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责任
北京晚报:手机留言都是一封封请战书
时间:2020-04-01
【 字体:

手机留言都是一封封请战书

来源: 北京晚报 2020年03月19日

“我离北京近,可以随时回京”、“我随时待命,等候召唤”、“我申请加入,请组织考虑我的申请”……2020年1月24日,北京城建集团土木部党群部长江梅的手机,滴滴滴地响个不停。阖家团圆的日子,然而留言里却是一封封“请战书”,目的地是北京小汤山医院。“召必应,战必胜!”一群共产党员主动请缨,勇敢逆行,让鲜红的党旗始终高高飘扬在建设一线。

主动请缨的逆行者

1月29日16时,昌平小汤山,53名身着橘色外套的建设者,齐聚在项目部前,举起右手,向着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这一天,是项目临时党总支正式成立的日子。

“我希望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好工程任务。”北京城建集团小汤山医院修缮项目临时党总支书记刘月明在现场发出动员令。可他心里明白,这是一群无需动员、值得托付的人。

“我申请加入,请组织考虑我的申请。”这是工程师于晓年三十发来的“请战书”。刚自驾近1000公里回到河南老家的他,听说有紧急任务,只在家陪了父母一天,年初二便调转车头直奔小汤山。匆忙间只带了一套换洗衣服的于晓想着,现场抢险的技术力量不足,他来可以出份力。

“我离北京近,可以随时回京。”年三十在天津老家“请战”后,大年初一,刘杰就赶到小汤山,负责后勤保障。正值春节,工厂放假、商家关门,可上千人的吃住行都需要张罗,这可把刘杰忙坏了,挨家挨户打电话筹集物资。

生产副经理付永攀,则带着全家打“飞的”,从北京刚飞到三亚,又马不停蹄地返程,从首都机场打车直奔小汤山医院。

没有人后退。因为,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就得上!

干劲十足的年轻人

“对不起啊,喊得太多,嗓子坏了好几天了。”见到邹浩然时,他刚从工地现场回来,浓重的黑眼圈和满脸的胡茬,让人猜不到这是位1988年的小伙儿。

有着一级建造师资质、曾担任过项目执行经理的邹浩然,在小汤山医院的工作是电梯区工长。一台普通的医用电梯,在改建现场,邹浩然还是遇到了大问题。“建筑年代有点久,许多原始资料都没了,特别是地下管线的走向,只能掌握个大概。”为确保施工中不破坏地下管线,开挖基坑时,他亲自带着工人小心翼翼地清理基坑内的土壤,“年轻人,精力旺盛点,就多盯盯现场生产,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现场活跃的身影中,不少都是85后的共产党员。这些在项目上已独当一方的中坚力量,到小汤山后干的都是“工长”的活儿。

1987年的杨晓瑞,香山革命纪念馆项目总经济师,在这是物资采购组副组长,每天忙于联络各地的厂家,筹集生产物资。

1987年出生的樊明明,抢险大队经营部长,在这是合同成本组副组长。

1985年出生的徐海峰,机关副部长,在这是安全防疫组副组长,每天除了负责施工安全,还得操心数千名建设者的身体安全。

“就希望咱的经验能帮上忙。”三人异口同声地说。

年轻党员,困难面前不低头!

斗志弥坚的老党员

这是一次与时间的PK赛。

全国劳模、老党员袁忠起,2003年“非典”时期曾经参加北京胸科医院的应急抢险。17年后,他再次冲锋在前,成为第一批赶赴小汤山的突击队。几乎昼夜不停地工作节奏之下,身体本就不太好的袁忠起,坚持几天后累倒了,儿子袁云峰向上级申请,代替父亲支援小汤山医院建设,“老爷子说过,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17年前和袁忠起并肩作战的老党员杨东闸,6年来第一次在春节回家看望80岁的老父亲,结果,只睡了一宿,也报名来到小汤山,负责开80吨的大吊车。现场,工友们经常看到这位50岁的老技术员,一路小跑着前行,“着急啊,就怕完不成任务。”

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帜。

斗志弥坚的老党员,从来说的只有一个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