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新模式见成效 记者实地探访密云扶贫村
精品民宿开在梨花树下
来源:北京晚报 2019年04月24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2018年4月,北京开启了“一企一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一年下来,精准扶贫的效果如何?日前,记者先后走访了密云区极星农业科技园和密云区下栅子村“大城小苑”民宿,见证了扶贫之“花”如何在山村里绽放。在精准扶贫的帮扶下,穆家峪村村民刘晓红等60名工人摇身一变成了具备荷兰农民职业标准的产业工人,在现代化农业科技园内培育番茄和生菜。而下栅子村村民向义琼经过带薪培训后,即将在民宿上岗。
农科园一年产生菜70万颗
碧波微漾、满眼苍翠的密云水库下,一座由北京城建六公司全资打造、主体为3万平方米玻璃温室的国家级现代农业科技园区,是密云区穆家峪村村民眼中远近闻名的就业好场所。每天,穆家峪村村民刘晓红走出家门,骑车走上几分钟,就能到达农业科技园。从家庭主妇变成产业工人,刘晓红的改变是从一年前开始的。
记者来到极星农业科技园。当时,建成不久的农业科技园,说是作物大棚,更像是一座现代化的厂房,整齐的设备,干净的地面,人进入前必须先换上防护衣帽、进行手部消毒并戴上专用的隔离手套。生菜培育采用的则是全自动可移动式栽培槽,工人们只需把菜苗点进栽培槽中,随着生菜的生长,栽培槽会向前移动并自动调整间距。
一年后,记者再次走进极星农业科技园,农作物的规模更为壮观。生菜水培区的一排排铝合金栽培槽上,满载着绿油油、品种不同的生菜,几乎见不到空隙,一眼望去,就像是一片绿色的波浪。番茄培育区则是五彩斑斓,黄色、红色、圆形、椭圆形……近20品种颜色不同、口味也不同的番茄在温室大棚内茁壮成长,各有特色。
在这里,天窗、幕布、补光灯、灌溉机组、锅炉等全部接入温室气候自动控制系统,实现了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的实时控制和水肥的自动投放。“我们的温室采用了世界一流的设施和技术,在零农药使用的前提下,单位面积产量达到传统农业的5到10倍,而单位面积耗水量仅为传统农业的1/10。”北京极星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留洋归国的博士徐丹介绍,每周,科技园的育苗区就得培育2万颗生菜,如此大的产量依旧供不应求。番茄的生产亦是如此,每天生产出来的2吨番茄,采摘后就得立即包装、出库,24小时内就能出现在盒马等超市的货架上。“一年下来,我们生产了550吨番茄和70万颗生菜。”
60名农民变身产业工人
当然,最有特色的还属像刘晓红这样在此工作的产业工人。一年前,刘晓红第一次走出家门,来到了极星农业科技园,成为了一名“修容”的剪叶工,负责修剪番茄藤蔓上的枝叶。
“最开始,我对自己也有点儿担心,深怕做不好,可经过培训和积累后,越做越顺手,效率也越来越高。”一年下来,刘晓红不仅被提拔为剪叶组组长,月收入从4000元增加到5000元,身边的五六位朋友也在她的带动下进入极星,相继成为了产业工人。“我不仅是在家门口就把钱给挣了,工作场所还有满眼的绿色,让人再累都觉得高兴。”
在科技园内,像刘晓红这样当上产业工人的密云本地农民,目前就有60人。徐丹介绍,他们都是具备荷兰农民职业标准的产业工人。除此之外,极星农业科技园内还先后培训了100多位农民,让他们成为具备一技之长的工人。
5个月打造出“有乡愁”的民宿
离穆家峪村大约40分钟的车程,是密云区的大城子镇下栅子村。同样是缘于“一企一村”精准扶贫的新模式,位于密云区的大城子镇下栅子村也正在走上脱低致富的“快车道”。
隐匿在密云区东部山区的下栅子村,山多地少,条件恶劣,是村民口中的“穷乡僻壤”。“因为太穷了,这儿的年轻人都出去打工了,村子是名副其实的‘空心村’。”下栅子村合作社社长马兴升说起。
2018年5月23日,北京城建集团与下栅子村签订“一企一村”结对帮扶协议书,为下栅子村量身定制帮扶方案,确定了以建设旅游休闲产业示范点带动村子增效、农户增收的核心帮扶思路,着手打造特色民宿“大城小苑”。
在大山里改造出总规划面积达5200平方米的民宿并不容易。“走访了三个沟的4个自然村后,我们最终敲定了这片已经破败了的院落。”设计师齐亮告诉记者,由于基础条件太差,20年前就有村民从院落陆续迁走,改造后并不会对当地百姓的生活带来太大的影响。而考虑到这里先前已有人居住,无需再度开发,对环境的干扰也可降到最低。
8个老院落依山而建随地势改变朝向,改造后形成1个接待院落,1个综合服务院落,6个民宿院落。齐亮透露,在改造重建初期,设计团队就确定了保留村庄原有建筑格局的原则,修旧如旧,在保持原有围合制式和房屋屋架之下,尽可能少地更换房屋构件。村庄的石头也都运用到院落景观的打造中,院子里的香椿树也是几十年前就长在山沟深处的古树。
“大城小苑”项目经理齐云鹏不善言辞、却是“鲁班奖”工程的建设者。“相比我们拿了‘鲁班奖’的国学中心工程,这个民宿虽然小,但是难度大。”齐云鹏说,由于地处山区,材料运输、施工场地等各方面都有限制,甚至连水都没有。进场头一天,他就带着人打了一口183米深的井,先把水的问题解决了。
乡村民宿就要开业了
2018年9月26日,项目正式动工。除去冬季期间的停工期,建设团队用了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守得住历史记忆、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情乡愁”的“大城小苑”。
5月1日,“大城小苑”民宿就要开业了。记者在现场看到,漫山遍野的梨花掩映下,一栋栋青瓦灰墙的民宿小院,依偎在绿如墨染的山峦里,静候着远方的宾客。不同于现代化的酒店,山间的民宿里,古旧的砖墙、散着木香的房梁、借鉴传统的玉石炕,细微之处都透露着岁月的厚重感。
按照协议,“大城小苑”的依然属于村子,营业收入也全部归农民。因此,要想村里富起来,民宿不仅要建好,还得运营好。然而,如何让过惯了农耕生活的村民们也能运营好现代化的民宿?为此,北京城建集团选派经营管理团队驻村,由旗下的北苑大酒店代为经营“大城小苑”,两年后再整体移交给下栅子村。同时,还选派村民到北苑大酒店带薪培训。
下栅子村村民向义琼就是首批带薪培训的村民之一。她家是低保户,为增加家庭收入,向义琼种过地,也打过零工,但一年挣不到多少钱。“我一定好好学,回到村里再把学到的教给其他人,帮助把民宿经营好。”“大城小苑”开业之后,向义琼将返村成为“大城小苑”的第一批工作人员。通过这种“吸收就业-培训人员-反哺村内生产-再吸收就业”的长效机制,北京城建集团既输血又造血,激发出村民主动脱低的内生动力,带动村民稳定增收。
“将来民宿运营了,有70%的员工都是我们村子的村民。”马兴升盘算着,未来可以从山上引出一条小河,几十米外再添一处停车场,“下栅子村正在发生变化,“我们的生活更有奔头了,脱低更有信心了。”
本报记者 赵莹莹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