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专访集团国际事业部经理李道松
我们到非洲传授技能
北京晚报 记者 李环宇
阿尔及利亚歌剧院、莫桑比克农业园、尼日尔医院、塞拉利昂博城水厂……在万里之外的非洲,北京城建集团建设了一批地标性建筑和大型工程项目。北京城建集团国际事业部经理李道松感触颇深地告诉记者,在非洲,中国人受到当地极大的欢迎,这是因为,他们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2010年进入莫桑比克以来,北京城建集团建成的莫桑比克大米厂、棉花厂、玉米厂早已投入使用,大型冷库及农业园也竣工投入运营,为莫桑比克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发展贡献了力量。
2013年至2016年,北京城建集团在阿尔及利亚首都阿尔及尔建造了富有阿尔及利亚文化特色的歌剧院。建成两年来,各国艺术家已经在阿尔及利亚歌剧院完成多次精彩演出,在建筑艺术和歌舞艺术的融合间见证了中阿两国深厚的友谊。
2014年,肆虐西非的埃博拉疫情愈演愈烈,在中国政府向塞拉利昂派出医疗队的同时,北京城建集团数十名员工飞赴疫区,仅用70天就建成了中国援塞拉利昂防控埃博拉病毒固定生物实验室,为西非人民抗击埃博拉病毒作出了突出贡献,成为西非抗击埃博拉战线上的特殊队伍。
今年7月,北京城建集团建造的塞拉利昂热带传染病防控中心竣工启用,塞拉利昂总统Maada Bio称赞“防控中心极大地提高了塞拉利昂在应对疫情和疾病防控方面的水平”。
李道松说,援建中,他们需要面临很多的挑战。“在国内疟疾早就消除了,但是在非洲国家,疟疾是一种常见病,我们参与援建的组织人员,一路伴随着疟疾坚守岗位。”除了疾病,李道松和同事们还要面临其他挑战,譬如洪水风沙等。
由于负责整个集团的国际业务,李道松每个月都在出差,除了非洲,他还要去拉美、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建设项目。从2008年开始,李道松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在国外度过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援建非洲都是中方的工人在努力干活,但实际并不是这样,在不少援建项目中,参与的员工大部分都是当地人,解决了当地就业问题。在非洲,各项目非洲员工的比例已经占到了78%。而施工项目中所用的材料,大部分就地取材。在阿尔及利亚,采购的大量材料都是当地的,不会从中国运过去,但是在尼日尔,因为当地的工业化比较薄弱,项目所用的原料就需要国际化采购,有一部分材料甚至要从中国采购。
在城建集团驻外项目中,涉及到非洲的业务占据了20%到30%的比重,涵盖了民生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为非洲人民带来实惠。李道松感触颇深的是,中国人在非洲十分受到当地的欢迎,这是因为援建项目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水不通、道不通,谈不上发展。我们去了之后,带给当地的是巨大的变化,可以说一年一个变化。我经常出差,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中国给非洲带来的变化。”
李道松认为,他们带给非洲的并不是简单的技术,而是传授技能。非洲这些国家通过工程的建设,他们对发展的认识、包括对工程组织的认识都有了改观。除此以外,中方还会将非洲员工送到国内大学进行培训。
尽管是在非洲进行建设,可是李道松却希望中国的元素占据的比例越低越好。“共商共建共享,我们带给非洲的并不是单向的输入,更多的是他们发展的需要,我们的项目不是中国强塞给他们的,而是他们需要的。而我们通过项目的实施,带动他们进一步的发展。”李道松发现,在非洲,随着道路、机场的建成完工,环境条件改善了,也带动了周边的产业。
“中国是真真正正地帮助非洲改变,是用我们的经验促进当地发展。”在李道松看来,互惠互赢才是长远发展基础,非洲有广阔的市场,对于城建集团而言,也是企业发展的机遇。去非洲投资并不是援助,这是因为那里有市场。譬如城建集团在塞拉利昂的酒店,相当于当地最高级的酒店,酒店的落成改善了当地的服务水平,同时,对于城建集团而言,在当地高级酒店比较少,竞争也比较少,企业这边也会有相应的回报。“中国人去非洲,带的是一种很朴素的感情,我们并不是颐指气使来去管理谁,不是简单的帮助,而是去融入。”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备1301099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