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事宣传工作的第一天,等待“分配”工作的时候,师父老李拿出了厚厚的一摞《北京城建报》,告诉我“不着急,先读”。
读报,了解企业的历史,成了我作为宣传干事的第一堂课。大学时代,我曾根深蒂固的认为优秀的文字都来自虚构,伟大的作品也来自于虚构,随着一次次的一线采访,慢慢我发现,写作的技巧并不是万能的,真实的叙述或许平淡,但能够直抵内心,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和力量。
在翻阅过往新闻,了解北京城建发展历史的过程中,我常常被这种力量所吸引、所感动。那些流淌于岁月中的文字,在传递作者与企业共同成长心声的同时,也将企业发展足迹记录在册,把员工的情感镌刻为永恒。那些平凡的工地小事,既散发着耐人寻味的情感,也道出了个人成长中的真理。我喜欢读这样真实的文字,也喜欢把这样的文字变成铅字让每一个城建七人去阅读。
1995年,首都机场航站区扩建工程正式开工。作为“九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该工程一直受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和支持,集团各参施单位宣传人员驻场报道,七公司宣传人员在及时跟进报道工程进度的同时还深度挖掘城建工人的生动事迹,写下了《不吃“馅饼”的任书记》《机场工地故事多》等文章,勾画出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透过这些用文字记录、用镜头定格的场景,我们仿佛跟随历史的脚步,回到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企业新闻信息的传递与沟通既有历史价值,也有现实意义。它既是一份生命力鲜活的企业“档案”,也能够反映和折射出彼时社会的信息和情景。在翻看过往新闻的时候,一则刊登在2000年12月1日《首都建设报》上的消息让我感受到了时代发展的日新月异。这是一条报道七公司“无纸化”办公的消息——“公司一些重要的部室如市场营销部、设计室等达到了人均一台计算机”。如今,无论是在效率性能还是普及率上,当年的计算机与当下的智能设备已不可同日而语,时代无时无刻在发展,我们身处其中,不知不觉,后知后觉。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既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市国资委每周都会公布首都国企新媒体排行榜,集团热文、热搜几乎每周都是榜上有名,这一方面反映了集团上下对宣传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体现了集团经济技术实力、社会影响力的提升。一位在海南工作的同学发微信说,“我整天在新闻上看到北京城建的标识,你们的宣传厉害啊”。我告诉他,宣传做的好是表象,政治担当、经济技术优势、实干精神等等才是内核与本质,看似“平地起高楼”,实则“根深才叶茂”,好的土壤,才能开出精彩之花。
恩格斯说,新闻工作者的最大荣幸就在于他们能够目睹历史是怎样形成的。在从事新闻宣传工作的过程中,在与很多作者交流的过程中,我深刻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
去年八月,即将退休的党支部书记老徐发来了他的诗歌作品《筑梦城建》,“嗨老伙计,明天我就要脱下你了”,这是老兵最后对企业的深情告白。40年前,他们脱下军装,成为祖国建设事业的新兵;40年后,他们脱下城建工装,留下使命必达的老兵精神。每年八月,我们都会迎来新一批员工,当他们在军事训练基地唱着“我是一个兵,来自老百姓”的那一刻,时光仿佛对折交汇,让时隔40年的两代人相遇、握手。
工科人普遍不善于表达,作为一个以工科人为主要构成的企业,埋头实干、默默无闻往往也是企业的第一品质和形象注脚。在一线采访的经历中,我多次遇到过这样的场景:当谈论专业知识的时候,他们旁征博引、严谨规范,当谈及工地生活和感受的时候,他们又有些含蓄甚至是羞涩。但随着交流的深入,我愈发感觉到他们朴实之上散发的光。这种感觉与多年之前第一次读《谁是最可爱的人》时候的感觉相似,我至今仍清晰的记得那句话: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文化育人,润物无声。我时常会想象着这样一幅画面——在忙碌过后的夜晚,一个心怀敬畏又痴迷于文字的建筑人,铺开纸张,用笔记录下工地生活的点滴,以此来完成钢筋和水泥未竟的事业,所以,每当读到他们投递来的稿件,读到他们在梦想与现实间徘徊的执念,读到他们文字中透出的坚守与热爱,于我而言,是一种荣幸,也是一份责任。
如今,我越来越懂得为什么“第一堂课”就是去读报,去透过文字和图片了解北京城建发展的点滴历史。
承百代之流,会当今之变。40年来,集团及各单位的新闻宣传工作与企业发展同向同行,自觉担起了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企业发展打造了不可或缺的文化阵地。而无论是对伟大建筑的膜拜与描绘,还是对普通建筑人的平凡书写,40多年的新闻记录汇成了一股独特又恢宏的企业文脉,这份厚重的文化流淌在40年前,流淌在当下,也同样流淌在未来。
光影流金,初心炽然。岁月泛黄了报纸,而我们书写集团奔竞不息、澎湃向前的发展故事仍在继续。此刻,当我们站在集团组建40周年的历史起点上,肩并肩一同眺望她历史的天空,你就会读懂“国匠兵魂”,读懂“为民而建”,读懂宏大叙事与微观表达,读懂承载着光荣与梦想的一个个奋斗故事。
这些故事中,有你,有我,还有一代代不负青春梦想的每一个北京城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