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企业动态
——写在亚投行总部办公楼竣工验收之际北中轴线再添城建印记
时间:2019-09-11
【 字体:

一条北京中轴线,一部中国发展史。中轴线南端,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在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源;中轴线北侧,奥林匹克中心区地标性建筑彰显着中国开放自信的姿态。

北中轴线西侧,集团参与施工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于今年9月10日通过竣工验收,成为中轴线沿线一颗璀璨明珠、一个城建新印记。集团以敢打硬仗、时不我待的实干,敢于突破、善于创新的巧干,在项目建设中实现进度领跑、技术引领,成为项目建设的速度担当、技术担当和品质担当。

城建速度:从追跑到领跑

打通运输“生命线”。

2017年4月8日,中标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总部永久办公场所(以下简称“亚投行总部办公楼”)项目B标段公示期结束后,集团项目团队正式进场。此时,另外两个标段生活区已建成、桩基已施工30多根,但集团标段办公区还是一片小树林,基坑内覆盖89根基础桩的两条马道需撤除或导改、遗留的2.6米高的覆土需及时清除。

“B标段进度能不能赶得上?”明显的进度对比使集团标段备受甲方指挥部关注。

“在与行业兄弟单位同台竞技中,城建集团从来都是有旗必夺,有一必争。”面对各方对施工进度的担忧,53岁的城建“老兵”、项目经理黄越平内心有压力、更有斗志。

谋定而后动,黄越平将率先实现正负零定为提升项目团队士气、展现集团铁军风采的关键一战。

施工按上“加速”键:4月8日夜间,小树林被移走;4月9日夜间,生活区地梁施工完成……

然而,260根直径1米、长度48米的基础桩,1960根抗浮锚杆,近10万立方米的混凝土浇筑,3.5万吨的钢筋绑扎,要在5个月内完成这些地下结构工程量,在现场狭小、道路不畅的亚投行总部办公楼项目极具挑战。

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的亚投行总部办公楼项目从南往北依次被划分为三个标段,项目主体已占用地面积的70%,在局促的空间里,三家总承包单位要并行施工,水平空间狭小、立体空间受限,可谓在螺蛳壳里建大楼。

项目南邻科荟南路,北邻科荟路,集团标段位于项目最北侧。最初,紧邻科荟南路的东南门和西南门是仅有的两个现场出入口,材料运输车辆在6.6米宽的场内道路经常是说堵就堵,所有车辆必须经由其他两个标段才能到达集团部位,车辆进出就像被卡住脖子一样处处受限。

同时,项目四周设有17.7米宽的下沉环廊,位于集团标段的北侧下沉环廊因图纸问题不能随主体结构同步施工,运输车辆到现场后无法靠近主体结构,建筑材料如何通达结构内部也是一大考验。

“车辆进现场难,材料进结构难。”项目工程部部长葛亮说,刚进场的前半个月,因道路拥堵严重,土方运输车辆进出不易,一天出20车土都难,最多只能打5根桩,施工降效非常严重。

唯有打通现场“断头路”、铺就通往结构的通行道,形成场内、结构内运输“生命线”,人员、机械效能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项目部积极争取,向奥园村管委会申请,将社会道路科荟路征用为现场施工道路,西连北辰西路,既打通了断头路,使车辆可以直接进出集团标段,又使整个施工现场形成循环路,促进车辆快捷流动。

在下沉环廊上部搭设钢路基箱,先形成钢平台,供材料运输车辆停放;待首层楼板完工后,继续铺设路基箱,最终形成24米宽、44米长的模块化钢栈道,使运输车辆可以直接到达塔吊覆盖范围内,以便用塔吊装卸材料。

运输通道的打通使施工进度势如破竹,每日出土量提高了4倍,桩基施工也达到一天至少10根的速度。进场15天后,集团标段打桩数量首次超过其他两个标段,实现了进度反超。

同时,将现场划分为东西两区八个流水段,拆除位于西区、坡度较陡的马道,以没有核心筒、工序相对较少的西区二段为主打,引领各流水段的地下施工进度。

创新工艺巧攻坚。

在2.4万立方米的筏板基础混凝土浇筑期间,最大的一段筏板基础需浇筑混凝土5000立方米,按照常规方法,至少需要4台汽车泵配备近30台混凝土罐车才能实现连续浇筑,但项目现场只有北侧一条路,有限的场地无法满足2台以上泵车同时浇筑需求。

新机场项目采用溜槽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工艺给了项目启发,根据项目特点优化后,项目部应用溜筒技术破解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难题:搭设从地面到混凝土浇筑面的溜筒,把直径40厘米的圆钢管用作溜筒,在钢管中间设置缓冲槽,缓冲槽下方开设三个方向的下灰口,让混凝土通过高差沿着溜筒到达浇筑部位。

“浇筑一车10方的混凝土,按照常规方法至少需要10分钟,而应用溜筒后仅需3分钟。”项目技术部副部长李树聪说应用溜筒既解决了场地狭小无法容纳过多设备的问题,加快了浇筑速度,更是确保了浇筑质量,成型的筏板没有出现一个冷缝。

孔钻抗浮锚杆定位施工技术、塔吊基础替代抗浮锚杆技术……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使现场施工不断提速。

铁军担当助提速。

“我跟你打赌,只要你和我能做到在这里站着,工人一定比我们做的更好,绝对不会上来。”2017年8月20日深夜,奥体核心区突降暴雨,正在进行钢筋绑扎的工人打算趁雨收工。然而,此时正是冲刺“8•30”地下结构封顶目标的节骨眼,争分夺秒的关键时刻怎能松劲儿?

黄越平当即喊来分包项目经理,冒雨站在基坑边盯着现场的作业人员,既是监督,也以身作则为工人鼓劲儿。这股狠劲儿激发了工人的斗志,也让他们明白冲刺正负零目标没有后路。

接下来的时间,600名工人24小时轮流转,时间以分秒计算,工人人等人、人等作业面,一个人累了下一个马上替上来,一道8米长的梁8分钟就能绑扎完。

2017年8月23日23:30,集团标段提前8天率先冲出正负零,速度之快出乎甲方意料,被甲方盛赞“城建铁军能打胜仗!”。

“我们不仅要继续保持进度第一,还要扩大领先力度。”率先实现第一个重大节点目标后,项目团队信心十足,愈战愈勇。

777模式、789模式、钢结构夏季焊接两小时轮班制……项目部占满空间、用满时间,全力以赴抢进度;以6个核心筒为核心布设6台塔吊,两家钢结构劳务队在东西两区互相比拼;面对A标段核心筒移交滞后,增加近100名焊工、增设1台履带吊集中抢工……

2017年10月15日,率先实现全部核心筒封顶;2017年11月15日,率先实现钢结构封顶;2019年6月16日,提前15天率先完成精装修施工……项目部在亚投行总部办公楼建设中一路领跑,也一直成为迎检的窗口。

将一个单体建筑划分为三个标段、由三家总包平行施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巨大的协调量。“在轴线交接处,哪怕是少一根钢筋都是质量问题,谁干的快就要多干一些。”黄越平说他们站位项目大局考虑,在工程交接面尽可能地多考虑、多干、多预留,以确保质量万无一失,推动着整个项目的高速、高质建设。

城建方案:技术引领项目建设

2018年6月,一个棘手的难题亟需三个总包拿出方案:项目在13层以上共有7个采光顶,天沟及配套机电系统、擦窗机轨道、遮阳帘、装饰铝板等采光顶相关工序都要在60多米的高空进行,但下部楼层结构仍未完工,该如何搭设操作平台满足采光顶施工需求?

“按照常规,得从地面向上搭设起60多米高的满堂红脚手架,但这一做法在我们项目并不现实。”李树聪介绍,如果搭设满堂红脚手架,荷载将超过楼板的承受极限,安全性没有保障;同时,这也意味将占用首层的运输通道和脚手架下部楼层的作业面,使其他工序不得不暂停,工期上不允许。

有没有一个简便快捷、安全性高、与下层施工互不干扰的搭设方式?能不能打破常规,在高空从上往下搭设一个独立的脚手架平台?

带着这个大胆的设想,经过一次次方案论证,最终,悬挂式脚手架搭设方案出炉:利用采光顶的张悬梁次梁作为架体的悬挂支撑点进行搭设,下方形成满铺的空间,最终形成吊挂的操作平台,这样只需搭设3米高的脚手架便可满足需求。

在一次次的测算中,脚手架材质、搭设方式、安全防控措施、架体拆除顺序等逐一确定。

悬挂式脚手架如同在半空建楼阁,搭设过程中工人高坠、钢构件下坠、钢管脱丝打滑导致架体倾覆等安全风险极大。

对此,项目部采取高级别的安全防护措施:搭设前,先在12层用钢丝绳满挂双层大眼安全网,形成上部搭设区与下部区域的安全隔离;在1层镂空区域拉设警戒线,防止人员在危险区域穿行;在1层和13层分别安排安全员全程旁站巡逻;所有扣件都配备垫片防止打滑,对卡扣逐个验收,确保每一个卡扣螺母拧紧、架体稳定。

“安全网布设完毕后,我们还在东区、西区、中庭各选一个点,在屋顶将800斤重的麻袋往下抛,检验安全网的受冲压能力。”项目安保部部长李磊说严密的措施为这一“空中”脚手架的搭设提供了安全保障。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项目团队以创新破题,确保了施工的安全、高速。在集团项目会议室召开交底会,由项目部向其他两个标段进行技术交底后,这一做法被推广应用到其他两个标段,再次开启项目建设加速度。

采用核心筒预留施工缝技术解决核心筒工序多难题,提高核心筒施工速度;采用溜筒技术确保在狭小场地大体积混凝土浇筑的连续性和质量;采用双机抬吊技术解决狭小空间内超长超重钢连桥吊装难题;通过对三种模板现场试验,选择钢模板作为清水混凝土柱模板……源自项目的新技术、新工艺被推广到各标段,善于创新的项目团队成为整个项目的技术担当,引领着项目的高效推进。

“项目严格实行样板先行制,每个标段的样板不只供自身使用,还要推广至其他标段,以确保整个工程标准统一。”项目总工程师王念念说,鉴于集团标段施工进度快,样板制作速度快,将近80%的样板都被推广应用到其他两个标段。

城建品质:匠心打造百年工程

精心精细促精致。

“咣!”当着分包项目经理、质检员、班组等的面儿,项目质量部部长李明辉把8号核心筒1层的两块干挂石材当众砸毁。头一天,李明辉到现场检查时发现这两块干挂石材有裂缝,要求撤换新石材,但检查两次发现劳务队并未照做。

“亚投行总部办公楼是世界瞩目的百年工程,质量容不得丝毫马虎。”李明辉的这一砸,打破了劳务队在工程质量上的侥幸心理。

争创鲁班奖是项目部的质量目标。样板制、三检制、验收制等22项涵盖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筑牢质量之基。

“装修阶段专业分包多达30家,交叉施工多、隐蔽部位多,若采用以往按照检验批验收的方式,等验收时很多部位已经被覆盖。”王念念深知工程质量问题很多都出现在隐蔽部位,牵头精心编制了《工序验收确认管理办法》,每一道工序都经过总包、监理验收,并经下一道工序分包检查核对确认达标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使质量管理更为精细精准。

面对3.7万吨钢结构的焊接量,项目技术部部长杨霞通过焊工分级考试,将焊工分为三个级别,让技术最精湛的焊工负责钢柱主梁等最关键部位的焊接,确保了2万米的现场焊缝一次性合格率达到99.8%,所有关键部位一次通过。

脚勤、嘴勤、手勤、眼勤是项目质量管理的“笨办法”。每天早上7:30,穿上马甲,带上手电筒、照相机、文件夹、卷尺等,项目质检员便一头扎进现场分区检查和验收,一天走2万多步是常态。

在甲方委托第三方质量管理公司基于每日检查形成的质量周报中,集团标段几乎没有质量问题。“其他标段被检查出的问题,前期我们也有,但我们在自检自查中已经提前把问题解决了。”李明辉说一遍一遍不厌其烦的检查,换来精益求精的工程质量和各方认可。

匠心打磨清水混凝土柱。

亚投行总部办公楼内,一根根具有返璞归真之美的清水混凝土柱尤为引入注目。

集团标段共有290根清水混凝土柱,单根柱子超过20米的有12根。这些清水混凝土柱都是一次成型、不做任何修饰,工艺复杂繁琐,特别是混凝土面层只有12.5厘米厚,浇筑成型后极易开裂。

对木模板、铝模板、钢模板进行现场试验,选取钢模板进行支模浇筑;将混凝土内抗裂钢筋间距缩小为7.5厘米,增强抗裂性……项目部从模板选型、拼缝、清理,到混凝土选材、配合比、振捣时间和次数、拆模时间,再到养护等,每一个环节都进行精准把控,匠心打磨出平整光滑、色泽均匀、接缝整齐的清水混凝土柱。

城建智造:智慧打造智能楼宇

智能天窗可根据温度、风速、雨量等条件自动开合;楼内的温度、湿度、PM2.5值等可实现分区调控;电动遮阳百叶可根据光照强度自动调控开启角度……亚投行总部办公楼是一个智能化十足的写字楼,但智能、科技范儿的效果却对幕墙和机电施工带来极大挑战。

亚投行总部办公楼暖通、给排水、设备监控等3个专业的机电系统都由集团施工,涉及25万平方米的风管、50万延长米的水管、3万个阀门和上万台机电设备。

在有限的空间排布大量的机电设备,是技术也是艺术。项目部在机电深化设计中全方位应用BIM技术,解决管线交叉碰撞问题,既满足功能需求,又使管线排布有序美观。

“我们还需要将BIM系统移交给后期物业运维系统。”项目机电经理张寿华说,这就要求他们除根据施工实际更新BIM系统外,还得上传各部位设备照片,工作量巨大,光是拍摄3万个阀门的安装位置,照片容量达到150G。

对楼内舒适度起关键作用的当属VAV变风量系统。变风量系统是风量、对流、湿度、噪音、除尘等系统的组合,如同一个大数据中心,只要做好相应的设定,便可对任意房间的温度、湿度、PM2.5值等进行个性化调整。

既要满足风量、对流、湿度、噪音、除尘等系统各项数值的设定,还要满足节能环保要求,设备的选择和安装极为繁琐。“以往各系统设备都是由厂家在工厂直接组装在空调机内,在施工现场直接安装组装好的空调机组即可,但这次这些设备都是在现场拼装的。”张寿华说,项目275台空调机组都是在现场按照风机段、过滤段、加湿段等的顺序逐个组装,每一个环节都得经过模拟实验、现场安装、效果检测、各方认证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个环节的安装。

比安装更复杂的是调试。既让每层的风量总和处于设计要求的区间,又让1500个风口的风量满足要求;既让噪音控制在40分贝以下,又满足节能要求……从今年7月份开始,机电系统人员每天都“泡”在现场,逐一调试优化,以确保这一智能大楼“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敏、高效运转。

竣工验收之际,登上楼顶环看四周,鸟巢、国家体育馆、奥运村、国学中心、21、中国工艺美术馆、国家速滑馆、冬奥村、龙形水系……视线范围内,城建印记愈发闪耀,项目团队以实干、快干和巧干在这里再添城建新地标。不久的将来,一个个造福各国人民的决策将从这里发出,亚洲经济腾飞、全球经济发展将再添新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