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团宣传部实习的这一个月,沐浴在暖阳里,身体稍微左倾斜,能将北京城尽收眼底。错落有致的楼宇下,细小的人儿走在向前延伸的柏油路上,恍若我在一层看见被寒风扬起、直立行走的落叶,不禁会心一笑。黑幕下,黄色的路灯裹挟着红色的轿车灯,在月光下闪烁,红黄交接又正是京城深秋季的一抹抹色彩,让我喜不自禁。
这一个月,我常常专注地追忆往昔,回想毕业第一年在市政综合办公室,只会机械地写稿。第二年在十六党委工作部,才开启“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的节奏,有意识去思考党委宣传的意义,到公司报纸排版的规律、摄影的基本要素和视频的简单编辑,再到琢磨集团宣传部老师们的文章,反复想象他们落笔时的逻辑。
这一年,作为一个半路出家的记者,常常思考何为新闻写作?如何写出好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这个大方向面前,我已意识到要多看书、多读报、多下基层,绵绵用力。
直到有位基层书记对我说:“我关注你采访刊登的工程报道,重点突出,希望你继续采写,把公司的好人好事宣传出去。”朴实的话语有认可,也有希冀,我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而压力得到释放的第一个转折点便是今年9月结缘由中国新闻培训网和首都建设报社联合主办的高级研修班,其中有位李老师讲述要想企业的小新闻变成社会大新闻,一定要找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的点。她曾经一篇讲述施工单位艰苦环境的稿件,被修改成以兴趣为出发点,扫掉读者盲区,在故事中展现施工企业的难与险。确实,现在的专版通讯都相当生动和鲜活,但是读者最想要知道的地方是什么呢?如何一步步追问自己,去挖掘得更深,是我要持续探索的方向。
毫无疑问,第二个转折点便是在集团宣传部的学习经历,深埋在内心的诸多为什么在这里慢慢地得到答案,而接踵而来的是更多的为什么。如果说我给2019年的定位是泛泛的学习,那么展望的2020年就该把写作的“根”扎稳,用强大的根系源源不断地汲取养分,好奇又无畏。
前不久在北京青年报看到一位60岁学识字,75岁学写作,80岁学画画,6年出版5本书,撰写了近60万字,创作上百幅画的姜淑梅奶奶。她说,今后要用作家、画家和书法家这三把扇子把火撩得闪亮,不求这火能照亮全世界,但想照亮自己的晚年。有如此可爱的老小孩在前,我也一定能在而立之年,磨出一篇好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