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垞戴雪”是北京延庆十景之一,小海垞山每年10月开始飘雪,一直到春天4月,山顶一直被白雪覆盖。
“景色是很好看,但是对我们建设者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清晨7点,在被称为奥运史上设计最复杂、建造最难的北京冬奥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工程施工现场,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部高山滑雪中心项目负责人张洁艰难地爬到海拔1250米的集散广场,他测量着雪道附属设施正在浇筑的混凝土出罐和入模温度,“这两项温度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影响很大”,他说,山上的温度低至零下30度,混凝土在短时间内就可能会冻住,为保证强度,必须缩短运输时间,把出罐和入模时间精确控制到秒。
浸骨的寒风在海拔2198米的山顶盘旋,插在山顶驻地的温度计看不清刻度。张洁爬到山顶已经喘不过气来,往下看,落差900多米、长3000米的主雪道出了大致的轮廓,8条临时货运索道组成的空中运输“生命线”把物资从山下运上来。
张洁每天都要在全线走个来回,仔细检查工程施工生产、安全、质量等的每一处细节,一天爬山下山的的距离超过10公里。“现在有了索道,物资运输快多了,去年初刚进场时,我们每天人扛马驮运送物资材料上山。”工作十多年来,这是他干过的最苦的一项工程,也是时间最紧迫的工程。
今年10月,高山滑雪中心工程就要具备造雪条件,以满足测试赛的要求。“真的急,但是大雪封山,春节前后我们能施工的分项工程不多,多数工人会回家过年,我们管理人员春节留守人员名单已经确定。”张洁说,他和部分管理人员及工人将在小海垞山上过春节。
生产副经理袁超民确定在现场过年,他最心急的是施工进度,“到现在,高山滑雪中心工程部分雪道的土方挖掘以及大部分附属设施的开挖和浇筑任务已经完成,整体工程进度过半。”站在集散广场,他指着峭壁之间的塔吊自豪地说,“一千多米的高山上,架设这样一个大家伙前所未有。”
袁超民介绍,为了如期实现各节点目标,项目部创新施工工艺,搭设了这座高50米、臂展75米的塔吊,可以覆盖半径70米、海拔落差一百米的施工区域。“我们创造了北京市塔吊海拔高度的新纪录,同时大幅度提高了高山施工材料运输的效率。”
27岁的安全员崔建杰是河南安阳市汤阴县人,他也放弃了今年春节回老家陪父母过年的机会,“小海垞山很冷,但是能参与这项冬奥工程的建设,我们很高兴,心里头是热的。”他每天检查冬季施工安全和消防安全等,和其他建设者一样一天要走10多公里的路,“脚都走热了”,他穿着厚重的棉衣呵呵笑着。
“还有不到300天,就要举办冬身会测试赛了。”看着脚下雏形初露的赛会雪道,张洁坚定地说,“这个节点目标不能变,也不会变。”
为了这个目标的完成,张洁正带领项目团队将高山土石方运输、正式索道安装、雪道开挖等具有“高山特点”的分项工程拆分、细化,编制出高效可行的施工方案。春节前,工程现场划分出不同片区,配备了生产、技术、安全人员,应对极寒气候的针对性措施也已全部到位。
截至目前,雪道部分土石方施工已完成80%,造雪管道铺设完成1467米,正式索道站内基础开挖完成17个、支架基础开挖完成68个,中间平台土方开挖完成87%……
晚上8点多,张洁回到山下的项目驻地,开始总结当天的施工情况,督促整改存在的不足,随时部署明天的施工任务。“我们建设过北京夏季奥会的主场馆鸟巢,现在又在建造冬季奥会的核心工程,真的很荣幸,看着雪道一天天延伸,再苦再累也值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张洁笑着说,他们将分秒必争地实干、巧干,撸起袖子加油干。
春节期间,他们将坚守高山施工一线,一步一个脚印地丈量这个史上最难建造的雪道,待到雪融化后,将掀起施工大干高潮,“今年7月完成山顶平台站房区基础结构施工,9月和10月完成山顶平台东、西区基础结构施工和五条索道调试验收,我们一定会确保10月雪道如期具备造雪条件。”张洁自信地说。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