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随着崭新地铁列车的缓慢驶入,由设计发展集团轨道建设公司承担施工的北京地铁11号线(冬奥支线)新首钢站、14号线丽泽商务区站、17号线嘉会湖站均已提前交付试运行,标志着该公司全力保障“三线”通车的目标全面达成。
2021年,面临错综复杂的市场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履约任务,轨道建设公司迎难而上、稳扎稳打,科学开展疫情防控,统筹推进施工生产,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交出亮眼答卷。
11号线新首钢站雪与钢的碰撞
北京地铁11号线(冬奥支线)是距离北京冬奥组委和首钢滑雪大跳台最近的一条地铁线路,直接服务于冬奥会。
新首钢站长为337米,是11号线西段最长的车站,车站共有地下三层,地下二层和三层是车站站台和站厅区域,地下一层与周边实现一体化,乘客下车之后搭乘扶梯,就可以进入步行系统连通商业空间。此线开通后,北京赛区将实现所有比赛场馆全部可乘坐地铁抵达,构建起绿色低碳的交通体系,满足北京冬奥会赛时和赛后客流出行需求,大幅提升冬奥组委和首钢园区的交通接驳能力。
地铁11号线03标工程于2019年12月全面开工,当时正值疫情突发,项目团队“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施工生产”,挖潜增效,优质履约,按期完成各项节点目标。2020年11月27日提前3天实现主体结构封顶,成为11号线西段工程第一个主体结构封顶的车站;2021年4月底实现区间洞通;2021年11月设备安装、精装修施工全部完成;2021年12月17日单位工程通过验收,现已通车。
新首钢站位于首钢的老厂区里,为了传承历史特色,车站的装修风格更加偏向“工业风”,车站的天花板不安装吊顶,柱子也采用了混凝土原色,显得简洁大气。站台处共设置了24块投影屏幕滚动播放奥运视频,同时,墙面、房檐的一部分区域体现了冰雪元素,雪花造型的装饰让车站充满活力,如今,装饰一新的车站静待乘客到来。
14号线丽泽商务区站“五线换乘”
北京地铁14号线丽泽商务区站位于规划的丽泽商务区核心区域,为地下三层岛式车站,是地铁14号线与16号线的十字换乘站,周边紧邻多座商务中心与大厦,是丽泽商务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工程总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设1个换乘节点,贯通后可与地铁16号线形成换乘,并在周边线路全部联结后形成壮观的“五线换乘”,为丽泽商务区搭建交通大动脉,开启丽泽向北京第二大金融街发展的新时代。
14号线05标段工程自2011年初开工建设,因商务区规划多次调整,直至2021年2月才具备全面动工条件。为赶上“五线换乘”的大部队,项目团队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全面掀起大干高潮。仅用11个月有效建设时间,实现了一个个看似不可能的工程节点。3月30日车站土方开挖见底,4月30日区间开挖洞通,5月10日钢结构Y型柱吊装完成,5月28日主体结构提前2天封顶,11月附属结构、机电设备安装、车站装饰装修完成,12月3日单位工程验收通过,现已通车。
丽泽商务区车站结构采用了地铁施工中非常少见的大跨度、超重量大型钢柱件,共设21根Y型钢结构柱,每根柱的重量在70吨以上,起吊、安装都需要极其细致与精确,确保工序准确落实到位。丽泽商务区站站厅站台采用中庭形式,空间灵动连通,换乘厅采用扩大站厅,在市政绿地范围设置采光天窗,结合地面景观引入自然阳光至站台空间,大大增加了乘客的舒适体验。
17号线嘉会湖站施工“新”管理
北京地铁17号线南段是将城市东南部重要客流集散点串联的“大站、快跑、高运量”轨道交通线路,建成后能够快速将东南部乘客运送到中心城区。其中,次渠地区的居民乘坐17号线去往十里河仅需18分钟,较之前的平均出行时间缩短30分钟。有效分担了北京地铁5号线、10号线客运压力,提升了首都东南部轨道交通线网服务功能。
地铁17号线19标于2017年6月开工建设,2019年1月主体结构封顶,2019年11月盾构双线洞通,是全线第一个完成车站主体结构和区间主体结构施工的标段。嘉会湖站及站后折返线区间长度达到793米,项目部团队先后克服了极端天气频发、施工场地狭窄等诸多困难,以优质履约为集团赢得了后续17号线24标一体化工程施工任务。目前,一体化施工单位工程已顺利通过验收,现已通车。
此外,项目团队首次将物业化管理引入到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项目部还承接了房山线工程03标段稻田站金属屋面改造工程,仅用时三个月便圆满完成了施工任务,成为北京9个改造车站中最快完工的车站,得到业主及各方的一致好评。嘉会湖车站、区间与折返线为一体化设计,建成后可实现与周边商业、下沉广场、停车场一体化换乘。车站整体选择了红、灰、白三种颜色,付费区和非付费区通过不同的颜色区分开来,整体呈现出时尚、亮丽的视觉感受。
同期,由轨道公司承施的苏州地铁5号线星波街站、南京至句容城际轨道交通东郊小镇站、古泉站、猿人洞站已分别于2021年6月28日、12月28日开通运营。
十年磨一剑,砺得梅花香。在“十四五”开局之年,轨道公司用实际行动跑出了城建铁军的“加速度”,向社会各界交出了亮眼答卷。2022年,城建轨道人将继续用不怕苦、不怕累的铁军精神回应每一份信任,为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