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返回>
匠心搭金桥飞跨两俩城区
2019-05-15


多彩贵州,醉美遵义。俯瞰凤凰山,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映入眼前——遵义凤新快线以气贯长虹之势,凌空架起,贯穿西东,成为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交通要道。

5月9日,一个期盼已久的重要时刻终于到来了,上午9时59分,遵义凤新快线正式迎来了通车仪式。12时08分,随着“通车”这两个字话音刚落,现场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城建人的脸上洋溢着激动喜悦的笑容。这一刻,时间定格,遵义凤新快线正式进入通车运维阶段,也宣告遵义市民从新城区到老城区绕行的历史正式结束。

一桥飞跨,两地变通途。这座中国规模最大的市政钢桥,穿越时空,连接过去通向未来;坚如磐石,配得上“高颜值”,展现了城建设计的雄健风采。

政企携手开启合作之路

近年来,在遵义市加快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部署中,这座蕴藏独特魅力的老城更加充满活力,焕发出勃勃生机。凤新快线便是遵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一环,是中心城区为数不多的东西走向的主干路之一,对于新蒲新区的快速发展和缓解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寄托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梦想。

时间追溯至2016年6月17日。这一天,在贵州遵义,遵义凤新快线项目举行签约仪式,遵义市政府与设计发展集团相关领导相约签约席,共同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双方领导的诚挚致辞,饱含政企合作的美好期待。

政企携手,优势互补,各长其长,展现合作之美。城建设计与遵义市政府共同出资组建项目公司,全权负责项目的投融资、建设、运营维护工作。凤新快线西起凤凰山脚下,东至礼仪新城,取名于凤凰山之“凤”及礼仪新城之“新”,全线采用钢桁架和钢箱梁结构,全线长1.86公里,主线桥梁标准段为双向6车道,路宽24米,辅路有双向6车道和8车道(主线桥与匝道衔接渐变段),真正实现了城市快速的核心大动脉功能。

“没有遵义市政府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项目就不能实施”,项目执行经理李广江说。政府的作用至关重要,整合了属地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为项目拆迁、手续办理、交通疏导、工作协调等诸多方面提供了重要保障。

“要把凤新快线打造成一项优质工程、精品工程、地标工程。”2018年4月2日,遵义市四套班子领导到凤新快线项目调研时指出。

项目建设期间,遵义市凤新快线指挥部代表政府每周六主持召开生产调度会,遵义市各相关部门出台50多份文件,协调解决了诸多项目难题。

政府的重视,企业的倾力,形成了推动项目实施的强大合力。

“要高标准建设、高水平管理、高速度推进、高质量保安全,把遵义凤新快线工程建设成为贵州省PPP项目示范工程。”2016年8月26日,设计发展集团总经理王汉军在项目生产调度会上强调。

城建设计具有多个PPP项目的成功投资、建设管理经验,始终以客户为导向,想政府所想,急政府所急,提供全过程服务。在凤新快线的实施中,城建设计彰显了首都国企为革命老区竭诚服务的崇高使命和重要责任。

责任体现在项目投融资上,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经过与银行的谈判,各阶段资金全部按时到位,最大限度减轻了遵义市财政负担。责任体现在人力投入上,30多名项目管理人员,都是精挑细选的精兵强将,施工高峰期作业人员达800余人。

拆迁是项目实施中的第一道难题,全线经过遵义市城区繁华路段,整个拆迁涉及征拆户3267户,其中住房2795户,营业房476户,拆迁总面积达34万平方米,拆迁面广、任务量大、涉及人员多,情况复杂。
“拆迁不顺,施工将无法按期进行,工期也就保证不了,工期晚了,信誉也就丢了”,负责城建设计PPP项目投资建设管理工作的夏秀江说,“政府的事就是我们的事”。

面对拆迁难题,项目团队一方面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积极献计献策。一方面根据拆迁进展组织施工,每拆迁一米,项目就推进一米。最终,在政企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拆迁取得了最后胜利,为施工扫清了障碍。

“以前从老城区到新城区要绕行很远,加之堵车,要花费一个小时,这条路通得太及时了”,市民李先生高兴地说。

近在咫尺,苦于无路。凤新快线的建成通车,彻底结束了遵义市民“望山兴叹”的历史。今后新老城区可直接互通,节约了近50分钟,解决了遵义近200万市民出行的一大难事。在遵义加快发展的背景下,凤新快线不局限于城市要道这个单一功能,更被赋予多元的价值。

项目的建成,获得了社会各界一致好评,项目因此荣获了贵州省建设工程最高质量奖——黄果树杯。

城建设计以优质的履约能力兑现承诺,为遵义人民筑起幸福之路,为遵义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城建精神诠释力量之美

铁军精神,是面对困难的时候,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铁军精神,以坚忍不拔之志,敢打敢拼,无往而不胜。这是城建人的风骨,内心的坚定,血脉的传承。

凤新快线经过之处,地上高山阻隔,周边场地狭小,地下地质构造复杂,施工作业困难重重。

“这个项目分为三个标段,第三标段是整个线路的咽喉”,李广江介绍,“在施工中,要将高100多米的山挖走,挖方量达230万方。”

古有愚公,今有城建人,二者有着同样的精神内核,明知太行、王屋“方七百里,高万仞”,毅然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啃硬骨头,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施工高峰期,有100多台施工车辆、机械同时作业,场面十分壮观。管理人员吃住都在现场,开完早会去现场,晚上接着开晚会,每天如此。奋战120多天,项目团队凭着巧干和苦干的韧劲,硬是把眼前的大山移走。

架桥首先要打桩基,根据设计要求,整个主线桥要打378根8米至51.7米长度不等的桩基,最长桩基相当于14层楼高。遵义属喀斯特地貌,地面崎岖不平,地下发育着地下河、溶洞、采矿回填区。在如此复杂的地质条件下施工,容易造成塌孔,一旦塌孔,前期工作就白费了,还极有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如何保证桩基施工质量,这是摆在项目团队面前的超级难题。经过多次研究,反复论证,项目团队最终决定采用回灌混凝土方法,在旋挖桩施工时,通过扩孔钻进、回灌混凝土,二次钻孔行程混凝土护壁,有效地解决塌孔、桩身移位、偏斜等施工难题,垂直度、沉渣厚度都得到有效控制。

在岩溶较大的地区,对下穿岩溶通道及地下暗河的桥梁桩基,采用360度全回转钢护筒跟进施工工艺,极大地提高了桩基成桩质量和施工进度,同时避免了堵塞地下岩溶通道及暗河引发地质灾害的风险。
数百根桩基,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凭借可靠的技术措施,精准的操作,将每一根桩基牢牢打入地下。

这座开山凿壁铸造的“陆地航母”——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市政钢桥,整座桥用钢量达6万吨,比“鸟巢”还多1万多吨。这个庞然大物如何建造,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诀,答案印刻在城建人的智慧里,融化在建设者的汗水中。

二标段施工上跨川黔铁路,桥梁上跨铁路的地方桥面与铁路轨面高差为12.5米,桥梁梁底至铁路轨面高差为10.8米。川黔铁路货运、客运繁忙,只能利用列车运行间隙进行施工,每次施工作业都要向铁路主管部门申请,批准回复时间短则3天,长则7天,每次作业有效时间只有一个小时左右,而且无法进行连续作业。

窗口期短,任务重,施工要求严,安全风险高,难题一个接着一个。

团队齐心,其力断金。项目团队认真察看现场,分析数据,一次次讨论,一次次争辩,2次专家论证,最后确定了实施方案——采用上跨铁路段钢箱梁整体拖拉技术。

2018年9月14日凌晨,经过20余天的连续奋战,在2台200吨连续千斤顶、4台100吨纠偏千斤顶、44台滚轮小车等机具的精准配合下,长50米重800余吨的钢箱梁稳稳到达预定位置。三标段钢结构桥梁顺利合龙,打通了凤新快线关键节点。

二标段主体结构为明挖箱涵,结构底部距地面最大高差27米,北侧存在多栋框架结构高层烂尾楼,其中一栋22层烂尾楼距离框构桥外边线最近处仅13.5米。由于基坑开挖对烂尾楼的稳定性及形变可能存在影响,若不对该段边坡进行有效支护,后果极其严重。

基坑开挖后边坡高度为20.4至27米,支护难度大。为保证该区段内箱涵结构安全施工,且尽量减少对烂尾楼的扰动,本段维护结构采用了排桩+锚索的支护形式,共有106根直径2米、桩长24.5至35米围护桩,对该区段边坡进行了有效防护,确保了花台坡烂尾楼的结构安全和框构桥结构安全。

1.86公里,13项危大工程,方案得到专家论一致认可,安全零伤亡、质量零事故,92根墩柱稳稳托起6万多吨钢铁。凭借过硬的实力,凤新快线三标段斩获了中国钢结构金奖。

城建人以坚挺的脊梁撑起了大桥,用艰苦奋斗诠释了力量之美,为遵义人民打通一条交通要道,铺就一条发展之路。

匠心品质浇灌创新之花

这是一条集科技、智慧、技术、环保、景观为一体的市政钢结构桥梁,设计、施工、运维管理各个环节都深深打上了匠心的烙印,折射出技术之美、智慧之美、创新之美。

匠心体现在巧妙的设计上。“项目局部有三层通道,顶层为快速通道,底层地面为东西向通道,二层道路则利用顶层路桥下空间,在内沙路和川黔铁路段布设二层桥跨越外环路,形成一条东西向通道。”项目公司总工程师王彦说。

立体交通人车分流模式,让人性化体现得淋漓尽致。基于钢桁架的结构优势,将人行通道巧妙设置在桁架内,在城市主干道交叉路口处设有人行步梯和无障碍电梯,做到人车分流,既实现人车分离,又极大地节约城市用地。

匠心体现在杆件加工、安装精度上。三标段主要采用钢桁架栓接桥梁,单跨布置11榀桁架,桁架采用单根杆件散吊高空拼装成型,拼装难度大。杆件节点板位置最多有8个节点,全桥采用66万余套高强螺拴连接,且桥梁线型呈异形曲线变截面桥梁,导致杆件加工尺寸各异、栓接数量极大。

为了解决连接孔群复杂、数量多、制作精度要求高等难题,项目采用BIM建模及三维动画演示等措施成功解决栓孔加工精度的问题,有效保证杆件的安装施工质量。杆件采用数控高精度等离子切割技术,一次成型,确保杆件精度无误,实现了数十万套高强螺栓连接现场零扩孔。

匠心体现在每一个焊接质量点上。凤新快线焊缝约42万余延米,焊接量极大、焊接质量要求高。粗糙、低难度,是人们对焊接技术的固有印象。却不知,焊接之细微、复杂、精致,丝毫不亚于米上雕字、花丝点翠。

“焊接水平的高低,常常会决定一件设备、一项工程的优劣甚至是成败。”技术员小李说,“焊工必须持证上岗,而且要进行专门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焊接作业,技术人员还要对焊接施工进行全过程把控。”

在整个焊接作业中,一级焊缝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以上,这个数据就是体现精湛焊接技艺的最好证明,凤新快线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焊接工程奖。

匠心体现在钢桥面铺浇筑式沥青的技术突破上。传统钢桥面铺装抗疲劳、抗开裂性能差,孔隙率较大,密水性能差,易造成桥面铺装层开裂,运营期维护难度大、维修成本高等不利影响。

传统的做法显然派不上用场,只能另想办法。项目团队在广泛收集案例、资料的基础上,充分考虑遵义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在钢桥面防水粘结层采用了甲基丙烯酸类树脂防水粘结体系,该防水体系的防水膜具有优异的韧性,能跟随钢板的变形而变形,并且耐久性良好。针对钢桥面板柔性大、易变形、面板光滑、易生锈、夏季表面温度高等特点,采用具有抗疲劳开裂能力强、与钢板连接性能好、整体防水孔隙率几乎为零、高温稳定性强的GA-10浇注式沥青混凝土进行施工,极大降低了后期运营维护维修费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这种浇筑式沥青混凝土在北京城建集团属首次应用,建设标准与港珠澳大桥完全一致。

匠心体现在美好的视觉效果上。凤新快线建设沿线共有310余套路灯,含LED发光光源15500余套。为实现合理节能,照明工程采用了城市照明SCCS系统,对路灯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根据所在维度进行实时调整,可以实现从零至全功率的自由输出,每年节省用电22万余度,而且还美化了城市夜景,与城市融为一体,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没想到晚上这么美”,路过的市民一边拍照,一遍称赞。

严谨的施工,精湛的技术,是责任的体现,更是城建人追求卓越的不懈努力与探索。这个项目应用了6大类23子项新技术,被评为贵州省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同时,取得了6项实用新型专利,发表论文6篇,获得省级优秀QC成果一等奖5项,全国QC优秀成果奖2项,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遵义凤新快线的建成,为城建设计PPP业务再添一项成功之作,更加夯实PPP项目投资、建设、管理综合能力。一条充满力量感的道路,一个渗透审美感的作品,展现的是城建设计的精彩卓越,昭示着城建设计的美好未来。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