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全面转入运营筹备阶段
“钢铁凤凰”振翅欲飞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2019年7月15日
作者:本报记者 姜永斌
从天安门出发,沿中轴线一路向南46公里,便是主体工程刚竣工验收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自2015年9月全面开工时算起,历经45个月的高强度建设,这座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展露出炫丽身姿,犹如“钢铁凤凰”般振翅欲飞。
记者从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航站楼工程总承包部获悉,7月15日,航站楼核心区将全面移交给机场运营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的工作重心由此从工程建设转入运营筹备阶段,确保9月30日正式通航投运。北京城建集团有关负责人表示,新机场的投入运营,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
“新机场是首都的重大标志性工程,是国家发展一个新的动力源。”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新机场建设时强调。“零距离”换乘地铁和高铁,过安检最远步行8分钟到登机口,国际国内航班中转最快60分钟,进港首件行李13分钟即达……记者实地采访发现,定位为大型国际航空枢纽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涌现出的中国智慧、中国技术和中国速度,令全世界为之惊叹,无愧为外国媒体评价的“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这里,将成为京津冀飞向未来的新起点。
顶级航站楼设计施工 创下多项“世界之最”
7月9日下午,记者来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在航站楼出发四层的门口,“投运倒计时牌”已替代了此前的“竣工倒计时牌”。倒计时显示“距2019年9月30日投运还有83天”,不时有工作人员和参观者在此合影。
走进航站楼,就像进入了一个白色的梦幻空间。大小不一的装饰板组成的曲线,沿着C形柱向上延伸至屋顶。同行的北京城建集团航站楼核心区工程项目经理助理、综合办公室主任黄毅介绍,整个航站楼核心区由8根C形柱支撑起直径180米的无柱空间,中心区域足以放下一个“水立方”。核心区一层使用了国内最大的单块混凝土楼板,565米×437米的尺寸不设缝,可以将“鸟巢”置于其上。
“支撑航站楼核心区屋顶的8根C型柱,是不规则自由曲面空间网格钢结构,面积超过18万平方米、重达4万多吨。”黄毅告诉记者,施工过程中使用了焊接机器人和测量机器人等先进技术,实现了8000多个对接口的毫米级精准对接。
总建筑面积约143万平方米,是全球最大单体航站楼;顶部由1个中央天窗、6条条形天窗、8个气泡窗及贯穿指廊中部采光带等组成,创造屋顶面积世界之最;为了机场安全,在航站楼一层和地下一层设置了隔震支座,其中层间隔震技术是国内首创;还拥有亚洲跨度最大机库、亚洲最大运行控制中心和亚洲最大航空食品生产基地……提起新机场建设的种种“之最”,黄毅的讲解根本停不下来。
记者发现,整个航站楼包括地上五层、地下两层,采用非封闭式设计,不需要人工照明,充足的自然采光让视野所及之处都非常明亮。“地下层的旅客也能享受到天窗照进来的阳光,带状天窗使用了最新的铝网玻璃,旅客不会觉得很晒。”黄毅指着头顶的天窗说。
据了解,整个航站楼共使用1.28万块玻璃,其中8000块玻璃完全不重样,由1.23万个球形节点和超过6万根连杆相互连接,施工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100天完成近1万根基础桩施工任务;10个月浇筑105万方混凝土;80天完成全自由空间曲面屋盖钢网架提升和安装……北京城建集团新机场航站楼工程项目经理李建华和他的团队让一道道难题迎刃而解。
“在短时间内能够建成这座超级建筑,充分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制度优越性和强大的综合国力。”曾经参与首都国际机场T2和T3航站楼建设的李建华感慨。
以“中国智慧”提升施工效率,以“中国技术”引领行业发展,以“中国速度”创造建设奇迹。在航站楼的屋面网架施工阶段,面对大面积的网架、大规模组件、高难度支撑等难题,项目团队多次邀请钢结构专家进行论证,并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进行模拟。今年5月,该工程荣获钢结构行业最高奖“中国钢结构金奖年度杰出工程大奖”。
超便捷乘机体验 步行8分钟到最远登机口
一说到坐飞机,人们普遍会想到一个字:赶。托运行李麻烦、安检慢、登机前要按指示牌走好长一段路……这些传统乘机过程中的痛点,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都通过一系列智慧设计得到解决。
记者从航站楼四层出发,经过国际出港海关区域、安检区,就来到了中心区。与一般机场需要看指示牌找路不同,新机场航站楼的“中央放射五指廊构型”设计使得视野非常开阔,所有登机口一目了然。
“这里一眼就能看到指廊的终点,旅客就不会着急。到最远端的登机口也就600米,步行不到8分钟,效率优于世界其他同等规模机场。”黄毅介绍,航站楼的指廊短,更多航班可以靠桥,也让旅客减少了乘坐摆渡车的几率。
数据显示,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最短中转衔接时间位于世界前列:国内转国内30分钟,国际转国际45分钟,国内国际互转均为60分钟。预计到2025年,旅客中转率将达20%。
除了中转,安检也变得更快了。无需人工查验机票和身份证,旅客只要通过一个双门自助验证闸机,人脸识别技术就能自动完成人证比对。安检系统的行李传送带,增加了一排上下分组的摄像头。旅客把行李筐放上传送带后,系统可以自动将行李和主人匹配,安检员也不必再询问“这是谁的行李”。
据介绍,新机场的过检效率可提升60%,高峰期间单通道过检达每小时266人,同时减少了对旅客的干扰。
此外,机场进港行李平均运送距离仅为550米,首件进港行李可在13分钟内到达。由于使用了被称为“超宽带”的新兴室内定位技术,借助定位标签向定位基站发射脉冲信号来确定位置,精度达到10厘米。旅客可通过手机APP实时掌握行李动态。
人性化设计不止于此。通常情况下,机场送别到出发大厅就得告别了,只能目送亲友过安检。而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国际出发区设有第五层,集餐饮区和旅客话别区于一体。透过玻璃墙,送机者可以跟国际出发旅客挥手告别,目送他们到候机区。
机场航站楼地上三四层为出发层,楼前有两条高架桥接驳;地上一二层为到达层,分别为国际到达和国内到达。黄毅说,双层到达、双层出发的设计在国内机场还是首次,这极大增加了接送车辆停靠航站楼的空间。
记者走到最远端的登机口看到,在五指廊的外部,还分别设有丝园、茶园、瓷园、田园和中国园等“空中花园”,候机的旅客可以在此休憩观赏东方神韵。
中华文化、地道美食、时尚潮流、休闲艺术,以及高效便捷的功能流程……创新科技与航站楼水系、景观、公共艺术设计融合共生,有效提升了航站楼空间视觉品质。
交通枢纽新标杆 “零距离”换乘地铁高铁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位于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榆垡镇和河北省廊坊市广阳区的交界处,直线距离天安门46公里,距离首都国际机场67公里,距离天津滨海国际机场85公里,距离廊坊市中心只有26公里。
地理位置和空域结构决定了其独特优势:起飞降落不需经过北京市区,不用绕行,遇到雷雨大风等天气时更容易改航,减少航班延误和取消率;三纵一横的跑道从不同飞行方向布局,可根据风向调整所使用的跑道。
虽然离市区较远,但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城市轨道、高速公路编织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压缩旅客行程。
黄毅告诉记者,大兴国际机场将轨道站台、公交枢纽与航站楼进行了一体化设计,轨道交通在机场航站楼正下方穿越,站台位于航站楼地下一层。其中,京雄城际铁路、城际铁路联络线站台与航站楼间步行距离150米,新机场快线与航站楼间步行距离75米。
旅客可通过大容量电梯或扶梯直接进入航站楼,实现“零距离换乘”。从机场线车站出来,步行一两分钟即可在地下一层办理国内值机、行李托运和安检,出港流程十分简洁。
“未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将和首都国际机场形成双枢纽运行格局,与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以及石家庄正定国际机场形成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黄毅说,正在建设的“五纵两横”立体交通网将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为核心,打造京津冀交通圈,通达雄安新区只需要半个小时。
最快时速超过100公里的“白鲸号”列车稳步行进、全自动驾驶系统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宽大舒适的座椅给乘客带来堪称享受的乘坐体验……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已于6月15日试运行。
资料显示,新机场线首创多线路共构共廊交通模式,地下是集纳燃气、电力、供水、通信等设施的综合管廊,地面是市政道路团河路,中间是轨道交通新机场线,最上方是新机场高速公路,形成了四层交通、市政叠加的共构体系。
到2019年9月底,新机场线开通后,过往旅客会见到轨道交通、高铁、高速、市政道路多层叠加、左右各线列车并驾齐驱的景象。
沿机场高速离开航站楼,与机场同步竣工的南航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基地项目就在不远处。届时,南航将作为最大的基地航空公司全面进驻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承担起北京大兴国际机场40%航空旅客业务量。
记者了解到,凭借更靠南的地理位置和更先进科学的跑道布局,从首都机场迁移至大兴国际机场后,南航从南方和华东方向进出京航班有望在飞行、滑行阶段节省30至40分钟。
目前,大兴机场运行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陆续入驻,7月中旬将完成设备设施及系统联调联试、岗位实操考核及专项演练。首都机场集团各专业公司也拟于8月中旬全部入驻大兴机场,为9月底正式通航做最后准备。
建成后的新机场,将在2021年和2025年分别实现旅客吞吐量4500万人次、7200万人次的建设投运目标。(本报记者 姜永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