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两万步。”当年轻人花钱去健身房走步时,对五十多岁的刘廷举来说,这已不是事儿,三年来他在北京世园会园区已走出超过2000万步。作为中国馆的建设者,当游客在等待参观场馆时,刘廷举正在馆外巡查保障建筑的安全。
5月12日,中国馆一如既往地迎来了大拨儿的游客。“石笼墙要检查好了”“这儿的杂草来修剪一下”“水苑这可一定要看护好了,要随时提醒游客注意脚下安全”。已经晒得自带健康色的刘廷举,一边在中国馆馆外巡视着,一边给维保人员做着指示。“每天来这儿的游客都不少,一丝都马虎不得。”站在西侧的观众出口处,刘廷举向记者娓娓道来。
刘廷举的真实身份,其实是建筑部中国馆项目生产副经理,“抱月如意”的造型便是全体建设者历经三年建设而成。从广场中央远眺,有着金色巨型屋顶的主馆,犹如如意的柄身,恢弘大气;馆外东西两侧的五彩梯田,则是如意的柄端;4300块玻璃组成的幕墙,则像一袭华美的外衣,增添着整柄如意的光彩。
“2.3万平方米的中国馆,建设难,维保也不易。”刘廷举提到,设计之时,为了表达对园艺起源的致敬,场馆有1万多平方米的面积被“埋”在了地下,也就是观众们看到的覆盖在梯田之下的展厅。而梯田两边,则垒砌起4000立方米的石笼墙,大约由20万块形态各异的石块构成。“这段石笼墙,是目前我们的重点巡查部分,为什么?因为石头缝隙间会吸水,万一吸水量超过了荷载,有可能导致石块不稳。”刘廷举告诉记者,尽管开园之前,项目团队已经对石笼墙做了全面加固,可他们还是会忍不住担心,特别是6月雨季快要到了,“凡事都要想在前面,我们就带着维保人员一块石头一块石头地检查。”
刘廷举介绍,目前项目留在中国馆的维保人员大约有100人,除了石笼墙巡检外,还有植物修剪、场馆构件巡查和馆外秩序的维护。
“从2016年3月入场,我在中国馆过了三个生日了。”刘廷举笑着说,他要在中国馆留守到最后一天。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