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媒体聚焦
北京日报:半世纪地铁情
时间:2018-12-26
【 字体:

半世纪地铁情

来源:北京日报  2018年11月30日

本报记者 李瑶

从古城乘坐地铁1号线,列车自西向东飞驰,沈景炎深情凝望。这是他参与设计的第一条地铁线,还是在1965年,毛主席曾亲自做了批示。从此,沈景炎的命运便与地铁紧紧相连。

从地铁1号线到14号线,从北京到全国,从国内到国外……半个世纪以来,沈景炎致力于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和研究工作,见证了中国地铁的发展史,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地铁变革。

初冬时节,记者在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见到了沈景炎,78岁的他神采奕奕、谦逊有礼、思路清晰。2001年,沈景炎从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职务退休后,至今仍奔走在地铁规划、设计研究的一线。在他的办公室书架上,珍藏着半个世纪以来的地铁资料。

“精心设计、精心施工,在建设过程中,一定会有不少错误和失败,随时注意改正。”这是1965年2月4日毛主席为北京地铁建设做出的批示。“我们亲切地称为‘2·4批示’,这也是中国地铁的启动令。”

正是“2·4批示”后,在上海铁路局工务段工作的沈景炎来到北京,与全国各地调集的几百位技术人员一起加入到北京地铁1号线的设计中。沈景炎被分配到地铁工程局的地铁设计处,那里大多数都是新人,从没见过地铁,也没学过地铁设计。“当年我所看到的材料,是一本油印的手抄本。”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苏联派专家为我国培训地铁技术人员。讲课材料虽然只有一百多页,但为沈景炎跨进地铁的技术门槛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1965年7月1日,中国第一条地铁——北京地铁1号线正式破土动工,揭开了中国地铁建设的历史序幕。经过四年多的努力,1969年10月1日,地铁1号线通车,从石景山至北京站,横贯北京城。

“1号线从设计到建设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施工采用的是明挖方式,就是从地上刨出土,然后造一条钢筋混凝土的矩形隧道,再将土填上。”沈景炎说,这是经过老一辈专家反复研究论证,最符合北京地铁第一期工程的地质条件和道路条件,是当时最可行的和最经济可靠的施工方法。但工法比较单一,对城市交通和环境影响较大。

转折点出现在1978年,改革开放为中国地铁建设打开了一扇窗。“上世纪80年代初期,新观点、新思想像春风吹来,国内地铁界开始有走出去的意识了,中国香港、法国等地的境外地铁资料传过来,地铁建设者、设计者们如饥似渴地钻研。”至今,细心的沈景炎还保留着《香港地下铁道规划设计方案综合报告》《法国地铁设计与施工》等资料,还有内部设计总结的设计手册,虽然内页已泛黄,但文字、图表等仍清晰可见。

借力他山之石的同时,沈景炎和地铁设计者们也注重总结经验、修炼内功。北京地铁1号线设计,用的是苏联的地铁设计规范。但完成工程设计后,他们意识到应该有自己的地铁设计规范。为此,沈景炎跑遍图书馆收集和研究国内外地铁和铁路的各种资料,充分研究地铁设计的规定和原理,并组建小组,手写编制了“地铁线路设计技术规定”,成为编制我国《地铁设计规范》的重要基础素材。

改革开放的春风,为中国地铁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沈景炎所在的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将“立足北京、面向全国”作为发展策略,1984年东进上海时,沈景炎代表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第一次走出北京,负责主持上海地铁1号线全线线路设计,首次提出线路设计为“总图设计”的理念。与北京地铁建设不同的是,上海地铁建设首次采用了区间隧道的盾构暗挖技术,“地上安安静静,地下热热闹闹”,不是从地面开挖,而是从地下开洞。“这是技术和理念的共同进步。”沈景炎说。

接下来的十多年间,沈景炎先后奔赴广州、重庆、青岛和武汉等地开拓外省市地铁项目。“我们带去了北京地铁的建设与设计经验,同时也吸取了外省市地铁设计中的新理念、新思维、新方法。”沈景炎见证了一座座城市因地铁焕发活力,一拨又一拨“地铁人”在不断挑战中加速成长。

在大量钻研、实践、总结的基础上,沈景炎还带领团队攻克了一个个技术难题。他们1995年负责伊朗德黑兰地铁1号线和2号线的设计与咨询任务,成功地解决了大车过小洞的技术难题;1996年在鞍山市,将有轨电车改造为轻轨,为今后有轨电车向现代化改造留下了重要的技术储备……

如今,相比退休前,沈景炎感到工作更加充实,也更有生气,更有创意。“地铁并不是打个洞、铺两根钢轨、跑上车就好了,钻得越深,发现要学的东西越多。这些年,我从年轻的‘地铁人’身上看到了轨道交通发展的希望,我期望能和他们一起共同努力,让国家地铁整体水平提高,超越世界其他国家。”说这话时,沈景炎正准备收拾行囊,奔赴下一个地铁项目,继续他的地铁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