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的建设>党建工作
琉璃镇的记忆
时间:2012-08-01
【 字体:

7月31日,昨夜的雨一直未停。

由城建集团承担建设的琉璃镇白草洼村33间普通安置房峻工,黄土坡村的12间安置房也竣工了。一早,驱车前往位于距离总指挥部所在城关镇洪寺村30公里的琉璃镇。雨中的公路滑腻湿润,公路两边绿色的庄稼地和树木经过多天的雨淋,郁郁葱葱中带着厚重感。

40分钟的车程,来到了白草洼村安置点。雨中的村庄安安静静,街上见不到一个村民。最后一辆混凝土罐车做着收尾的工作。支撑泵车的四条腿慢慢的收起,结束了这里的使命。几名建设者顶着细细密密的雨线,做着收尾工作。孙禄真青年突击队的队旗被雨打得分外鲜艳。
“这里是最艰苦的地方,连个坐的地方也没有。”路上城建七公司党群工作部部长周玉海就给了我这样的描述。“这两个地方完成之后,我们就开拔到三街,去建那最小的点,五间房。那里有四名孤寡老人在洪灾中房屋受到损坏,急需周转房。”坐在一旁负责琉璃镇的项目经理说。“我们把北京能调的工程技术人员都调过来了,全力进行灾区安置房的建设工作。”

看完白草洼已竣工可以交验的33间房子,又开车赶到了琉璃镇的另一个安置点——黄土坡村。这里有12间周转安置房也已经竣工,现场除了几名做收尾工作的工人外,其余的施工人员已经开拔到下一处安置点。中央7套的记者正在现场采访施工人员,那名工人一边做着清理工作,一边对记者说“昨晚一夜没睡,终于把这十几间房建起来了。我们马上还要奔赴下一个安置点儿去建房子。”憨厚朴实的话语中透着疲惫,却难掩真诚。

雨丝愈发稠密,不管是媒体的记者还是忙碌的工作人员被雨打湿的头发贴在脸上。推开安置房的门,打开开关,温暖的灯光瞬间笼罩住人的全身。透过纱窗望去,窗外绿油油的苦瓜秧架,黄色的花朵给人最舒适的视觉感觉。

一片生机盎然,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