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媒体聚焦
人民日报海外版:罗党龙 架设超大拱梁 成就“锦绣如意”
时间:2019-05-07
【 字体:

罗党龙:架设超大拱梁  成就“锦绣如意”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9年05月01日

北京城建集团世园会中国馆项目技术负责人

罗党龙:架设超大拱梁 成就“锦绣如意”

万花簇拥之中,一柄温润如玉的“锦绣如意”向游客张开了欢迎的臂膀,这就是北京世园会的核心主场馆——中国馆。从入园广场中央远眺,数万根金属梁柱拼接而成的金色超大型双曲面钢屋顶覆盖下的中国馆,犹如一柄传递着中式典雅美的传统如意。

对建设者而言,“技术先行”是句老话,阐释的是技术因素在工程建设中的基础保障作用。如意造型的中国馆建设过程就像是一次充满挑战的技术比拼,肩负重任的“先行者”是北京城建集团北京世园会项目技术负责人罗党龙。

在中国馆施工现场,罗党龙每天步行距离都超过3万步,足迹遍布馆内的每寸土地。从西侧迎宾坡道开始,进入贵宾通道、贵宾厅、序厅、展厅……沿坡道上到二层展厅、观景平台,再从另一侧下来。周而复始,罗党龙仔细检查每个部位,不放过任何细节。

“技术活、精细活,我们干技术的就是要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做好每个细节。”罗党龙说。过去一年多里,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关。

“这个拱梁跨度46米,起拱高度6米并水平前倾3米,是双曲面造型,结构施工期间,如何进行有效的模板支撑就是一个大的技术难题。”罗党龙指着地下室北侧超大弧形拱梁介绍说,“为了保证一次成型,我们多番研究模板方案,最后采用BIM技术建模,在模板厂预加工钢模板,再运到现场组装支模,最终成功浇筑了这个拱梁。”依靠国内领先的BIM技术,中国馆仅用95天就完成了670根基础桩、800余吨钢柱钢梁、6000吨钢筋绑扎等施工。2018年1月,中国馆成为北京世园会园区第一个实现结构封顶的场馆。同年,“中国馆工程施工BIM技术应用”荣获第七届“龙图杯”全国BIM大赛施工组一等奖。

“钢结构吊装多达1万个吊次,平均每天要完成约200个吊次的安装,两榀桁架之间横杆数量超过50件,安装误差不能超过2毫米,不然会影响整个幕墙施工。”看着巨大的钢结构如意龙骨,罗党龙感触颇深。如意造型的弧形双曲钢屋面包含了1.2万根钢构件,而且134 榀主桁架、5400根次梁、2184根拉杆和696根水平支撑杆的焊接位置、角度都不一样,单是焊缝长度就超过了10公里。

“去年4月20日,我们就在园区率先实现了钢结构合龙,但接下来的屋顶玻璃幕墙深化设计占用了大量的时间。”罗党龙所提到的幕墙深化设计,指的正是如今在雄伟的金色屋脊上闪耀光彩的玻璃幕墙。“虽然深化设计的时间有所延长,但也提高了设计的精确性,确保了天玻璃幕墙施工的一次成功率。”

罗党龙向记者介绍,中国馆幕墙共有4654块外立面玻璃,其中包含1058块光伏发电玻璃,每一块尺寸和规格都不相同。为了确保都精确安装到位。项目团队为整个屋脊建造了完整的幕墙安装BIM模型,给每块玻璃设计编号,最终使4654块玻璃均一次调运安装到位,在寒冬来临前顺利实现整个工程的封顶封围。

“去年秋季是中国馆建造中的施工高潮。”回忆起最紧张的施工阶段,罗党龙说,“幕墙施工、机电安装、装饰装修、室外铺装,8个专业同时交叉作业,这是真正的大兵团作战。”秋天3个月的黄金施工季,项目团队完成了63台空调机组及风机设备、209台配电箱、2.35万米电缆、18.5万米的电线、7200平方米水刷石墙面和1.2万平方米胶黏石地面等的施工,顺利达到移交展陈条件,成为园区首个亮相的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