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常态下研究企业发展的关键就是要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主动适应在提升质量上求速度、在持续发展下引领企业健康发展,把握好规模与效益、速度与质量、发展与稳定的关系。
在经济“新常态”下建筑业发展体现了新的特点:一是发展增速放慢,产业的供求矛盾将更加突出。二是在结构上,经济增长放缓倒逼建筑业不断调整和转型,建筑业产业结构将加快优化升级。三是企业在转型中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商业模式与服务内涵将逐步发生变化;建筑业正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四是行业发展更加趋向专业化和差异化,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同质化竞争的发展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五是政府行政管理将更加法制化、规范化,行业无序竞争的局面正在扭转,市场回归理性,企业将面临诚信与严管新的考验。六是除了挑战外,新的市场机遇不断出现,需要企业不断调整营销战略和商业模式。
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阶段性特征,企业应该从九个方面在战略层面上积极应对。
(一)开拓市场创新。一是创新市场布局,重点突破,寻找市场切入点和重点。形成整合资源、聚合力量的高端平台,营造市场营销网络全新格局。二是建立大客户管理制度,细化工作流程,健全大客户管理体系多渠道、多元化方式、专业化服务,为集团共同发力整合资源。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以投融资形式带动工程总承包。三是将注意力转向自主创新,跟踪消费新动向,寻求建筑服务新的增长点。 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中采取PPP或BOT的模式,提高资源汲取与分配的效率;在旧城和房屋改造中提供便捷的维修改造、功能提升等新的服务项目。四是要把“服务”贯穿于工程建设全过程,通过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来增加建筑产品的附加值,在项目建设中提供工程咨询与代建服务等等。
(二)转型商业模式,调整产业结构, 实现全产业链的市场对接。进一步顺应行业改革,提升融资、设计、咨询、建造、运营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促进企业的不断转型升级。拓展重点在基础设施项目PPP领域实现突破,形成成熟的商业模式。按照“加强中间,做强主业,延伸两端,提升价值”发展总战略的要求,积极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实现多元发展,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
(三)创新融资模式,提升资本运作能力。我们需要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充分利用互联网金融、众筹等多种融资渠道,探索企业债、短期、超短期融资券等方式,降低融资成本;探索产业金融实现途径,多渠道、多方式突破资金瓶颈;探索产业基金、私募、股权等方式。资金是企业的血液,要在具体项目上创新融资模式:促进产融结合;房地产板块结合自有土地盘活、棚户区改造、养老地产等民生项目,推动互联网与房地产、金融的融合,探索新的融资模式。
(四)提高精细化管理效率和水平。一方面告别粗放经营,尝试进入低成本、高效率、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另一方面加强自身内部市场改革,完善内控机制。一是提升项目盈利能力。充分发挥市场在项目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激励机制调动全员积极性,最大程度地节约成本,提高项目效益。二是进一步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根据市场发展的需求,进一步加强技术研发与技术储备,提高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技术服务能力。加强建筑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研发和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建筑企业现代化。三是转变经营理念,从规模效益向质量效益转变。四是通过“营改增”的实施促进企业加强各项内部管理工作。五是进一步加强安全质量环保管控力度。六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信用在树立企业品牌形象和市场营销中的作用。
(五)提升子公司的发展质量,走专业化、差异化的道路。进一步发展子公司、分公司的专业优势,拓展专业领域,加大对专业市场的占有率,成为专业领域的标杆企业。通过培养积累专业化人才,探索形成专业化的管理经验,研究推广专业化的技术能力,实现企业有质量的扩张。要继续完善子公司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进一步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全面提高企业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充分体现集团化经营的发展优势。
(六)实施人才兴企战略,构建人才体系。按照新常态下行业发展的特点,修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推进人才队伍的蓬勃发展,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构建多元化的培训体系。加强建筑产业工人队伍的建设问题。
(七)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加强国际业务发展。抓住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的有利时机,使好用足国家相关配套扶持政策,紧跟集团走出去的步伐,扩大企业市场领域。利用施工带来的便利条件,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极开展投资和国际贸易活动,充分发挥借用其他行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继续开拓和深耕现有国际市场,发挥企业在人才、技术、管理、资金上的比较优势, 广纳适应国际化经营的优秀管理人才,发展核心和优势技术,充分利用当地人才土地、资源,不断扩大业务范围和盈利水平。加强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的沟通,争取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支持,全方位、多角度地开拓国际业务,形成国际业务领域的产业链,逐步形成国际国内业务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支撑的发展格局。
(八)为建筑产业现代化做好准备。建筑施工工业化是我国建筑业发展的趋势,目前全面推行的时机已基本成熟,在国外发达国家已经推行了几十年,且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基本特征是:建筑设计标准化、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建造施工装配化和生产经营信息化。企业经营、技术、生产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应主动适应建筑施工工业化的要求,在业务管理上制定相应预案的措施; 提前通过培训、招聘等方式建立相应的技术工人队伍,既可满足企业资质就位的要求,也可以满足企业未来施工生产的需要;可通过管理创新、出资、参股的形式参与构件部品生产工厂化。
(九)加强企业战略规划研究,提升企业预判能力。战略失误是最大的失误。企业如何在未来的市场上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加强对宏观经济及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提高预见能力,提前决策,提前布局,争取主动,谋得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