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企业动态
城建设计勘测院迈向智慧化
时间:2020-11-11
【 字体: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创新便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近年来,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在集团和设计发展集团的坚强领导下,秉持“创新引领发展”的理念,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确立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加快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以“双创”为切入点,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加深校企融合、构建全面政策保障体系、树立智慧品牌等方式,打造城勘院面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体系,推动城勘院迈向信息化、智慧化。

加大科研投入
为新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基因”,城勘院通过科技创新,产学研合作,突破技术瓶颈,将智慧勘测系列产品做大做强,达到国际领先地位。

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投入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也是有力保障,只有加大投入,才能推动科技创新持续开展。近五年,城勘院坚持加大创新投入,不断健全完善创新体系,持续巩固增强创新发展的基础。累计投入研发费用约1.4亿元,成立多个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积极深入推进产学研用融合。这是顺应科技发展潮流、提高创新绩效、带动产业升级的现实需要,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搭建创新平台,提升科技软实力。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城勘院始终坚持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理念,推进企业科技进步和增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根据不同专业岗位,搭建了创新平台,先后成立“城市轨道交通深基坑岩土工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城建集团岩土工程技术中心”“智能感知感知中心”“北京城建智慧工程院”等技术研究机构。城勘院2010年通过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2016年被北京市科委授予“北京市设计创新中心”,2020年被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授予“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这是对城勘院近年来开展技术创新和专业技术攻关取得的成果认可。创新平台的建设有力支持了城勘院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确立了在相关行业中技术领先优势,激活全员创新创效氛围。坚持每年组织开展技能评比,对优胜项目和个人进行表彰和奖励,有效激发了全员创新的积极性。

加深校企合作,促进产学研互补。为了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城勘院培养了以技术创新为使命、以市场应用为最终目标的新技术研发团队。与武汉大学共同组建城市智能感知与精密测量工程中心,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成立“北京城建集团岩土工程技术中心”,还与北方工业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研究,积极承揽科研课题,开展院内外合作项目,有力推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

实施人才强企,健全人才培养引进。城勘院领导始终坚持技术、人才两手抓,引领城勘院不断夯实人才基础,提升技术实力,着力于把“城勘”做大做强。城勘院竭力做好引进、聘用、选拔、培训、使用人才的工作,不断优人才结构,构筑人才高地。为城勘院形成持续创新能力,培养了以技术创新为使命、以市场应用为最终目标的新技术研发团队。由此,城勘院迅速组建科技型人才队伍,有效提升了企业生产效能和技术研发能力。

储备创新成果
为新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

储备创新成果是企业发展后劲足的体现,也是企业源源不断迸发活力的保障。城勘院坚持推进科技创新、注重人才培养、积极面向市场,收获了一批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创新成果,显著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力和总体实力,为业绩稳步增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些年,城勘院科研创新成果满载,先后获得国家级、省市级等近百项科技进步奖,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工程奖项200余项。

其中,特大异型工程精密测量与重构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奖项是迄今为止全国工程测量界科技成果颁发的最高奖项,项目已在北京奥运会、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项目中做出突出贡献,推动了测绘技术进步和行业发展。

此外,国家体育场(鸟巢)精密施工测量技术研究与实践获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金奖;重大基础设施结构形变精密三维测量技术与装备获广东省人民政府2019年度广东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移动式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开发及在地铁安全测量中的应用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超级航站楼建设高精度高效测量关键技术获中国测绘学会测绘科技进步一等奖;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西段工程测量与风险监测综合技术应用获中国测绘学会全国优秀工程白金奖;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等四个项目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北京地铁十五号线工程获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等。

主编国家标准5项,主、参编国家、地方标准规范30多项。获取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77项,包括《一种用于排水管沉降变形监测的模拟实验台及监测方法》等发明专利11项,获得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63项,发表各类学术论文千余篇,其中软件著作权《自动化监测管理信息系统》获得北京市委组织部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

创新成果转化
为新发展奠定硬核产品

城勘院在近些年交上的不仅是一份亮眼的成绩单,更是对“双创”的深入贯彻。在信息化社会大背景中,城勘院面向激烈的竞争市场,业绩之所以能逆势上扬,得益于科技创新成果及时转化为产品产业创新、在重大项目中攻坚克难突破关键技术创新、积极探索营销新模式打通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创新。城勘院坚持以创新驱动产业迸发经济新动能,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擦亮了“智慧勘测”的金字招牌。

硬核科技产品,体现高水平双创。城勘院依托现有创新成果,依托数据化、信息化手段,用心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现已形成以“城建智慧工程院”为首的“五大”科研机构研发的系列智慧智能产品,智能建造、智慧地铁、智能感知、国产BIM平台、地铁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微芯传感等智能化产品体系,全面展示了城勘院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助力城勘转型升级。

“智慧工地”——体验一站式服务。全方位管控人、材、机、质量、安全、进度等,实时获取现场施工情况,掌握整体施工进度。为槐房再生水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香山革命纪念馆等国家重点工程打造了智慧工地平台。

“集团级信息化”——率先形成“智慧城建”信息化品牌。全面承接城建集团企业信息化建设,涵盖基础设施建设、数据中心建设、核心业务系统、资源管控系统以及决策支持平台的开发。

“智慧地铁”——保安全、降成本、优服务。为规划设计阶段方案比选、管线切改、站线位选址等提供便利,大数据平台已在北京28号线、西安10号线、西安高新区比亚迪云轨、烟台1号线、天津滨海B1线、济南R3线、新机场线南延、深圳地铁等十余个城市的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成功应用。

“智能感知”——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轨道交通多功能快速一体化检测装备及服务系统”,以电动驱动平台为基础,集成移动三维激光扫描装置、地铁隧道高清相机装置、轨道道床表面检查装置,轨道扣件病害检查装置,轨道波浪磨耗检测装置,轨道廓形检测装置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隧道外观结构检测、雷达检测、道床检测,覆盖了结构、线路、建筑、通号等多个专业的大部分巡检工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检测高效率、高性能、智能化的综合检测提供解决方案。

“BIM平台”——全真模拟,实时分析。经过多年研发与项目实践,城勘院已拥有以BIM-GIS为核心的时空大数据采集、集成、展示与分析技术。天津B1线、北京市昌平有机质生态处理站项目等均利用BIM技术辅助工程建设。在虚拟建造过程中及时发现设计图纸的错、漏、碰、缺,并及时沟通、解决。

“地铁全生命周期监测”——筑牢轨道交通风控“防火墙”。基于insar地铁全生命周期监控平台,以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分布为切入点,以轨道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阶段积累的全生命周期大数据(设计、勘察、岩土、水文、地质、施工等)和遥感大数据(雷达卫星、光学卫星、无人机航拍等)为核心,融合其他多源大数据(气象、城市建筑、移动通信等),开创性地采用天地一体化数据融合,研究对城市轨道交通自身及沿线重要城市固定资产的变形和形变进行风险分析、分级,监控风险发展情况,及时预警,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固定资产风险管控,并逐步扩大平台覆盖范围实现整个城市的资产风险管控。

“微芯传感”——及时预警,实现风控。我国是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之一,每年都会有大大小小不同的地质灾害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时常威胁着人们的安全,造成生命财产损失。城勘院构建了边坡失稳早期预警理论体系及预警模型,较好地解决了无法对地质灾害进行早期预警的技术难题。联合相关单位研发的“微芯”系列监测预警系统,已经多次在一线“立功”,赢得“侦察卫士”的美誉。配套“微芯云”物联网平台应用载体——“微芯桩”智能微动态势感知传感产品才得以实现主动采集、边缘计算、无线传输和实时响应这一预警过程,实现了地质灾害早期预警的目的。

科技助力重大工程
为新发展提升品牌影响

攻坚克难求突破,砥砺前行创辉煌。2019年9月25日投运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被英国《卫报》评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拥有多项“世界之最”: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机场航站楼,全球首座高铁高速下穿航站楼,全球施工技术难度最高的航站楼,全球首个“双进双出”航站楼……每一项“世界之最”的后边,都代表着超高难度的施工工艺和工程测量问题需要解决。城勘院为新机场测量工作提出了“稳、快、准、易、控”的关键技术路径:

稳,研究一套稳定的测量基准,合理布设多级测量控制网,解决通视、破坏、压占等,为漂移结构提供监测基准;快,实现众多混凝土结构线、12300多个结点球等海量测量的快速放样,确保56家测量队伍交叉测量不冲突,不影响工期;准,实现全球最大钢结构精准安装、安全监测,确保工程安全顺利实施;易,使海量测量监测数据实现可视化,更好指导施工;控,利用测量新技术助力庞大复杂工地的项目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安全。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城勘院对各种出现的问题,提前研究或是在建设过程中及时创新测量方法,应用并实施了很多关键性的测量技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施工过程中的测量工作:成功确保了测量基准的稳定,在超大范围复杂恶劣的施工环境下,合理布设了多级测量控制网,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漂移、通视、破坏、压占等难题;实现海量测量工作的快速放样,使众多混凝土结构线放样和12300多个结点球定位符合设计要求;通过无固定测站边角网的技术创新有效解决了多支测量队伍的交叉测量问题;完成了全球最大自由曲面钢网架的精准安装定位、特大C型柱精准定位、特大金色屋面测量等;实现了海量测量及监测数据从大量报表形式转为更容易使用分析的可视化成果图,使25个足球场那么大的钢结构的变形安全问题直观展示给各相关方,创新了一种新的施工测量监测数据分析方法;研发了基于BIM和GIS的智慧工地云平台,利用多种测量新技术助力庞大复杂工地的项目管理,提升工程质量,确保安全。

中国测绘学会于2019年5月22日在北京组织专家对该成果进行认定:该成果有效提升了我国特大建筑精密工程测量水平,取得了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整体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截至目前,相关测量关键技术和成果已经应用于国家速滑馆、北京世园会、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等近56个项目,项目成果被《建筑业十大新技术》收录,由住建部发文推广,这将有效提升我国建筑精密测量水平,为推动我国在重大工程领域中的测绘技术进步做出贡献。

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的参建只是城勘智慧和精神的一个缩影。城勘人砥砺奋进六十载,六十余年拼搏硕果满枝,从北京首级城市测量控制网的布局,到中国首条地铁的勘测设计;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参与修建毛主席纪念堂到八十年代北京的住宅小区;从高楼大厦到北京新十大建筑;从九十年代的亚运会工程,二环至六环改建扩建,到二十一世纪国家大剧院、国家体育场、首都机场航站楼;从传统勘测到智慧勘测,处处印证着城勘院的足迹,展示着城勘人的智慧和风采。

品牌价值赋能
为新发展拓宽市场营销

以实力诠释勘测品牌、营销创新驱动新增长。任何一个细分市场,竞争都是全产业链和全方位的。近些年,城勘院领导坚持科技立企、质量强企、品牌兴企,努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聚焦勘测赛道,驱动品牌焕发新活力与新增长的核心始终围绕在科技创新、产品品质、品牌服务、营销传播与渠道策略。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勘测技术正被重塑,拥有硬核产品力、品牌形象,并擅用全渠道营销融合创新体验的城勘院正在加速崛起。

强化勘测品牌IP,实现价值赋能。聚焦“品质”和“品牌”持续深耕勘测行业研究,超强的创新研发能力是城勘院增长的强大新动能,结合多元化的战略布局,把创新理念成功融入到勘测各个专业领域中,为勘测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持续优化产品,为客户提供更好的升级换代和服务体验,是城勘院品牌的创新灵魂。

城勘院近年来获得的荣誉,进一步印证了城勘院多年来在市场的高品质和美誉度。一方面,强大的研发实力保障产品质量。城勘院在科研创新的持续投入、技术创新和学术成果是面向国内走向国际的基石。一个个品牌工程不断涌现,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凤凰展翅”,冬奥会国家速滑馆“冰丝带盘旋”,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北京世园会等项目成为勘测院的新标签;一个个荣誉接踵而至,城勘院连续五年蝉联中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凭借在测绘地理信息领域自主创新成果,获评中国测绘学会颁发年度行业突出贡献奖、科技创新型企业优秀称号。近些年,收到来自政府行业各类表彰200余项,收到表扬信、感谢信若干。

另一方面,城勘品牌走向市场,背后不仅是硬核产品和技术,也是企业的战略视野和社会价值。今年疫情期间,城勘院在保障工期的情况下,转变生产方式表现出城勘品牌应有的前瞻性,在承担社会责任的过程中,与合作伙伴、客户之间建立起长远稳固的情感连接。

坚持多元发展,协同全国网络营销。城勘院围绕“坚持多元发展、两核驱动”的战略布局,强化“四个转变”的新发展理念,在调整渠道布局、优化产品、重塑品牌形象的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网络化营销建设。

近些年,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和品牌优势,迅速形成了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40多个城市、海外近10个国家的营销网络;整合资源,借力集团公司、五大创新平台、协会、学会及战略合作企业,强强联合,协同营销,成功地完成了多元化经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布局。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近年来,城勘院坚持党建引领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将是城勘院接续奋斗的基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胜利闭幕、举国上下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精神、研究谋划“十四五”发展。编制“十四五”规划有很多需要关注和强调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其中一个重中之重,就是创新。

展望未来及“十四五”规划发展,城勘院将一如既往坚持科技创新,坚持聚焦主业、做精做强专业,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快突破和掌握关键核心技术,通过创新引领驱动城勘院高质量发展,争做行业科技创新催生发展新动能的排头兵,以优异的业绩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