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北京市首例片区化的央产小区原拆原建城市更新项目——由集团开发公司作为实施主体运作的中关村东区改造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关村东区迎来崭新篇章。现场机器轰鸣、人声鼎沸,居民们难掩心中的喜悦。
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裴宏伟,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市住建委、海淀区委区政府,中关村街道相关负责人及海淀区相关委办局领导,开发公司主要负责人共同对项目进行调研并慰问。
中关村东区20世纪50年代伴随中国科学院诞生在这片热土上,至今已有70年历史。中关村东区位于中关村大街与北四环交叉口东侧,南、北两区隔北四环路相望,南区为科春、科育两个社区,北区为最早建设的科源社区。中关村东区总占地面积约34.11公顷,共有103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约31.16万平方米,现有住户5542户。这里的住宅楼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基础设施老化、房屋安全隐患、社区配套不足等问题接踵而来,居民生活多有不便。
自2021年初以来,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政府三方多次联合召开中关村东区改造专题会议,明确了“政府牵头主导、院所积极配合”的工作原则,由集团开发公司作为项目实施主体,改造资金由中央财政补助、产权单位出资、社会资本出资、居民出资等多种方式解决,共同推进中关村东区改造。本次改造在北京市减量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以全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为依据,遵循区域总量平衡、户数不增加的基本原则,以排除居住危险和安全隐患、推进城市有机更新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改善居民居住条件。
本次先行启动A组团改造工作,涉及科源社区3号楼、8号楼、16号楼、17号楼、20号楼、29号楼、甲七北小二楼等7栋楼,现状建筑规模约2.2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建筑规模约1.37万平方米,涉及474户。A组团改建后,将新建3栋住宅、2栋配套公建。新房将延续并采用中关村东区目前的建筑风格和元素,还将完善社区用房、物业用房等非经营性配套用房,补足社区服务短板,并增加地下停车空间。“今天开工,大家都特别兴奋。”科源社区居民李阿姨的房子被列入改造计划,她一直以自己是“老中关村人”为骄傲,“但房龄越来越大,水管、电路老化严重,我们盼改造盼了很多年。2023年,中关村东区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启动,我们非常高兴。这一年来,我们耳闻目睹了东区工作组宣讲政策、征询意见、推进工作,信心更加坚定。今天终于开工了,这次可是向美好生活又迈出了一大步。”
作为目前北京市改造体量最大的成片区央产房改造的试点项目,中关村东区改造项目也是《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出台后第一个成片区改造项目,承担着探索“升级版”危旧楼改造模式、引领减量刚性约束下城市有机高效更新的重要使命。A组团作为中关村东区改造整体项目的先行试点,其经验和模式对于持续压茬推进中关村东区改造和类似老旧小区改造意义重大。
在后续的工作中,集团将继续与政府、科研院所、居民、社会资本等多元主体紧密配合,发挥全产业链优势,切实回应并解决科技工作者的“急难愁盼”,推进央地协同推动城市更新的生动实践,争取为城市更新和央产老旧小区改造提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改善城市人居环境,共建幸福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