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新国门
来源:北京日报 2019年02月22日
本报记者 曹政
天安门向南46公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古铜色的屋顶在薄雾中若隐若现。从中心放射出的5条指廊,犹如凤凰的翅膀,静待9月“展翅”。
两年前,新机场主航站楼主体结构刚封顶。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新机场建设者身边,他说,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必须全力打造精品工程、样板工程、平安工程、廉洁工程!总书记的话鼓舞施工人员加油拼搏搞建设,也激励全市上下凝神聚力谋发展。
今天,新机场,新国门,为北京高质量发展开新篇,也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动能。
万人搬迁
三九天,气温骤降到零下。屋里,张月学穿件单衣,凑到暖气片前侧耳细听水流声。不久前,他刚搬进新机场安置房小区。头一次住楼房,他对哪儿都挺好奇。
张月学有个头衔家喻户晓——“新机场拆迁第一人”。他是大兴区礼贤镇大马坊村的党支部书记。大马坊村是红线内须拆迁的13个村庄之一。2015年7月10日,征地拆迁正式启动,他第一个在协议上签字。
当天,家里的老山墙就被推倒了。张月学70多岁的老母亲坐在地上哭了:“多住几天吧,我想再串串门。”消息传开了,村民聚在他家门口,都盯着书记家拆不拆、走不走。
“我们多住一天,房子就晚拆一天;房子晚拆一天,飞机就晚飞一天。”张月学带着一家老小,含着泪跟住了几代人的老宅子道别。
其实,自打2009年建机场的消息传到这些村里,就有农民打起了“小九九”,开始抢盖房屋。
历来建设项目,征地拆迁都是“老大难”。新机场位于京冀交界,北京境内主要涉及大兴区榆垡镇、礼贤镇13个村庄搬迁。平稳迅速征迁格外关键。
大兴区提出了“多盖不多得,少盖不少得”“不让老实人吃亏”的思路,创新办法,破解难题,对于宅基地内空地部分未建房者给予奖励,对于资源节约和垃圾减量的给予奖励。
“多盖不多得”让礼贤镇大马房村村民马天秋有点后悔,老马曾花了10多万元把自家院子盖满了房,只留下两个小过道,算下来真正到手的钱并没多;“少盖不少得”让榆垡镇北化各庄村的齐桂菊很满意,家里四分地、一排房,连东西厢房都没盖,结果分了一共400平方米的回迁房。
政策创新破解了难题,也收获好的效果。两万村民仅用40多天就全部签下协议、离开老宅。
“当时不是没有担心。”张月学理解村民的顾虑,村民们祖祖辈辈都是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失了地,往后的日子怎么过?数以万计的村民带着几许彷徨,为国家工程让行。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第一站就考察了新机场安置房。他强调,要贯彻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保障被安置群众利益,使搬迁安置的每个环节都让群众放心。张月学在新闻上听到这话,心里暖暖的。
新机场安置房仅一期的建设规模就达到了195万平方米,甚至超越了单体航站楼的面积。早在选址时,相关部门就把临空经济区最好的地块留给了安置房;设计时,还将“绿色建筑、慢行交通、智慧社区、配套完善、传承历史、留住乡愁”等新理念融入其中。所有住宅均满足绿色建筑二星级标准,太阳能提供居民生活热水。
去年9月,新机场安置房“空港新苑”正式启动回迁。15天的时间里,两万村民搬进楼房,开启了新生活。“想老房子时,我们就到院子里看看老树。”为了留住乡愁,村民们将原村庄有价值的老树回种到社区内,院外的矮墙还是用被拆除房屋的旧砖复原而来,乡愁味儿倍儿浓。
过去三年,张月学也没闲着。大兴区免费为搬迁村民组织了面点、叉车、保洁、保安等培训班。他现在的工作之一,就是喊着村民参加各种培训,“新机场一通航,就业机会多的是。村民告别了农活,得先储备些新技能。”
“一号工程”
2014年12月26日,北京新机场飞行区场道工程一标段率先破土动工。半年多后,规模达143万平方米的航站楼正式启动建设。
只有内行人才知道143万平方米意味着什么。大兴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空港,远期年旅客吞吐量将达一亿人次。航站楼钢网架结构形成了一个不规则的自由曲面空间,总投影面积达31.3万平方米,大约相当于44个标准足球场。在主航站楼里,直接连通的新机场线地铁站规模堪比北京站,旅客值机中心区域形成的无柱空间可以完整放下“水立方”,顶上的屋面网架用钢量接近“鸟巢”……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精感石没羽,岂云惮险艰。开工四年多来,市委市政府把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追求高质量,坚持高标准,全力保障北京新机场如期通航。市委书记蔡奇、市长陈吉宁几次到新机场检查调研建设情况,足见工程进度牵动上下各方。
建设高峰期,仅主航站楼一天就有8000多名工人同时施工。“10个月的时间,我们浇筑混凝土近100万立方米、绑扎钢筋21万吨。”北京城建主航站楼项目生产副经理熊计富对每项数据都了然于胸。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他们每个月浇筑的混凝土可以建造出25栋18层高的大楼,10个月所绑扎的钢筋量差不多可以建造2艘辽宁舰。
主航站楼巨大的钢结构屋面,投影面积达到了18万平方米。规模如此之大,依靠测量机器人等智能手段,仅用80天就全部提升到位,安装的误差精度更是控制在1毫米之内,创造了吊装世界最大面积机场航站楼钢结构屋面的奇迹。
透过屋顶的带状天窗,光线直入航站楼内,从而保证了楼内60%区域都有天然采光。“带状天窗能为室内提供足够的光线,也起到为旅客指引方向的作用。”主航站楼项目总工段先军感叹,由于屋顶采用流线曲面构造,主航站楼屋顶所用的8000多块玻璃,每块都是独一无二的。
5条指廊中,中南指廊难度最大,地下是世界最大综合交通枢纽,京雄城际、新机场线等高铁、地铁将并行穿越。“按传统工序浇筑一道混凝土墙至少60天,但工期只给了我40天。”施工方北京建工项目经理白恒宏没有被吓退,他想出了3条下穿隧道混凝土浇筑“一次成活”的法子,大幅提升施工效率。
焊接也是钢屋盖施工的关键工序。负责焊接的赵庆如已经有20多年的从业经验,但如此庞大的作业规模也是第一次碰到。为了确保钢结构焊接探伤通过率百分之百,用来检测焊接质量的超声波探伤仪犹如“X光机”,焊接部位内部哪怕有针尖大小的气孔、夹渣或裂纹都逃不过。
航站楼封顶后,北京城建的项目机电副经理张正一直在狭小幽深的通道里攀索。“要支撑这座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得配备世界上最先进的机电一体化系统。”他身旁,手臂般粗的电缆足足排了9层。这些电缆电线从这里遍布至航站楼的各个角落,总长度超过1800公里,相当于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历时四年多,新机场航站楼震撼亮相,宛如一只金凤凰,傲立天地、展翅欲飞。
临空机遇
一个多月前,在新机场北20公里,一场“世纪转体”惊心动魄:包括新机场高速、团河路、新机场快轨在内的“三线四桥”,同步转体、跨越京沪铁路。
北京市政路桥集团新机场线指挥部总工李会跟着揪了一夜的心。只有成功转体,他才能接着干,把新机场线高架桥的最后一段打通。
“新机场距城区较远,这些交通工程要是不赶在通航前建好,以后旅客怎么到机场?”多项交通配套工程中,地铁新机场线工程尤为重要。
从草桥驱车向南,直达新机场的里程数十公里,不堵车也得四十多分钟,赶上早晚高峰时段更得动辄一小时以上。但是有了地铁新机场线,直达航站楼的时间只需要19分钟。
2016年年底新机场线才宣布开工,工期却不到三年。负责全线建设的轨道公司总经理丁树奎用三个“最”来形容新机场线:施工速度最快,创下北京地铁施工纪录;设计速度最快,时速160公里,国内地铁第一速度;标准最高,车站全面对标航站楼。
放眼新机场周边,一个庞大的立体交通网络悄然浮现。早在新机场规划获批时,就一同布局了“五纵两横”综合交通网,包括高速、城际铁路、高铁、地铁等7项工程。
来自市发改委的信息显示,“五纵两横”中,京台高速公路在2016年年底率先建成通车;京开高速公路拓宽工程一年后也建成通车;此外,新机场高速公路、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京雄城际铁路、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也都在奋力建设,预计今年9月与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同步使用。
四通八达的交通网伸向京津冀的庞大腹地,为临空经济发展埋下伏笔。
还没通航,15公里外的小镇已嗅到了商机。去年3月,大兴区长子营镇收获9个重大合作项目,几乎都是冲着新机场而来。这座传统的蔬菜种植小镇,借着新机场外15公里半径安全区域的地理优势,布局了1.36万亩航食种植基地。
新机场地跨京冀两地,处于京津冀地区规划发展重点的叠加区和衔接区。今年,大兴区将全面启动占地20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起步区开发建设,对接国内外临空产业资源,促进高端医疗、国际教育等重大项目落地。
对北京而言,新机场的战略意义同样深远。目前首都国际机场的年旅客吞吐量突破了1亿人次,已经是连续多年超负荷运转,缺乏继续发展的空间。而根据民航部门的预测,未来北京地区航空客运需求量将达到2亿人次,这多出的1亿人次就要由大兴机场来完成。“一市两场”的双枢纽航空格局,为首都国门“疏堵”的同时,更将带来城市发展空间的新变化。
“大兴国际机场是首都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将持续不断地发挥作用,逐步改变北京‘北重南轻’的城市格局。”北京大学首都发展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李国平分析,大兴机场投入运营后,南部地区发展对北京城市总体发展的贡献将不断增加,两大机场一南一北,将犹如稳定的秤砣平衡城市南北格局。此外,大兴机场连接着北京中心城区与雄安新区,也将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重要的桥梁、纽带作用。
7个月后,大兴国际机场将正式通航,北京1.6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坐拥两大国际航空枢纽,南北遥相呼应。首都机场T3航站楼,状若游龙;大兴机场航站楼,凤凰于飞。未来,与不计其数的大飞机腾空而起的,还将是这片土地焕发出的活力与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