,同是一样的城建围挡,讲述着不同的城建故事。哈萨克斯坦轻轨项目由于各种原因困难重重,进展不如预想顺利。但它与其他城建国际工程的建设者有一样的标识、一样的城建员工,他们在极寒之地选择坚持。
这里的黎明来的晚,但迟早会来。结局无论如何都会有,也祝福在这里选择坚守的同事们,寒冷里心中不失温暖,在“一带一路”的探索与实践中,经得起风浪、耐得住寂寞、留得住初心。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