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信息>集团要闻
从“鸟巢”到“冰丝带” 奥运十年话冬奥
时间:2018-08-08
【 字体:

回首2008,我们建造了41项北京夏季奥运会场馆及其配套工程,助力中国圆百年奥运梦,无与伦比的北京奥运会也被誉为奥运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盛会。
    2018年,在鸟巢之旁、海坨之巅,我们再次以奥运速度建设北京冬奥会核心场馆——国家速滑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冬奥村,让宝贵的奥运精神不断延续。
    今年8月8日,是北京夏季奥运会成功举办10周年纪念日。奥运十年,41项北京夏奥会工程的成功建造奠定了我们国匠美名,由此积累的世界级体育场馆建造技术、经验以及培育出的优秀人才,成为集团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未来集团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回望夏奥,眺望冬奥,让我们跨越时空,连线奥运场馆建设者,再话十年奥运传奇。
  “鸟巢”和“冰丝带”,我们开创建筑新时代
    用树枝般的钢网把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体育场编织成一个温馨的鸟巢,这个孕育生命的“巢”,寄托着人类对未来的希望。

    当瑞士赫尔佐格和德梅隆设计公司“鸟巢”方案中标时,建筑界专家认为,鸟巢不仅为2008年奥运会树立了一座历史性标志建筑,而且在世界建筑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将为21世纪世界建筑发展提供历史见证。
    “鸟巢建筑师追求的是看似杂乱无章,却又浑然天成的建筑结构,而我们要把建筑师灵光一现的造型和曲线用钢材和水泥变成现实。”坐在办公室内,李久林回忆着十年前的激情岁月。
    2003年9月,李久林进驻鸟巢时是国家体育场工程总承包部总工程师。如今,他代表集团进入联合体组建的国家速滑馆公司担任副总经理和总工程师。角色不同,他的奥运情怀终始没变。
    “把鸟巢从图纸一点点地变成现实,最重要的是自主创新。”李久林认为每一个历史时代,奥运工程建设都契合时代精神,引领着当时的建筑发展。“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办会理念,鸟巢的建设也印证了这三个理念。


    鸟巢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非线性建筑,其钢结构的空间定位和安装只有在四维条件下才能精确实施。“鸟巢是中国BIM技术的开篇之作,我们在三维基础上加上了时间轴,用4D模拟来表达钢网架的编织结构。”李久林说当时集团与清华大学合作自主研发了4D系统,这一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早期BIM技术,在中国生根发芽,至今形成了国际一流的中国BIM技术体系。
    到了国家速滑馆工程,以BIM技术为基础,集团自主研发的智慧工地系统涵盖了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智慧建造已经与建筑产业化完全结合,使国家速滑馆项目如同一个总装厂,可实现像造汽车一样建造世界首个智慧奥运场馆。
    “鸟巢钢结构可以在厂家生产加工,在现场拼装,速滑馆更进一步,混凝土结构、索网结构和钢结构同步实施,依序拼装,效率更高、更可持续。”李久林介绍说智慧建造与“以运动员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节俭办赛”的北京冬奥会办会理念完全契合。


    鸟巢建设中,集团在钢结构中首次应用Q460钢,这一应用推动了中国自主研发并生产Q460钢。“鸟巢的建设不仅让中国高精度钢的生产达到国际一流水平,也让钢结构的焊接水平领先世界。”如今Q460钢在国内建筑中广泛运用,速滑馆的钢结构用的也是Q460钢,但是速滑馆的结构体系却是更高效的索网结构。
    鸟巢用钢量达43000吨,三分之二的支撑用于自身重量,当年的绿色技术到现在稍显落伍了。速滑馆以数百吨的索网就可撑起整个马鞍形屋面,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节俭办赛理念。
    当前,国内搭建索网的高钒封闭索都是从国外购买,以李久林为代表的技术团队决定采用国产高钒封闭索。“速滑馆建设不仅要代表新时代建筑的新高度,还应为国家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起到推广作用。”李久林正与浙江大学合作,按一比十的比例做成模型,进行索网的张拉、提升等实验。
    看台采用预制清水混凝土弧形看台构件,曾经是建筑垃圾的桩头制成再生骨料,再用作预制看台板的构件原料……李久林如数家珍,“我们不仅是建造了鸟巢和速滑馆,我们应该更有追求,通过工程建设推动建筑产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这种奥运基因需要我们不断传承。”

“夏奥”到“冬奥”,我们用汗水浇灌奥运之花
    国家体育馆形似“折扇”,它与鸟巢、水立方构成了奥运最引人的建筑群。集团工程总承包部副经理兼国家速滑馆项目执行经理王中录站在速滑馆工程现场,回忆起建造“折扇”时的故事。
    “国家体育馆由南向北的波浪式造型给施工带来了巨大的困难。”王中录说,整个体育馆钢屋架由14榀桁架组成,四周由156根劲性柱支撑,也就是由上百根支撑架托起扇形屋顶。
    国家体育馆空间跨度大,将数百吨的双向张弦钢桁架托起并精确安装到既定位置,是屋顶施工最关键的一环。集团建设者经过数次论证,最终采用了“带索累积滑移”技术,滑移过程中“机器人”在液压作用下将钢屋架运输到预定位置。
    “十年前,建造折扇的难度是世界级的,但速滑馆的建造难度远超国家体育馆。”王中录说国家体育馆建设中,BIM技术应用才起步,到了速滑馆,集团自身就建立起一整套成熟的智慧建造体系,动工前可视化建模系统就引领每一环节的施工。王中录指向墙上的图纸说:“面对大坑套小坑,深坑套浅坑的地下作业,通过建模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每一个细节,再辅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大大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


    速滑馆项目常务副经理张怡对于十年来奥运工程建设水平的提升有更深的感触,“标准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管理程度都比十年前提高了。”作为建筑行业中女同志,张怡无疑是万绿丛中的一点红,不过她认为在工地上这点红也成为“女汉子”。
    今年6月26日,张怡和同事们努力拼搏,实现了速滑馆出正负零的目标,几个月的昼夜奋战,让她回想起十年前的奥运村建设艰难日子。2005年6月,总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的奥运村开工,42栋公寓楼同时建设,张怡正是这一项目的技术员,负责着20多栋楼的技术工作。她跟着总工程师李洪毅、技术部长李春雨每天深夜在设计院拿到图纸,就急忙赶回项目组织图纸会审,白天再进行现场指导。一天一天,人瘦了、精神也憔悴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克服冬季、雨季施工等难题,张怡和项目部同事一起在建设中贯彻“绿色、人文、科技”的奥运理念,圆满完成了建设任务。


    从当年的奥运村到国家速滑馆不过几分钟的车程,从技术员到项目常务副经理,十年间逐渐成长起来的她面对的是建造难度达世界级的“冰丝带”。项目部的人都知道张怡手上一直拿着一张施工进度的图,已经被塑封起来的A4纸被各种颜色的笔涂成各种图案,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工程相关数据。
    “从5月1日开始,这张图伴我度过了53个日夜,每个流水段标记过三次,每天凌晨5点半醒来逐段确认进度。”一笔一画确认的是必胜的信念,6月26日出正负零时,面对这张涂着颜色的进度图,她第一次露出了笑容。“‘冰丝带’破茧而出是向北京奥运10周年献礼。”她笑着说,她更知道两年就要完成“冰丝带”的建设,更重的任务还在等着他们。
    奥运十年,从“鸟巢”“折扇”“奥运村”到“冰丝带”,城建人用浩荡激情演奏出一曲跨越时空的冰与火之歌,连接双奥北京的昨天和今天,用迭代升级的“城建智慧”“中国方案”再续奥运建筑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