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的建设
誓让玉树再临风
时间:2011-08-17
【 字体:


“玉树临风”,是对男子汉俊逸身姿的写照。地处青海、四川、西藏交界地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不但拥有“玉树”之谓,也确有“临风”之姿。那里,高山终年积雪、云雾环抱山腰。由青藏高原冰雪融化汇成的巴塘河水流经这里,昼夜不息地唱着欢歌汇入三江源头。蓝天白云下,青山绿水间,悠闲吃草的牛羊成为点缀草原和山坡的风景,随处可见的寺庙、经幡、农舍,弥散着浓郁的藏文化气息。
玉树藏族自治州、县所在地结古镇,就掩映在这样一片富有诗情画意的风光中。生活在这里的藏族人民,不为山外的繁华与喧嚣所诱惑,世代守候家园,平静、惬意地享受着他们的生活。
然而,2010年4月14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让本应渐渐步入春天的玉树山河改容,家园尽毁。美丽的玉树于突然间变得满目疮痍,民生凋蔽。
救灾结束后,党中央、国务院迅速动员了316亿元援建资金和北京市、辽宁省以及中建总公司、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四大央企,展开了规模浩大的援建工作。誓言“苦干三年,跨越二十年”,让玉树再度“临风”。

北京,建“鸟巢”的队伍来了
援建中的玉树,处处金戈铁马,机欢人唱,广袤的青山绿水变成偌大无比的建筑工地。
承担结古镇新寨村整体重建任务的是北京城建集团城建建设公司,这是一支曾承担“鸟巢”等奥运工程建设任务、被誉为“奥运铁军”的施工劲旅。领衔的援建工程承包部经理刘海涛,当年曾是“北京市奥运工程建设劳动竞赛优秀建设者”、“奥运工程建设三等功臣”。
新寨村的重建任务包括769套农牧民住房、公共服务用房、派出所、水文站、水文局、寄宿小学、敬老院等17项房建工程;巴塘路、红卫路、新寨东路、214国道连接线等道路市政工程;嘛呢石经城景区整治和旅游设施建设等。其中以嘛呢石经城景区整治、建设最为敏感和棘手。嘛呢石经城的嘛呢石堆,由20多亿块嘛呢石堆积而成,规模为世界之最,现保留着世界吉尼斯纪录,也是中国和青海省即将申遗的项目。藏民们借以祈福消灾,每天围着石堆转圈祈福。因涉及宗教信仰等敏感问题,整治规划迟迟难以出台。
而其他的工程也几乎都存在着相同的问题,规划滞后、设计滞后、图纸滞后;协调难、沟通难、拆迁难……
但是,上级规定的援建工期是铁定的,不容更改。北京城建建设公司在接到援建任务后,于7天内迅速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精锐队伍,紧急抽调施工机械奔赴玉树。
初到玉树,各种困难迎面扑来。这里的自然条件和工作条件比想象中的还要艰难。高原反应首当其冲。缺氧导致大家头痛得无法入眠,嘴唇发干、鼻子出血、心律失常。然而,在刘海涛的带领下,“缺氧不缺精神,海拔高斗志更高”的口号成了大家共同的信念和心声。大家踉跄着步伐在基地现场支起十顶帐篷暂且安身,随后又用13天时间建起了550平方米的临时用房。
有了生活基地,援建大幕随即拉开。组织施工队伍、组织机械设备、组织建筑材料,各项工作全面展开,有条件开工的房建、市政项目齐头并进,援建工程一天一个模样。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在视察时盛赞:“不愧是建鸟巢的队伍,雄风不减。”

艰难愈见党旗红
在援建基地,一条“玉树重建党旗红、创先争优当先锋”的大红标语十分醒目。然而标语醒目不如共产党员们的行动更闪光。工程承包部在艰苦的援建工作中扎扎实实地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全体共产党员吃苦在前,冲锋在前,以实际行动践行入党誓言,为党旗增光添彩。
经理刘海涛工作时把党徽端端正正地戴在胸前,成天在偌大的工地奔波指挥,很快磨穿了三双皮鞋。他心中装着各项援建工程和千头万绪的工作,是援建队伍中走路最多、说话最多、睡觉最少的人。他本就有“心律不齐”的毛病,来玉树后身体更加不适。医生告诉他,如不半个月或一个月定期回北京轮休,容易导致心搏快、心脏瓣膜加厚等不可逆症状。然而,为了早日建成心中的新玉树,他一天也没下过火线。身体不适,就大把吃药。他说:“为了玉树人民,我这一百多斤的身体,豁出去了!”
党支部书记马保义已年近花甲,身体瘦弱。但工作起来就像上足了弦的发条,不知疲倦。他一人肩负7份工作,患了重感冒,嗓子发不出一点声音,嘴里烧起潦泡,仍坚守在岗位上,靠打手势指挥工作、协调关系。今年6月4日,大洪水冲决堤坝,马保义身先士卒冲在抢险第一线,被人们称为援建工作中的“老兵”、抢险战斗中的“尖兵”。
在北京城建建设公司援建工程承包部,十几名党员就像十几面旗帜,哪里最危险、最艰苦,冲在最前面的肯定是共产党员。援建职工们说,平时,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很明显,可来到玉树,即使不认识,只要看行动就知道谁是共产党员。
是的,艰难时刻,犹显党员本色。援建一线的党员们特殊的意志和精神映红了党旗,他们的品格和胸前的党徽一样闪光。在党员模范作用的感召下,一名又一名援建职工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

刚毅美丽,高原绽放格桑花
格桑花,是藏族人民对草原上无名鲜花的统称,他们也把具有美丽容颜和品格的女人赞美为格桑花。
在北京城建建设公司援建工程承包部,就盛开着6朵这样的高原“格桑花”。
去年7月,39岁的刘坤和49岁的郑永杰作为承包部独有的两名女性,首批来到玉树。高寒缺氧和晴雨无常的气候给她们来了一个下马威。头疼、恶心、失眠,所有高原反应的症状都出现在了她们身上。刘坤是高原反应最强烈的一位,连续失眠一周,每天只有拼命工作和借助安眠药才能小睡一会儿。
来玉树前,刘坤的母亲因手术卧床,父母的生活全靠她一人照顾。可为了参加援建,她把照顾父母的重担托付给一位同学就登上了来玉树的飞机。而郑永杰也是将正在上学的孩子托付给家人,含泪踏上了奔赴玉树的征程。本应定期轮换,可火热的援建工作留住了她们的脚步,她们已坚持了一年多,并将一直奋战到援建结束。
陈露是个身材娇小的女人,她和陈志雄是承包部惟一的一对“援建夫妻”。丈夫是生产副经理,她是资料员。今年3月,陈志雄的母亲因脑血栓瘫痪,生活不能自理,靠陈露协助照顾。可因为援建工程资料工作的需要,陈露也于今年3月被派往玉树。陈露二话不说,雇了两位保姆照顾婆婆和一个五岁半、一个一岁半的孩子,义无反顾地来到了玉树。
初来乍到,高原送给陈露的“礼物”是让她在病床上躺了8天。可相比较而言,最让陈露痛苦的还是思念两个娇儿和病中的婆婆。每晚,陈露强作欢颜给家中打电话,可一放下电话,却往往泪流成河。
今年5月,承包部领导安排陈志雄、陈露夫妇一起回了一趟家。两个孩子见了妈妈,成天粘着她,连上厕所都舍不得离开半步。在家呆了13天,陈露要走了,病中的婆婆坐在轮椅里坚持为儿媳送行,老人、孩子哭成一片。可是,使命在召唤,陈露拥抱过婆婆和孩子,又毅然踏上了征程。
在这个承包部,还有一朵特殊的“格桑花”,她叫扎西永吉,是玉树州政府派驻的藏语翻译。扎西永吉今年23岁,毕业于南开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是个活泼开朗的藏族女孩。她穿着印有“北京援建”字样的工装,和援建人员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光热心地做好藏语翻译工作,更主动地为承包部与当地政府部门和藏民群众协调各种关系。在工作中,她深深地为援建人员一心为藏族群众着想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感动。为了支持援建工作,她说服家人带头支持拆迁、征地工作,还主动放弃了教师岗位招聘的宝贵机会。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但身为援建者,当强烈的紫外线在她们原本白皙的脸庞布上一层红褐难辨的“高原红”时,她们戏称:“这是另一种美。”
善厨是女人的本分。一次,承包部的女同志帮助炊事员包了一顿饺子,并请北京市援建总指挥部的领导来一块品尝。饺子出了锅,一尝,生的。她们这才想起来这里开水只能烧到70摄氏度,根本煮不熟饺子。于是改用高压锅煮。结果,一开锅,饺子却又被煮成了面片汤。
女人不是弱者。战争,抑或抢险、援建,谁也不能让女人走开。这些北京援建队伍中的女人们,她们刚毅如铿锵玫瑰、如高原上凌寒盛开的格桑花。她们与援建一线千千万万个铁血男儿有着相同的心愿:誓让玉树再临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