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植沃土,花开娇艳。大学毕业后,董慧文来到集团,从一名普通的经营预算员逐步成长为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负责人,现任股份公司经理助理、兴顺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顺义临河棚改项目、中心城人口疏解定向安置房建设项目总负责人。
29年如一日始终工作在房地产开发第一线,她用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完美地诠释着对企业的忠诚与奉献,这份诠释还在不断延续着……
铿锵玫瑰敢为先
自2011年带领团队进入顺义后,董慧文凭借20余年积累的丰厚经验,对项目拓展、土地开发、建筑施工以及后期物业管理的工作进行了全方位的提升。
从一个25万平方米的保障房二级建设项目做起,董慧文开始了开拓进取之路。2013年,她与团队取得了一宗土地一级开发项目,总规模42万平方米;2015年10月,为了进一步拓展顺义区域市场,兴顺公司正式成立,在董慧文的带领下,同年11月16日即通过土地市场公开拍卖,取得了顺义区仁和镇两个住宅二级开发项目,并于年内又取得了一个工业产业升级项目,坚实的市场业绩助力了企业发展。
董慧文带领兴顺公司实现了包括土地一级开发,限价房、自住房、回迁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及商品房开发等多种业态同期运营。目前,已实现同期运营土地整理类项目总面积近240公顷,二级建设类项目总建筑规模超过220万平方米,总投资额向500亿元大关稳步迈进,并将持续为集团和股份公司实现稳定的利润,同时为集团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贡献力量。
巾帼建功谱华章
2017年5月,顺义区委区政府经过慎重研究,授权北京城建集团实施顺义区临河村棚户区改造项目,并承担北京市中心城人口疏解定向安置用房的建设任务。
临河棚改是顺义区同期在施的最大规模棚户区改造项目,涉及200多公顷的土地整理、近百万平方米的拆迁拆除量、超过一万人的拆迁人口,中心城人口疏解定向安置用房项目需要建设6000余套共90余万平方米的安置用房,时间紧、任务重、难度高,涉及民生、责任重大。北京市政府和顺义区政府下达工作指令,要将此项工作提到战略高度,对此,集团高度重视并明确指示必须按时限、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市政府和区政府的工作部署。
临危受命,董慧文立刻从正在运营的四个项目中调集人员,组织团队,带领着刚组建的工作组马上投入到棚户区改造和中心城人口疏解安置房建设的艰巨工作中。
为了完成市政府布置的中心城人口疏解定向安置房年内开工的工作部署,完成好本次棚户区改造工作任务,针对项目的复杂性和特殊性,董慧文带领项目团队,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守住一条红线,两种模式并进,攻克一个难关”的“121”齐步走工作方针。
“这个方针首先要理清各项手续之间的逻辑关系”,董慧文介绍,通过发挥企业主观能动作用,以问题为导向,在各委办局之间发挥好桥梁纽带功能,将部分手续并联办理,可以大幅缩短部分前期手续的办理周期。最终,临河棚改项目在7个月内办理完包括规划、土地预审、立项批复等几十项的前期手续,为项目后续拆迁和征地赢得了宝贵时间。
不忘初心记使命
“就是觉得对不起家人,记忆犹新的是一次女儿运动时出了事故,当时髌骨粉碎性骨折,需要紧急手术,而项目手续办理到了最关键时刻……”这个面对急难险重任务都面不改色的“先锋官”,在谈到家人时却红了眼圈。
重任在前,董慧文为了临河村5000多位百姓和中心城区2万余名居民的安居梦,义无反顾地坚守在棚改现场一线。在临河棚改拆迁期间,董慧文更是会同属地政府,创新成立临时党委,通过党建引领,让“党旗在棚改中飘扬,让党徽在拆迁中闪光”,极大地促进了项目拆迁进度。临河棚改项目16天完成全部1201宗宅基地、15天完成全部110家企业的拆迁工作,实现了双签约率100%,一举创造了顺义区乃至北京市棚改拆迁工作的奇迹。
“临河速度”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北京电视台、《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首都建设报》、千龙网等市级媒体争相报道,市政府领导在市住建委关于临河拆迁工作的汇报材料上做了“这是好的经验,要认真总结在全市棚改工作中推广”的批示,认可了临河棚改的成绩。2018年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分组讨论时,顺义代表团将临河棚改项目作为顺义区2017年十大重点工作之首进行了重点阐述和赞扬。
作为开拓顺义区域市场的先行者,董慧文发挥集团先进企业文化优势,做到政治与经济兼顾、维权与维稳兼顾、继承与创新兼顾,将经手项目打造成了顺义区乃至北京市的标杆,彰显了国企的责任与担当。下一步,她将带领团队继续坚持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持续筑牢建筑大厦,筑实财富大厦,筑稳精神大厦,努力开创顺义区域市场工作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