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夏末秋初的城市绿心森林公园,远远便看到在三大建筑间有块地面已悄然隆起,如同破土“种子”般正加速“萌发”。再走近些,这枚生命之“种”泛着钢铁的颜色,一根根钢筋编织起来,用叶脉的纹理构成了地铁北京大剧院站独特的穹顶。
由轨道建设公司承施的三大建筑配套交通项目,俯视如同“绿心之眼”般的北京大剧院站钢结构已于近日完工通过验收。预计9月初该项目将展开幕墙铺设工作,11月即可实现外立面亮相。
地铁双线联通三大建筑地下空间
走进施工现场,车站外三个下沉广场式的出入口已基本完成,环形阶梯如同植物根茎的切面,在工人汗水的浇灌下,这枚“种子”已悄然发芽,向四周开枝蔓叶。“我们在地面预留了5个出口,地下还有4个,可与三大建筑地下空间实现直通共享。”项目经理张鹏飞介绍,三大建筑呈C型布局,北京大剧院站位于区域中心,恰好承担着区域流通节点的任务。
车站穹顶层层延展,屋盖与室内形态呈不规则圆形,与周围建筑和景观山体融为一体,凸显出“种子”的设计理念。这枚“种子”的“萌发”,不仅串联起了三大建筑,更将衔接多层级交通网络,锚固通州西站及副中心枢纽建设,让周边地区和副中心迸发充沛活力。
北京大剧院站施工的顺利推进,为三大建筑地面景观施工创造了良好条件,保障了通向三大建筑及共享配套设施的公共交通路线。根据规划,在大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的三馆围合汇聚处,便是三大建筑共享的地下配套设施项目,总建筑规模约30万平方米,共有2层。作为三大建筑及城市绿心森林公园的配套设施和功能补充,该项目集购物消费、餐饮服务、文创交流、亲子娱乐、共享停车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可满足市民一站式购物服务需求,将改善本区域商业基础薄弱、配套服务匮乏的状况。未来这里有望成为副中心消费服务的新高地和潮流汇聚的“网红打卡地”。
目前,三大建筑均全面进入内部精装修阶段,年底有望投入使用。北京大剧院站将在三大建筑运行后发挥城市服务功能,与三大建筑形成功能互补,在承担交通节点任务的同时,成为流入绿心森林公园的“活水源头”,持续向内注入活力。
据悉,这座车站为地下两层双岛四线同台换乘站。未来市民可乘坐M101或M104地铁线抵达车站,从地面的葱郁风景中走向三大建筑,或经由地下共享配套设施从地下直接进入三大建筑内部参观游览,且平均步行距离只有数百米。
2000吨钢筋“花篮”撑起车站骨架
站在未来的车站大门前,从下而上升起的花篮状钢结构支撑柱在头顶绽放,化为覆盖整个车站的钢铁骨架,像一株自地底生长而出的巨树。花篮柱由12根深埋进混凝土结构里的钢柱支撑,根基格外稳固。
不仅如此,在“花篮”两侧各有一座巨大的拱门。“你面前的拱门大概17米高,建成后会有三部扶梯从中穿过,旅客经过‘花篮’下到站厅层,即可前往站台层或进入地下共享配套设施。”项目总工薛元新说,从地上进入车站的旅客经过“花篮”时可抬头领略车站玻璃穹顶的梦幻景色。从地铁站登上地面的旅客,还能直接从出口看到不远处的三大建筑。
走进站厅层,建设者们正在搬运着建材。站厅的地面平整,看不到建筑堆料,预留出的扶梯口正等待着最后的安装。
北京大剧院站的建筑主体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地面以上为钢结构,目前已全面完工。其钢结构顶部为大跨结构,采用“双向错层交叉网格+中心落地花篮柱支撑+周圈辅助支撑”体系,弦支穹顶最大跨度为45米,整个钢屋盖面积约为9400平方米,总用钢量超过2000吨。
目前,车站正在与三大建筑同步进行管线与绿化等施工。在9月这里将开始进行玻璃幕墙安装。据介绍,玻璃幕墙安装在钢结构上,落成后的屋盖将犹如沿着中心落地花篮柱向上盛开的花朵。这朵花的中心将完全采用玻璃穹顶,以保障站内采光。其向四周扩展的外挑结构部分则会采用“玻璃+铝板”的混合搭配,在美观之余适当减少阳光直射,更有利于调节站内温度。
毫米级精准施工化解钢结构难题
从站厅层向上看去,钢结构在天空形成的网格看似相近实则不同。一道道带有弧度的钢筋(钢管)相互衔接,勾勒出的轮廓“个性十足”。
这里的每根钢构件都不相同,之后要安装的玻璃幕墙也是如此,每块玻璃的形状都不会一样。例如要把4厘米厚、直径80厘米的钢筋加工出合适的弧度绝不简单。北京大剧院车站地上钢结构部分采用空间双曲钢管构件,在施工过程中制作和安装精度有较高要求。纵观整个穹顶的施工,很难找到两处一致的安装规格,可钢结构的对接精度又要保证在毫米级,不能有分毫偏差。
为满足需求,项目团队积极筹划解决方案,在钢结构施工中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等多项技术,在每根构件上张贴二维码,为现场构件导料、构件安装提供准确指导,提高施工精度并减少浪费。与此同时,项目也利用钢结构加工厂预拼装、三维坐标抓取、三维胎架布置等方式,保障了钢构件的顺利加装。此外,项目团队还在施工技法上勇于创新,目前该项目已获得两项实用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