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建人在“鸟巢”再创新的建设速度——仅仅用三个月的有效建设时间就完成了坐落于“鸟巢” 南侧零层的北京奥运博物馆工程主体拆改建施工任务。2012年新年伊始,极富纪念与教育意义的北京奥运博物馆在主体完工并紧张布展后,进入北京市文物局内部系统观摩阶段,正式对外开放指日可待。举世瞩目的北京奥林匹克核心区文化设施群又添靓丽的一笔。
积极突破工程设计瓶颈
北京奥运博物馆总建筑面积34521平方米,本次完工即将开放的主体部分建筑面积为26000余平方米。据介绍,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建设,是对奥运主体设施再利用的一次有效探索,它不仅是爱国主义教育的新辟基地,更是展现和传播奥林匹克文化、弘扬和宣传奥林匹克精神的重要场所。作为大型专题性博物馆,北京奥运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涉及北京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三个方面的各类遗产 。
2010年5月,工程总承包部“鸟巢”工程后期维护项目团队光荣地担负起北京奥运博物馆工程的建设任务。他们在奥运博物馆拆改建施工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在于,一方面工期后门关死——业主方面要求“2011年年底主体必须完工并完成布展”;另一方面在拆除施工到位后,改建项目的设计进度与施工进度不能匹配,而且某些图纸的设计深度不能满足施工需要。
一味的等待只能增加工期的压力。奥运博物馆项目团队积极发扬“奥运精神”,迎难而上,变被动为主动。其一,测量现场细致到每一根柱、梁,并查阅国家体育场的竣工档案,把这些数据和信息反馈给设计人员,使他们能及时掌握实际情况与图纸的差距,提高工作效率。其二,组织各专业分包单位对初步设计进行深化,经设计人员签认后实施,先后完成了拆除加固、钢结构、门厅玻璃幕墙、防火隔声系统、预制叠合板的深化设计方案和深化设计图纸。其三,加强与各专业设计人员的沟通,提前掌握设计意图,按图纸不同设计阶段组织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为施工资源的准备与组织进场创造条件。通过发挥各专业潜能,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奥运博物馆工程于2011年10月18日主要施工图纸基本到位。
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
奥运博物馆工程专业齐备,参施单位多达56家。风、水、电系统新旧交替,各工种交叉作业,为保证施工有序进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在施工之初,奥运博物馆总包项目团队就制定了22项规章制度、工作程序和管理办法,做到全方位覆盖,对每一个进场的队伍做到管理目标、管理要求高度统一。在规范施工过程管理的前提下,该项目充分发挥各分包参施单位的能动性,实行分级管理,责任到人,并严格按设计要求及质量验收规范检验每一种进场物资、机具、设备,严格验收每一道工序。
面对紧迫的工期要求,奥运博物馆总包项目团队取消了一切节假日休息,积极发扬“白加黑、五加二”的精神连续奋战。合理安排施工顺序,统筹组织施工资源,项目精心编制了总进度计划、分部工程进度计划、物资设备采购进场进度计划和设备安装调试进度计划等等,详细到每一道工序、每一个工作面。在实施中,通过现场巡视、要求各分包每天报送《施工日志》、向管理单位进行《每日一报》,每周的工程例会等手段及时掌握施工动态,根据现场变化对计划进行调整,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先后完成加层结构、序厅及开闭幕式厅钢结构;机电设备安装;装饰装修、展品陈设布置、门厅幕墙及室外石材的铺设等多项分项工程。
切实将“鸟巢无小事”贯彻到位
在奥运博物馆项目整个施工期内,“鸟巢”不仅正常对外开放,而且还举办一些国内、国际性的大型活动。“鸟巢无小事”,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场地狭小,交通限制多,安保要求严,给正常施工带来很多困难,对奥运博物馆工程的施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确保施工期间“鸟巢”正常运营,澳运博物馆项目团队在施工中,切实加强对与体育场相关的设备设施的保护,对通过的道路进行防护;设立5个固定岗,加强保安措施;设置8台排风设备,组织专人不间断洒水,解决博物馆施工产生的灰尘,并将噪声大的项目安排在夜间施工。对奥林匹克中心区管委会提出的各项要求做到严格执行,遵守出入制度;保证运输车辆不乱停、不遗撒;不乱丢垃圾,保持道路清洁等。
据悉,北京奥运博物馆主体开放试运行在即,北京市文物局领导称赞说“北京城建是能够打硬仗的队伍,不愧是奥运工程锻造的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