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动态 返回>
香山革命旧址重塑赶考初心
2019-10-10

70年前,党中央“进京赶考”,这里是进驻北平第一站,见证了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为人民共和国奠基的光辉历史。

70年后,在人民共和国华诞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这里,重温共产党人的赶考“初心”。

把香山的故事讲好、讲活、讲透,是讲好我们党在北京的故事,讲好新中国开国的故事,讲好我们党百年奋斗的故事的一个重要环节。将香山八处革命旧址按历史原貌完成修缮,则是讲好香山故事的重要一环,也是历史赋予城建集团的光荣使命。

红色香山 见证革命伟大转折

1949年3月23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25日进驻香山,这里成为党中央所在地。直到9月21日移居中南海菊香书屋,毛泽东同志在香山共居住了181天,留下了数不尽的红色印记。这里不仅是我们党进京“赶考”的第一个考场,也是我们党由乡进城的第一站,更是我们党万里长征第一步落脚的地方。

历史已经远去,战争的硝烟早已散尽,但那段光荣历史所承载的革命精神永远绽放着夺目的光芒,激励着中国人民奋力前行,去创造新的辉煌。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一个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一定要在其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中来进行基因测序。”革命精神代代相传,革命事业薪火相承。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北京城建园林绿化集团古建公司秉承铁军精神将双清别墅、来青轩、双清别墅东侧平房、小白楼、镇芳楼镇南房、思亲舍、多云亭、丽瞩楼等八处院落的修缮,作为企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一次生动实践,一边精心开展修缮工作,一边重温老一辈革命家在面对建设新中国的重重困难时的奋斗经历,学习如何干好事业、服务人民、报效国家,使优良传统在企业中薪火相传。

为了能够准确恢复旧址原貌,革命旧址的修缮工程均按照“不改变建筑原状”和“最小干预”原则,从修缮材料的选用等多方面下足了功夫。

项目经理张利兵结合修缮项目的特殊性,与公司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海先、卢立辉一起,带领数十位古建匠人,严格按照文物修缮“原工艺、原材料、原形制、原做法”的四原则,遵循严谨的古建施工标准,生动再现毛泽东和其他中央领导人当年工作和生活的真实场景。

修旧如故 严守文物修缮标准

八处革命旧址共计修缮建筑3600平方米,修缮院落达18000余平方米,在这背后,修缮工作者经历了常人看不到的困难。

最大的难点之一就是缺少详细的建筑图纸。

八处革命旧址中,双清别墅自香山公园对外开放以来,已经多次修缮,保存最为完整。而来青轩、思亲舍、小白楼、丽瞩楼、镇芳楼等七处一直未开放,有的建筑年久失修,有的建筑已经不是历史原貌,其中来青轩10栋建筑中,7处只剩下了建筑基址。为此,负责修缮的老工匠、专家和工作人员,在动工前半年就开始收集资料,收集了100余幅1949年香山老照片,加上香山公园曾经收集过的史籍档案,并邀请当年的工作人员或后代实地进行回忆。

例如,刘少奇所住房子只剩不完整的残缺台基,但幸运的是1993年,海淀区党史研究室为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组织撰写《中共中央在香山》一书的过程中,刘少奇的夫人王光美曾亲自用铅笔绘制了她在来青轩居住时的陈设、布局情况,为恢复故居原貌留下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根据图片资料,项目部还对双清别墅东侧平房院里自力更生的小菜园子做了还原。

收集资料只是第一道难关,接下来还面临着确认建筑风格历史时期的难题。

“我们要让旧址恢复到1949年时的状态,但有的建筑修过多次,就算找到了某一时期的老照片,里面的建筑也不一定是1949年时的样貌。”张利兵说,在修缮多云亭时就遇到了这一问题。

最初他们找到的多云亭图纸显示亭子是圆形的,但后来补充了更多资料以后发现,1949年时多云亭是方形的。

卢立辉介绍说:“民国时期建筑虽多借鉴西洋建筑形式,但是用材还是传统材料,传统建筑也是沿用这些东西,因此修缮中采用的都是比较传统的青石等材料,砖瓦灰砂石等建筑材料都采用当地的材料,因过去运输不便,就地取材或就近取材是历史上都会遵循的原则。我们的营建制度从清朝就规范化、制度化了,因此在民国时期用到的材料的规格、尺寸、品种基本上至今比较符合。通过遗留的5栋建筑可以举一反三,判别其他建筑的结构形式、材料工艺。”

项目执行经理鄂疆辉介绍,古树保护也是一个重点,香山的古树占北京城区古树总量的四分之一,仅八处革命旧址场所内就有近400棵。古树属于活文物,来青轩里的古树崖柏最多,因此项目部在修缮中对古树进行了特别的保护措施。

古建传承 匠心恢复建筑原貌

来青轩的几栋修缮的主体建筑墙面均为白色,但微微泛黄,如果不仔细看,可能会忽略设计师的这一“存心之举”。项目部在粉刷墙面时,特意让白墙带一点浅黄色,在使用砖瓦时,明面上也都用旧砖旧瓦,让建筑外观呈现出几十年的历史感。

李海先介绍,在对旧门窗进行脱漆时,因为窗户小,还有各种线条,加上此前的多次维修,需要将现有的旧油皮一层一层脱下来,再进行新的油饰。传统的清除方法就会对布线造成损坏,因此,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处理,在清除时全部采用了现代工艺脱漆剂,将旧油皮脱去,做单皮灰地仗后刷漆,同时在漆里加哑光剂,把亮度压下来,保留老的气息。

双清别墅展厅以及小白楼、镇南楼里的地板漆全是按照传统工艺刷三道地板漆后做油饰。双清别墅里的凉亭屋面是瓦楞铁的,西北角需要修缮换新的。“为了做旧做出斑驳感,采取最古老的方法,第一道刷光油,再刷加了哑光剂的防锈漆。瓦垄铁油漆不容易抓接,光油比较绵软,让漆和瓦更好地贴合。”李海先介绍,来青轩里所有的瓦楞铁都是采取这种工艺,先刷一层熟桐油,自然风干后再刷接近瓦面颜色的灰色防锈漆。

民国时期的门窗框显示线条较多,且都是榫卯结构,施工工艺复杂。“细节上就可以看出来很讲究,窗户的合页是可活动的,上推下拉,方便拆卸清洁。”李海先介绍道,“我们对所有玻璃窗的修缮都采用了加一道传统的玻璃腻子工艺的做法,增加玻璃的封闭性。从八十年代后期,基本就采用铝合金和断桥铝材质,老工艺的东西基本就被淘汰了,现在这些材料都不好找了。”

“我就出生在这公园里,打小就在这儿长大,对这里特别有感情。”李海先说,在香山做修缮就像是在自己家干活一样。对香山公园的一草一木都了如指掌的李海先介绍起公园来如数家珍,此次对八处院落的修缮,他和古建匠人们在修缮手法上运用丝缝做法等传统工艺,体现出建筑庄重、古朴、沧桑的风貌。

党建引领 凝聚力量砥砺前行

作为重点工程,工程建设广受关注。项目部成立后第一时间成立了香山修缮工程项目部党支部,党支部书记郭珊珊介绍,党支部共有6名党员,作为公司成立的第一个直属项目党支部,充分发挥了凝聚团队的作用。

结合工程特点,党支部在施工生产中紧抓党员学习不放松,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和图书角。每名党员都签订了党员承诺书,划定党员责任区,工程施工实行“栋号负责制”。同时,积极与香山公园党支部、集团机关第三党支部开展“结对共建”活动。项目管理坚持党建先行,并在工程施工中配备了包含古建专家、传承人在内的技术保障力量,从组织管理、技术支持为项目施工提供坚实保障。

今年“七一”期间,项目部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在致远斋宣誓,重温入党誓词,项目部青年也参加了活动。在这种氛围带动下,大家的工作热情高涨。为了更好地体会革命先辈的吃苦精神,项目部青年人员还进行了军训,通过站军姿、扛原木等磨炼意志。

张利兵常说,管理就像做一名木匠,木匠眼中每根木材都有独特的功用,团队的力量大于个人,大家有了凝聚力和执行力,才能把工作做好。

从开工起,项目管理人员就几乎没休息过。最忙的时候,大家通宵加班,有时候在山上就睡下了。技术部长李健和安全部长王改洲每天在修缮点打转,八个点转完就需要半天。看着布展后的革命先辈艰苦朴素的生活场景,王改洲深受感触,“这活儿没白干,这里不止对党员,对普通群众也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如果没有当年革命前辈们的艰苦奋斗建立了新中国,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美好生活。”

红色基因代表革命历史传统精神的延续,张利兵说,对于这种有文化、有历史底蕴的地方,就像读一本书,一天内快速读完和细读一个月的感悟是不同的。起初大家对这里都不太了解,越修缮越能感觉到其背后的价值,越能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这不只是一次修缮,更是一次精神洗礼。让我们铭记革命先辈们的创业艰辛,体悟到美好新时代的来之不易,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张利兵的话道出了项目团队的心声。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