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信息公开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时间:2025-07-16
【 字体:

2024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发展形势和改革任务,集团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和市国资委决策部署,聚焦主责主业,全力以赴优体系、拓市场、抓改革、提管理、强党建,实现了稳中有为、进中提质,发展动能更加强劲,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坚定有力。

一、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与首都发展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重大保障任务出色完成。新中国成立75周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等系列重大活动圆满保障,北京服贸会等系列重大保障工程顺利收尾,李强总理出席见证集团承建的老挝玛霍索综合医院、瓜达尔新国际机场竣工仪式,城建担当在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中不断彰显。

——重大项目全面高效履约。26项北京市“3个100”重点工程按期竣工。香港机场等8大在建机场高效推进,安贞医院通州院区、积水潭医院回龙观院区等4大医院建成投用,安定循环经济园等6项生态环保工程按期竣工,城市副中心站综合交通枢纽等5大枢纽工程快速推进,北京12号线、昌平线南延一期等4条轨道交通开通运营,房山、门头沟60项灾后重建系列任务高质量完成。全产业链融入城市更新领域,南中轴国际文化科技园二期开园,滨河里项目获评城市更新优秀案例,中关村东区改造正式开工。

——防汛抢险使命必达。落实“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防汛要求,35年来抢险大队始终践行“为政府分担,为百姓解难”的宗旨。2024年圆满完成值守备勤165天、预警备勤92次,完成汛期保障107天,累计抽排水量14.5万立方,处置各类险情16处,成功举办北京市应急救援队伍大练兵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成立两级融媒体中心,主流媒体报道5000篇次,集团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举办第八届企业文化周活动,新增“首都文明单位”4家,获评全国或首都“学习之星”4人、“国企楷模·北京榜样”1人。

——企业影响力持续提升。4项关键技术入选市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清单。荣获詹天佑奖8项、省部级以上奖项135项,创奖创优数量持续引领北京市场。中国企业500强、ENR 全球最大承包商集团排名分别前进6位、1位(第171位,第13位),企业影响力持续攀升。所属城建设计、京城佳业ESG案例分别入选北京市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环境、社会及治理(ESG)蓝皮书。

——绿色安全文明工地创建。创建“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29项,“北京市绿色安全工地”30项,全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工地学习交流项目7项。主持编制北京市地方标准1项,参与修订北京地方标准1项。

二、创新引领不断强化,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创新平台扩容。新增3家市级智能建造平台,入选北京市首批智能建造创新应用场景3项,15项场景入选京津冀国有企业应用场景发布会。重大关键技术研发持续发力,承担国家部委重点创新项目2项,新增国有资本金资助1050万元。13项科技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首例“城市地下空间地质大数据”交易产品签约。标准引领扎实推进,发布主参编标准70项。领军人才不断增长,新增国家卓越工程师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青年北京学者1人。

市国资委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成绩突出。集团成为建筑领域唯一同时承担大跨度空间结构建造技术、地铁车站预制装配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轨道结构装配化建造技术、智能导向捷运系统等4项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的单位,编制了策源地建设和实施方案以及集团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政策支持清单。

三、持续深化国企改革, 企业治理能力持续提升

积极对标世界一流企业,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和价值创造能力提升。2024年,集团结合“十四五”规划中后期经营发展实际,从聚焦主业发展、深耕细分业务角度,编制印发《城建集团新一轮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根据集团发展实际情况分解形成55项改革任务。从把握首都城市战略定位等八个方面,实时梳理国改104项量化指标,全面推进集团改革任务走深走实,治理效能不断提升。市国资委综合评估40家市管企业2023年度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重点任务落实情况,城建集团考核结果为“优秀”。

四、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城建智慧力量

2024年,集团深入贯彻落实市国资委助力全面乡村振兴工作要求,精准聚焦消费、公益、就业帮扶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集体经济薄弱村对接帮扶。

突出消费帮扶。常态化推进消费帮扶工作,采购北京市帮扶地区、北京市消费扶贫产业双创中心的农副产品,通过首采网、823平台订单式采购等多渠道加大低收入地区直采力度。2024年截至9月底,集团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帮扶地区投入金额1106.82万元(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采购金额807.94万元,占采购总金额的80%),其中食堂采购790.57万元,工会采购316.25万元,累计带动99397名低收入人口增收。

聚焦公益帮扶。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协作成效,为受援地区捐赠142.98万元。依托集团援藏干部优势,积极与北京援藏指挥部对接,了解当地公益项目需求,向北京文化发展基金会捐赠70万元,助力北京援藏三十周年展览,用于开展西藏产品消费帮扶、旅游路线开发、西藏干部交流、展示援藏成果等相关工作。组织开展共产党员献爱心捐款活动,城建集团所属30个二级单位党组织万余名党员累计捐款72.98万元。

抓好产业就业帮扶。扎实推进北京援藏公寓及配套服务保障楼项目建设,工程自2023年5月30日开工至今已完成总体施工进度,预计2025年5月交付使用。依托在施工程项目,招收录用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4省区农村劳动人口12568人。持续加大对口帮扶地区农村家庭大学生招收力度,为1名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农村户口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助力集体经济薄弱村增收。集团对口帮扶的密云大城子镇方耳峪、大龙门、程各庄村、西翁庄镇东北智村和怀柔汤河口镇二号沟门村5个集体经济薄弱村已于2024年全面实现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不低于10万元帮扶目标。

五、落实专项行动部署,积极推进疏解整治促提升任务

按照疏解非首都功能战略要求,落实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部署。一是按照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文件要求,积极配合属地政府疏解低端业态、恢复绿地等各项工作,完成模式口基地环境提升任务,拆除还绿面积28883平方米,实现“留白增绿”。二是对双秀公园、翠微烟雨开展公园整治“回头看”检查,确保整治效果,无反弹现象。三是围绕“平安铁路”综合治理清单任务,开展老山基地综合整治,清退低端业态,清理自建房屋,美化沿线环境,消除安全隐患,打造安全稳定的铁路沿线环境。四是协调石景山区政府,共同推动解决疏解整治任务遗留问题。五是持续推动立城苑东、西侧土地综合利用,配合属地政府完成西侧土地征收,协商东侧平房院落腾退;持续处理非经移交遗留问题。

六、聚合要素资源,实现绿色生态发展

绿色智慧建造。光熙门北里29号楼是北京市首个零碳建筑示范工程,也是中国首个获得德国能源署零碳认证的建筑。改造过程中应用了20项国际领先的节能技术,包括高性能保温、无热桥处理、高效热回收等,建筑能耗较改造前降低了90%。北投大厦是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总建筑面积达111870平方米。建设过程中全面贯彻“绿色建造”理念,采用316L不锈钢外幕墙,降低光污染,同时通过通风器和遮阳设计提升室内舒适度。项目还大量应用预制构件,缩短工期并减少现场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智慧工地平台应用。研发的智慧工地平台基于“云—边—端”架构,集成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施工现场的智能化管理。该平台已在集团73个项目中试点应用,显著提升了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

BIM技术应用。在多个项目中广泛应用BIM技术,实现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例如,在北京第四中学雄安校区项目中,通过BIM技术优化施工流程,引入无人机和智能眼镜等设备,提升工程管理信息化水平。

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开发。集团在京津冀地区自主开发了超低能耗建筑技术,涵盖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形成了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整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生态涵养保护。河北雄安中央绿谷加速建设,规划设计的定州园博会定州展园和地市展园顺利开园。四川成都世园会“北京园”精彩亮相,获中国城市展园组委会大奖和金芙蓉奖。新增密云森林健康经营林木抚育、平谷国有林场生态景观林项目。百望山、十三陵、永引渠公园平稳有序运营。树木医建立树木安全评价与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对北京市属绿地50%古树名木进行体检及保护复壮,完成四川剑阁、陕西渭南等4项国家重点古树保护复壮,养护业务在技术集成、数据积累等方面实现突破。

固废循环利用。集团开创了“绿色拆除-绿色运输-绿色回收-绿色处置-绿色生产-绿色施工”的全产业链模式,实现了建筑垃圾的高效利用和闭环管理。目前,已在北京房山区、昌平区、延庆区及河北雄安新区等地落地11处产业基地,收储建筑垃圾超1000万吨,资源化处置再生利用300万吨。

七、积极关爱员工,弘扬主流价值导向

文化兴企弘扬价值。成立两级融媒体中心,主流媒体报道5000篇次,集团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成功举办第八届企业文化周活动,新增“首都文明单位”4家,获评全国或首都“学习之星”4人、“国企楷模·北京榜样”1人。

丰富员工文化生活。每年都会举办企业文化周活动,通过文艺汇演、主题宣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展示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开展艺术培训与展演,集团工会与国家京剧院合作,组建职工戏曲文化合唱队,开展京剧培训,编排并展演原创京剧作品,如《我是一个城建工人》《新时代国匠风采》等,弘扬传统文化。此外,集团还举办书画观摩展,展示员工的艺术作品,提升员工的文化素养。

办好民生“关键小事”。积极响应市生活垃圾推进工作指挥部和市国资委“周末桶前值守我参与”和志愿者系列活动。针对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推进工作指挥部办公室印发关于《生活垃圾分类考评方案》,按照市国资委的部署,集团公司各单位均成立分类领导小组,围绕八个方面,开展自查自纠活动。集团公司对京城佳业、住总集团等30多家二级单位机关和物业楼宇进行检查和督导,提升整改450余条。

八、坚守诚信履约,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集团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坚守诚信履约,通过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和技术创新,为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设施支持,展现了中国企业的实力与担当。目前业务已拓展至全球五大市场的38个国别市场,项目总数超过170个,合同额累计超过500亿元,总建筑面积超过300万平方米。这些项目不仅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区域互联互通。

重点工程攻坚履约。全年25个境外在施项目有序推进,其中14个项目竣工,工程全面履约得到各方高度肯定。援建馆舍项目,援刚果(金)中部非洲国家文化艺术中心、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驻非盟使团新建馆舍工程和援白俄罗斯国家足球体育场项目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并对外移交,工程质量均评定为优良。

技术创新质量创优,夯实投标、实施阶段技术方案,提升关键技术的应用能力以及工程技术难题解决能力,孟加拉BRAC大学工程获“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援喀麦隆国民议会大楼、援巴基斯坦瓜达尔新国际机场、援白俄罗斯国家足球场、驻非盟使团新建馆舍工程获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精品公建工程,援布基纳法索博博医院获北京市建筑(长城)结构优质公建工程。北京城建集团通过深化“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积极履行海外社会责任,通过高质量的工程建设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提升企业的国际影响力,为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2025年,北京城建集团将继续聚焦主责主业,对标世界一流管理,全面提升企业竞争力、创新力和抗风险能力,同时持续加强社会责任管理,推动绿色高质量发展,为国家和首都经济社会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