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优秀文化 培育优良作风 促进和谐发展”
2012年全员主题教育授课提纲之一
按照集团公司党委的要求,我们2012年全员主题教育的主题是“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优良作风、促进和谐发展”。我们将通过形势教育、任务动员,进一步集中心智,凝聚力量,为集团持续健康稳定发展营造思想基础和全员的认知水平。
在集团2012年工作务虚会上,与会同志在讨论中都提到,集团经营额首次突破500亿,市场营销额也突破600亿,集团在2011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这种形势之下,集团要想谋求更大发展,除了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企业总体运行质量外,最主要的就是要进一步培育和弘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全体员工特别是领导人员中培育优良作风,用优秀的文化和优良的作风来驱动生产力的发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先进的文化力来驱动生产力。这一点,在两级领导班子中已经形成了共识。
近30年来,经过几代城建人的不懈求索,集团形成了军旅文化和校园文化相结合的独特的企业文化,当前形势下,必须认真剖析文化要素,在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大力弘扬优秀文化,在全集团营造良好风气,培育优良作风,真正把文化力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一、 十七届六中全会主要精神
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十七届六中全会(以下简称“全会”)在北京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同志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李长春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这是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重要阶段召开的重要会议。
(一)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重要意义
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充分体现了我们党文化上的高度自觉与自信和政治上的远见卓识,是推进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胡锦涛总书记在全会上作的重要讲话,就贯彻落实全会精神、做好当前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促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自觉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于落实“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战略任务,推动首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中心;对于实现集团新发展规划发展目标,弘扬企业文化、营造良好风气、培育优良作风,促进企业持续健康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全会《决定》的精神实质
胡锦涛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会通过的《决定》,深刻阐明了新形势下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思想,能够保证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决定》指出,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改革开放。这“五个坚持”,指明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根本指导思想、根本性质、根本目的、根本要求和根本动力,是我们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本遵循。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前进目标,能够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决定》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措施,能够确保各项举措落实到位。《决定》指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
二、 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把握的几个核心内容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任何一个社会都会出于自己的需要,提出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古代,先秦典籍《管子•牧民》就提出过“国之四维,一维绝则倾,二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后来,“礼义廉耻,国之四维”之说融入儒家礼教思想之中,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
从2002年10月开始,中央电视台每年推出的“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在社会上均引起强烈反响。从人民公仆郑培民、航天英雄杨利伟、独臂英雄丁晓兵、爱心歌手丛飞,到乡邮递员王顺友、好军医华益慰、自立自强的优秀大学生洪战辉、70多年前参加长征的红军群体等,虽然他们的身份不同,经历不同,但他们的故事都让人热泪盈眶,震撼人们的心灵。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理想,一种信念,一种精神,一种力量,他们以自己的行动从不同角度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真谛。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关注。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6•25”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
(二) 北京精神和企业文化
经过一年多的提炼和290多万群众投票评选,由“爱国、创新、包容、厚德”为内容的“北京精神”表述语已正式向社会发布。“爱国、创新、包容、厚德”是一个有机整体,充分体现了城市精神与核心价值的相互协调、城市共性与北京个性的相互兼容、历史底蕴与未来取向的相互统一、城市特色与市民气质的相互融合,反映了北京特有的文化品位和首善特质。
爱国是北京精神的核心,创新是北京精神的精髓,包容是北京精神的特征,厚德是北京精神的品质。北京精神是首都人民长期发展建设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体现了首都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首都群众的精神文化追求。北京精神的内涵与集团企业文化的内涵,实质上是一致的,我们弘扬优秀企业文化,本质上就是践行北京精神。
核心:爱国
是北京城市精神最深刻、最显著的特征,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它体现了北京市民所具有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讲政治、顾大局、树正气、重奉献的时代精神,展现了北京时刻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心系国家发展、勇担时代使命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爱国”体现到企业职工身上,就具体化为“爱企”,体现为个人对企业的尊敬与热爱。对于职工来说,爱国就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企业规章制度,就是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做到爱岗敬业,把个人的发展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相连,完全融入到企业的建设发展中来。
精髓:创新
即突破常规、推陈出新。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是城市活力之源,它体现了北京积极进取、追求进步的精神状态。近年来,北京在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城市建设、社会管理等方面取得的成效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创新精神。建设世界城市,北京仍将以创新赢得机遇和未来。
集团发展到今天,创新已成为企业文化的主要内涵之一,是企业发展的不竭源泉。为了实现经济利益,企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必须转变;为了消灭两个亏损,企业和项目管理模式必须创新;为了提升品牌影响力,技术质量管理必须创新;为了保证职工身心健康,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创新;为了增强凝聚力和战略力,党建工作必须创新,创新才能赢得企业的机遇和未来。
特征:包容
即宽容、容纳。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壮大的漫长过程中,北京以自己宽广的胸怀和开放的心态吸引、融合着各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古典的、现代的,民族的、世界的,京腔京韵的、五湖四海的在今天的北京都有其展示的舞台;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人,都能在北京寻找到发展的机会。
“包容”对于企业而言,就是要让每位职工都能在企业里找到自己的位置,能够为每位员工提供适合自己发展的平台。在发展过程中,企业由于受各种条件限制,不可能对每位职工的利益都能照顾得面面俱到,总会有个别人的部分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这时就要求职工做到对企业的理解和宽容。当个人利益因客观原因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时,不应该怨天尤人,动辄集体上访和非正常访,给企业正常经营生产造成阻碍,造成两败俱伤结局。
品质:厚德
源自《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50年的建都史不仅赋予了北京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培育了北京市民胸怀坦荡、文明有礼的优秀品质,孕育了这座城市德泽育人、容载万物的独特城市品格。在建设世界城市过程中,北京也必将继续弘扬传统美德,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友爱、奉献、互助的人文精神,不断彰显人文关怀的内在品质。
面对社会上道德流失的现状,作为普通公民的企业员工,无论何时都应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线,不能盲从于社会洪流。对于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领导来说,责任胜于能力。责任就是作风,责任也是道德。他应该时刻把企业和职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从不把个人的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努力保持本企业风清气正。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职工利益,得到职工群众的拥护,企业才能长远发展。
(三)城建集团企业文化的内涵
城建集团具有与其它企业不同的企业品质,“军旅文化”和“校园文化”有机融合,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城建文化。
“同心图治、唯实创新、追求卓越”是我们的企业精神;
“重信兴利、服务社会”是我们的企业宗旨;
“有一必争、有旗必夺”是我们的团队作风;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特别能战斗、特别能经营、特别能管理”是北京城建集团的团队品格。
三、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优良作风的现实意义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在郑州采访一起征地纠纷时,郑州市城市规划局副局长斥之为“管闲事”,并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此话一经传出,当即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非议,副局长也因此而免职。众所周知,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可为什么在这位副局长眼里,党和百姓却成了对立的双方?这是什么逻辑?
在2012年工作务虚会上,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徐贱云在讲话中提到企业作风建设时有一段讲话,意味深长。他指出:“关于国有企业风气建设或者作风建设,我认为,一个企业的风气好坏是由这个企业的领导班子决定的,而班子风气好坏是由主要领导董事长、书记、总经理决定的。班子好了,主要领导作风好了,企业也能够在两三年或者三四年内把风气变好;班子不好了,主要领导有别的想法了,不为集体、或者不为职工着想了,变成自己赚自己的钱,发自己的财,就做不到协调发展、和谐稳定。如果像去年、前年一些被抓起来的人那样做的话,或者没他们做得那么过分,只是把自己的利益、把亲属的利益,把关系户的利益放在全体职工利益前面,就不是好班子、好领导。反之,能在符合党纪国法的前提下,把单位的利益、职工的利益放在自身利益的前面,我觉得这样的班子就是风气好的班子,这个主要领导就是好领导。这就是德,然后才是能力。今天来的都是主要领导,咱们自己来分析分析咱们自己这个班子或者咱们自己这个单位的风气是好还是不好?再分析分析自己,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通过班子的努力把本单位的风气带好?风气好了这个企业就能够搞好,就容易搞好。我认为,城建集团需要培养良好的风气,我们的队伍总体来讲风气是不错的,要不然就不会取得那么大的成绩,可是这并不代表每个二级单位风气都是同样好。或者在风气比较好的二级单位里也不是每个项目经理部、每个分公司都是风气那么好。我们的风气肯定有好有坏,咱们怎么把风气往高提升,也来个高端化。这样的话自己做人做事就都成功了”。
集团公司主要领导之所以在集团建设发展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强调文化建设、作风建设,是因为我们企业已经踏上了一个新的起跑线上。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团结奋斗、协调发展、繁荣稳定”的发展理念,调整资本结构、提高融资能力、转变增长方式、完善产业布局,实现工程承包高端化、地产开发高效化、设计咨询规模化,打造主业强大、管理科学、协调发展、繁荣稳定的企业集团,推进企业持续、健康、和谐、稳定发展,需要我们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优良作风,打造企业全员共同的思想根基和文化积淀,是历史赋予的神圣的使命,是一个能否把一个优秀品质的企业锻造出来的现实要求。
四、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优良作风,首先要求企业全员加强修养
企业员工的个人修养,是指用企业文化特性来规范自己的言行,达到自觉自愿履行的程度,即要有理想追求、思想觉悟、组织观念,必备的文化技能和道德情操。个人修养是一个用企业共同的价值观来改变自我的长期不间断的过程:既是一个不断克服人性弱点如私心、惰性、虚荣心、嫉妒心、报复心的痛苦过程;又是一个不断克服不正确的思想、不健康的情趣、不道德的行为、不文明的习惯的漫长过程;也是一个批判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成长过程。
孟子说:“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唐代文学家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分析秦王朝覆亡的原因时认为:“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也与加强个人修养和弘扬优良作风所揭示的道理相一致的。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党性是作风的内在依据,作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党性纯洁则作风端正,党性不纯则作风不正。“物必自腐而后虫生”。我们一些优秀干部,面对诱惑不为所动,根本是源于党性的坚定;然而一些腐败分子,在诱惑面前趋之若鹜,根子是由于党性的丧失。
我们党始终把党性党风问题作为党的生死存亡的头等大事来抓。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在革命战争年代紧紧抓住“革命”的时代脉搏,加强以“奋斗”为主题的党性修养,通过延安整风运动,开创了我党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共产党员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的新途径,达到了全党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保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恢复和发扬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集中解决党内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的问题,取得了改革开放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针对当时党的作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开展了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三讲”活动,着力解决党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取得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成就。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大力推进以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重申“两个务必”,对领导干部提出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三为民”要求,先后在全党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并提出了“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新局面。
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先后三次在中央纪委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论述作风问题:2004年1月12日,胡锦涛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强调,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谈了作风建设“点”的问题。2007年1月9日,在中央纪委七次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谈了作风建设“面”的问题。2009年1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领导干部党性修养,使各级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以优良的作风带领广大党员、群众迎难而上、锐意改革、共克时艰,指出了作风建设“根”的问题。
总体上看,我们企业员工修养和作风是好的,但也要看到,个别人身上也存在修养不实、作风不正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是怕担当。怕担责任、怕担风险,一谈工作就要人、要钱,对上级的决策部署能推则推,能顶则顶,能拖则拖,实在不能推脱的则应付了事,执行不力的问题依然突出。二是作风不实。作风漂浮,工作疲沓,无激情、无热情,摆资历、熬资格,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对工作要求不高,满足于不出事、一般化,对职级、待遇却格外奢求,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又琢磨下一次升迁。三是在个别管理人员中存在为政不廉的现象。以权谋私、办事不公、拿原则送人情、做交易,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以上这些现象,不是说每个单位、每个人都有,但大家一定要端正态度,根据现象找问题,对照问题找差距,看自己身上是不是有这些倾向和苗头,每个单位、每名职工都要认真反思,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优良作风,各级管理人员要“端正四种观念、克服四种心理、处理好四个关系”。
现在,在我们企业,大约占企业全员总数70%以上的人都进入了管理岗位,在有些企业这种比例会更高一些,企业的人员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同志从生产一线进入各级管理岗位,挂“盒子炮”的越老越多。客观形势对企业各级管理岗位的同志要求更严格。工作在管理岗位,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企业或所在基层单位的形象,有时影响十分重大。特别是在品行修养和作风建设上,上至企业管理者,下到工班长能不能带好头,起着十分重要的示范和导向作用。对于各级各类管理人员来讲,弘扬优秀文化、培育优良作风,应该做到“端正四种观念、克服四种心理、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端正四种观念,即端正义利观、苦乐观、财产观和是非荣辱观。
一要端正“义利观”。孔夫子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强化国家至上,职工利益至上的观念。不能为一己私利,出卖国家和企业利益,更不能为谋取蝇头小利,出卖人格和灵魂。具体一点讲,要处理好“名”和“利”的关系。“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我们要十分珍惜名声,对有损个人形象和企业形象的事绝不能干。要处理好“公”和“私”的关系。应当坚持公私分明,界线清楚。公款、公物只能用来为工作服务。要保护好公共财产,维护好公共利益。有人说:大公无私为圣人,公而忘私为贤人,先公后私为善人,先人后己为良人,公私兼顾为常人,损公肥私为罪人。我们要达到圣人、贤人的标准较难,但要争取成为善人和良人,千万不能成为罪人。
二要端正“苦乐观”。西方哲学家博洛尔说:“简朴和适度的饮食,一种正常的生活和庄重节制,这是防止政治腐败最好的防腐剂。”腐败的原因,与疯狂纵欲和奢侈浪费的习性以及追求过度娱乐的冲动密不可分。与社会上有钱人比,与某些特权部门和垄断行业比,我们的确清苦、辛苦、艰苦一点,但与普通民众比,与同龄人中的下岗职工、打工者、农民比,我们的日子比他们要好过得多。最起码,我们的工作、身份等还是社会向往、年轻人心仪的。所谓苦,也就是工作压力大一点,余钱剩米少一点。因此,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的美德,少索取、多奉献,少攀比、多节约,少比待遇、多比工作,靠我们的双手创造更大的幸福。
三要端正“财产观”。我们的合法收入和财产虽然不多,但维持我们过一个体面的日子还是够的。民族英雄林则徐看得很透彻,他说过一段千古名句是:“子孙若如我,留钱作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作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财产的多少与幸福指数没有直接关系。有吃有穿、积蓄无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民与那些整天为保值增值而大伤脑筋、寝食难安的有钱人相比,幸福指数可能要高。有人说,收入、教育和婚姻状况都与快乐无关。比利时有本叫《老人》的杂志,对60岁以上老人开展了一次“你最后悔什么”的专题调查,结果是70%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努力不够,以至事业无成;67%的老人后悔年轻时选择了错误的职业;63%的老人后悔对子女教育不够或方法不当;58%的老人后悔锻炼身体不够;56%的老人后悔对伴侣不够忠诚;47%的老人后悔对双亲尽孝不够;41%的老人后悔选择错了终身伴侣;36%的老人后悔未能周游世界;32%的老人后悔一生过得平淡;只有11%的老人后悔没有赚到更多的金钱。可见,钱的多少并不是决定一生幸福的决定性因素。
四要端正“是非荣辱观”。受法制完备程度、执法到位情况、核心价值健全状况等因素影响,难免会出现是非颠倒、黑白混淆、荣辱错位的现象。比如说,把遵纪守法、真抓实干说成是老实无能;把“闯红灯”、“踩红线”看成是思想解放,敢闯敢冒;把学雷锋、做好事说成是傻冒儿;把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说成是不合时宜的土气、小气;把巧立名目、侵占国家和人民利益说成是有本事、有门路;把遵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说成是遗老遗少、封建头脑,等等。但我们要坚信这不是社会的主旋律。我们对此应保持一份清醒,不能见钱眼开,无所不取;必须遵纪守法,不能毫无顾忌、无所不为。应坚持一份执着,确保政治上的坚定性,思想上的纯洁性,道德上的自律性,行为上的先进性,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对于各级管理人员,我们要强化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两会”上提出的“八荣八耻”观,落实好2007年1月胡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提出的形成“八个方面”良好风气的要求,常修“七慎”之德,即慎始、慎微、慎欲、慎好、慎权、慎独、慎终。常炼“四自”之道,即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总之,结论是两条:一条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另一条是“知足常乐,知止不耻”。止就是不走邪线、不踩底线、不触红线。
(二)克服四种心理,即克服满足心理、攀比心理、贪占心理和侥幸心理。
一要克服满足心理。目前,个别同志存在满足心理,主要表现为工作标准不高,自以为是,稍有成绩便沾沾自喜;在世界观改造上不求进取,固步自封,自己觉得先进,其实所作所为比群众先进不了多少,甚至落后于一般群众。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是没有真正理解个人品德修养和弘扬企业优良作风的具体含义;二是不能正确估价自己,存在骄傲自满情绪。这是产生满足心理的最根本原因,也是导致自己蜕变的危险信号。作为一名管理人员,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对自身的要求,要自觉克服满足心理,始终以昂扬的斗志,永不懈怠的作风,拼搏进取的精神投身工作,改造自我,与时俱进,努力做到在思想上先人一步,工作上身体力行,作风上率先垂范,充分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要克服攀比心理。我们提倡在工作上、事业上竞争,但是,我们不提倡在个人生活上、待遇上、职务上进行攀比。我们不能和所谓的有钱人比有多少钱、多少房产、多少积蓄,也不比奢侈的生活,因为这样的攀比出贪欲、出腐败。而是比谁更有文化知识,谁的子女更发奋,谁的日子过得更轻松自在,谁的社会舆论、公众形象更好些。有的人在廉洁上出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类盲目攀比并蜕变的结果。有的人受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影响,在占有和享受上与西方的物质生活攀比,导致个人主义恶性膨胀;有的看到社会上一些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暴富,认为自己的能力并不比他们差,于是就不择手段地敛财捞钱,材料员可能重复计料,预算员可能多计报量,有的给一条烟可能就让集体蒙受千元、万元的损失。还有的人觉得别人能捞,自己不捞实在吃亏,便不失时机地捞取好处。这些人正是由于在物质与享受上盲目攀比,抱着不捞白不捞的错误思想,因而在钱、色欲望的驱使下,以身试法,最终成为钱、色的俘虏,这方面的事例应该是屡见不鲜的。可见,攀比就会心理失衡,引起观念的变化,造成思想大堤的溃决,我们应引以为戒。
三要克服贪占心理。欲望是人的一种本能,凡人都有七情六欲。人的欲望具有两面性,正常的欲望是社会前进的动力,放纵的欲望则可能毁灭人,毁灭社会。我们有的人之所以在权钱色等的诱惑下落马,究其根源,就是在欲望面前把握不住自己,为欲所困、为欲所害。所以说,贪欲是一切腐败之源,追求私欲的满足是腐败行为的原动力。现实生活中,群众最为憎恨的就是贪官污吏。在改革开放和发展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中,“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不是万能的。”世间有好多东西是金钱买不到的,例如钱可以买到表面的“服从”,但买不到内心的“忠诚”;钱可以买到虚假的“谄媚”,但买不到由衷的“尊敬”;钱可以买到耀眼的“珠宝”,但买不到心灵的“美丽”;钱可以买到暂时的“色相”,但买不到纯洁的“爱情”;钱可以买到众多的“书籍”,但买不到人们的“智慧”;钱可以买到廉价的“虚名”,但买不到真正的“学问”。为什么大多数职工能经得起考验,做到廉洁奉公、两袖清风,而个别人却走上了贪污受贿、违法犯罪的道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大量事实证明,几乎所有的腐败分子都有不同程度的贪占心理。当金钱和物质摆在他们面前的时候,或当方便条件具备了的时候,这些人的贪欲就会占上风,就会见钱眼开,见利忘义,贪得无厌,甚至巧取豪夺。因此,我们要坚持为政清廉,就必须从主观上克服贪欲。
四要克服侥幸心理。所谓侥幸心理,就是面对一件恶事丑事,相信由于种种偶然的原因而得以蒙混过关或免去灾害的一种心理活动。沈阳市原常务副市长马向东在南京受审前写下的悔过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由于存在侥幸心理,认为给自己送钱的人绝大多数是下属干部和朋友,不会出卖自己;自己虽然凭借职务和地位便利受贿,但对他人请托的事情属于政策允许的范围内才帮忙办理的,因此,我的问题不容易暴露。正因为自己的贪心和侥幸心理,使我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其实,许多腐败分子被绳之以法后都有这样相同的忏悔。总认为自己做事一向比较精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别人不会知道,给人做了事,收点钱是不会败露的。但最终所有丑行都一一昭然于世。原因何在?“莫伸手,伸手必被捉”,这是万古不变的铁律。侥幸心理虽然能够使人在某一件事情上蒙混过关,带来一时的“心满意足”,但决不可能给人带来永久的安宁和幸福。侥幸心理是驱使人走向毁灭的精神鸦片,很容易使人“上瘾”,上瘾后就使人忘乎所以,以致最终走进坟墓。它有两个致命“弱点”:一是暂时性。它可以狡猾地躲过“一万”,却难以躲过“万一”;能够逃过今天,但逃不过明天。二是不安全感。因为侥幸心理驱使人干的毕竟是违法乱纪的事情,即使一时得逞,也难保终身太平。
(三)处理好四个关系,即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权力与责任、做“官”与做事、自律与他律的关系。
一要处理好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改革开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变革,新事物不断涌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势必要涉及各种利益调整、利益分化以及利益分配等诸多矛盾,也同时会影响到我们当中每一个成员的个人利益。只有更注重集体利益,人们的个人利益才能最好的得到实现;没有集体利益的实现,个人利益的实现只是一句空话。所以,我们必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要更加自觉地顾全大局,带头处理好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把个人利益的实现与集体利益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
二是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中国古代官员是皇帝任命的,只对“万岁爷”负责。但《中庸》也说:地位在上,不凌辱下。我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地位和职务只是我们脚下的台阶,并非自己的高度,因此我们必须对人民负责。权力就是责任,有一份权力就有一份责任;权力越大,职务越高,责任就越大,我们每一个员工都不能只看到手中掌握的那些权力,而轻视或忘掉责任。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权力是企业和职工赋予的,权力是用来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在权力面前,每个党员干部都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严于律己,审慎用权,尽职尽责地为职工群众服务;或者放纵自己,滥用职权,为个人牟取私利。如果我们得到了权力却不履行职责,甚至滥用权力以牟取私利,那就玷污了权力,变异了权力,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职工群众服务的义务和责任,而没有利用职权和职务之便牟取任何私利的特权。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始终把职工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行使权力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三是对于企业各级领导人员来讲,要处理好“做官”与做事的关系。“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领导就是服务,要想事、干事、懂事。首先,要想事。康熙时代,治理黄河的老臣靳辅因与皇上看法不一被贬。后来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又召他回来。他上书说:“我已70岁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康熙说:“我知道你老了,我是用你的心,不是用你的力。”可见想事的境界即为用心。想事,要从博求新知开始。当今时代,人类知识每20个月会增加一倍。我们一定要勤读书、善读书、读好书,并结合本职工作进行思考,从而有所心得、有所感悟。想事,要从调查研究入手。日本明治维新前夕,政府派出48人的使节团,赴欧美12国进行长达20个月的考察,开启了变革图强的征程;我国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同志赴美国、日本、新加坡访问,勾画了民族复兴的蓝图。我们要深入调查研究,致力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难题。想事,要从岗位职责出发。要着眼更好地履行自身职能,用辩证的思维分析生机与危机,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优势与劣势,做到经验早总结、问题早发现、措施早落实,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闪光的业绩。其次,要干事。要干出有水平的事。干任何一项工作,都要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干则已,干就干好。一位著名举重运动员说:“我举得起打破世界纪录的杠铃,但我举不起平时的汗水。”也就是说,干事是需要付出的。标准越高,付出越多。要干出有特点的事。有特点才有创造,有特点才能吸引眼球。第三,要懂事。懂事,就是要识大体、顾大局,既要有自知之明,又要有知人之明。互相团结是懂事的最好体现。大家在一起共事,是一种缘分。要珍惜这种共事的缘分,多一点谦让,多一点宽容,多一点沟通,做一个受人尊重、受人欢迎的人。互相帮助是懂事的最优方法。助人成功,是最大的成功。同事之间,学习上互相帮助,工作上互相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就会弹奏出和谐华美的乐章。互相欣赏是懂事的最高境界。欣赏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下属做出了成绩,恰如其分地表扬一下;同事获得了奖励,客观得体地祝贺一下;领导付出了心血,轻声静语地钦佩一下。没有付出任何成本,你就收获了信任,而别人则收获了自信。这就是做人的成功,这就是相处的奥妙。
四是处理好自律与他律的关系。这是辩证统一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自律是内因的结果,主要靠道德约束和个人修养;他律是靠外力约束,主要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和各种形式的监督。
最后,衷心希望大家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站得住、立得牢、行得正。在此,我用三句话与大家共勉:第一句话是从基础工作抓起。弘扬城建集团“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特别能经营、特别能管理”的团队品格,不为名所缚,不为物所累,不为利所惑,不为色所诱,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平。第二句话是从基本要求做起。严格按照企业对各位岗位基本要求,为企业的建设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第三句话是从基准水平奋起。坚持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标准,进一步拉高人生标杆,为企业建设发展、为我们富足美好的生活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优秀文化和优良作风既能给人带来激情和温暖,也能让人保持高洁和冷静。让我们每位员工共同弘扬好优秀文化,培育好优良作风,促进企业的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