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就是在2008年,“山寨”一词横空出世,山寨手机、山寨春晚……一系列的山寨品类呼之欲出,琳琅满目,一应俱全。如今且说说集团自己的事情:对于有着26年发展历史的“城建”来说,是否也有种种的“山寨”版本?
答案不仅是“有”,而且由来已久。
“山寨”一词据说来源于广东话,本来的意思是指那些占山为王的地盘,有着不被官方管辖、逃避政府管理、游离于政策之外的意味。对于“山寨”最为盛行的制造业来说,“山寨”就是指那些有嫌疑仿冒或伪造第三方商品的生产厂家,通俗地说,就是盗版、克隆和仿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通过小作坊起步,快速模仿成名品牌,比如各种品牌的山寨手机。而在其它产业,“山寨”多指那些供应正规厂上游配件的非正规作坊,或者生产成本低、质量不稳定产品的草莽厂家。
看官读至此处,不难以此类推,“山寨”之于建筑业而言,无疑与“挂靠”最相类似。构或组织。对于集团而言,无疑就是那些使用集团资质和品牌承揽工程任务的施工单位。对于目前的集团来说,挂靠现象不在少数——因此可以说,挂着城建牌子的“山寨”并不少见。
其实,任何一个如城建的体量与影响的大型建筑集团,“挂靠”可以说是行业的一个潜规则,在某种程度上其实在所难免。“山寨”,不独集团有,业内其他企业同样有之。然而,存在的,却未必完全合理。山寨”城建,对于集团来说,利弊相较,究竟如何呢?
从“利”处着眼——“山寨”城建,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团版图和规模的扩张,是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为我所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品牌即是无形资产,形成了品牌,必然集聚了一定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向心力,而这些恰恰是一些中小建筑企业所缺少的重要资源。以汽车行业为例,即如宝马品牌打入中国市场,除去技术因素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表述为将品牌出售给中国汽车企业,一方面,宝马此举增加了市场份额,实现了本地化生产,同时也依靠品牌价值从中取利;另一方面,中国汽车企业通过使用宝马品牌,也提升了产品素质和附加值,同样从中获利良多。因此,建筑业内中小企业依托于“城建”品牌,实现了在资质、影响力等诸多方面的迅速接轨,如同百川归海,形势所驱。而集团亦享受到了多年来所形成的品牌所创造的价值——合作双方两相受益。
然而,从弊处着眼——“山寨”城建,如果不慎重考察与选择,很容易成为摧毁城建品牌的“定时炸弹”,如果控制不力,必将逐步侵蚀和毁损城建的社会形象。实际上,集团多年来培育起来的各子公司和事业单位,大都极为珍惜企业来之不易的品牌形象,加之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往往能够按预定目标,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社会效益,树立和维护集团的品牌。而外部挂靠单位,多数仅为一个或几个有限的工程项目,暂时追随到城建的旗帜下面,不仅对城建的企业理念难说认同,更为实现其逐利目的,往往置集团的整体和大局利益于不顾,忽视了品牌建设。事实上,由挂靠单位导致的涉及工程建设安全、质量、功能、工期、成本等诸多方面的危机事件,近年来出现频率有上升趋势,应该引起各层次管理者的高度重视。
孟子有云,“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既然“山寨”城建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就要求我们在选择这种挂靠和合作单位的时刻,必须权衡利弊,分析我们能够取得的利益与承担的社会风险之间,究竟孰重孰轻。如果风险远远高于预期收益,我们又何必将城建的品牌置之于如同“走钢丝”一般、如履薄冰的“危险境地”呢?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