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产业资讯>城建工程
匠心筑造“安居梦”
时间:2025-03-27
【 字体:

近日,2024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工程名单出炉,由城建八公司承建的大兴区黄村七街安置房项目在众多工程中脱颖而出,荣获“2024年度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该奖项是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设置的重要奖项,自2004年开始评选,每年评选一届,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环境设计、科技应用和工程质量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审,代表了中国住宅建设的先进水平。

大兴区黄村七街安置房项目由开发公司作为建设实施主体,由城建五公司、八公司、道桥公司参与施工。项目于2019年11月开工,历时3年多的施工建设,于2023年3月全面竣工,实现了全装修交付。

开工伊始,项目团队就锚定“建精品工程、夺国优大奖”的目标,始终秉承“科技赋能人居,绿色引领未来”的核心理念,全面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并与BIM技术协同施工,确保构件安装精度的同时实现绿色、环保施工,实现了从设计到施工再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创新突破。

在整个施工期间,项目经理带领团队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战胜了极端天气、复杂地质条件深基坑支护、装配式建筑节点等诸多不良因素影响,以党员青年突击队为先锋,历经1041个日夜,终于取得了胜利的成果。2020年12月,项目顺利通过北京市绿色安全样板工地验收;2021年4月通过北京市结构长城杯验收;2023年7月通过北京市建筑(结构)精品工程验收;2024年2月顺利参评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

目前,该项目已荣获北京市建筑长城杯金奖等多项荣誉,在区域保障房建设中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建设成果赢得了属地政府及百姓的高度认可。此次获奖,是八公司近年来第二次摘得该重量级国奖,彰显出八公司在住宅建设领域的科技建造实力与匠心精神。

策划先行强部署

八公司始终高度重视项目策划工作,在工程施工前,统筹公司各职能部门结合工程特点,秉持“科技赋能人居,绿色引领未来”的核心理念,对项目进行细致策划,为项目开展施工奠定了良好基础。在前期进行临建布置过程中,项目部采用标准化设计手法,将绿色建造技术与装配式建筑深度融合。

项目部办公区及工人宿舍区均采用箱式活动房,摒弃原有彩钢板房,将临建搭设周期缩短近一半时间,不仅为施工前期阶段的准备工作提供了有利条件,也大大节约了施工成本。在临建中,项目首次采用空气能作为动力源为项目部空调及热水系统功能,比传统电能更加节约、绿色、环保。同时,引进先进污水处理设备对现场及办公生活区排水系统进行统一处理后排放,将基坑排水、雨水回收处理,用于现场喷淋降尘和车辆冲洗,既节约施工成本、又满足现场施工环保要求。

针对现场塔吊等用电较大的设备安装光源控制系统,生活办公区采用声光控制系统,在满足需求的同时,也节约了用电能耗,大大提高了绿色施工效能。现场木工棚、钢筋加工棚、水电加工场等场所,采用模块化设计,不仅保证了施工现场的整齐有序,也避免了物料浪费,实现资源重复利用。

技术创新重赋能

八公司一直追求科技创新赋能工程建设,鼓励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大技术攻关和创新力度。项目在公司技术部门的指导下,组建成熟的专业技术团队,对吃透业务要求及施工重点、难点后,针对本工程特点制定了创新规划,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强科技研发投入,让技术创新赋能施工生产。

项目全面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采用装配式建筑与BIM技术协同施工,面对复杂地质条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技术团队首创“局部模块化装配式+海绵城市”集成体系,实现建筑垃圾减少近三分之一、施工周期缩短四分之一的施工目标,并实现雨水循环利用率超90%。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还加强智慧工地平台管理应用,现场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查看工地施工实时情况,实现施工现场现代化高效管理。

从能源监控到安防服务,项目均实现数字化管控,让科技真正服务于人居体验。

据统计,该工程共推广应用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7年版)》中9大项43子项,《北京市建设领域百项重点推广项目》中3大项24子项,《绿色施工技术推广目录(2018年版)》中的8大项19子项,先后获得9项实用新型专利,参编形成地方标准3项,获得中国建筑业协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成果三等奖1项,北京市建筑业联合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小组活动I类成果2项。

以人为本促和谐

近年来,八公司紧跟集团战略步伐,聚焦北京城市更新领域,坚持以人为本,高标准打造“绿色环保、和谐宜居”的系列精品工程。

大兴区黄村七街安置房项目位于大兴区黄村镇城市核心区域,为黄村七街的回迁安置小区,项目团队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从回迁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在充分尊重周边环境要素的基础上,秉承北京城建多年来对用户负责任的态度,以“保民生、便生活、宜居住、促和谐”为目标,致力将项目打造成为集高端居住、生态景观、智慧社区于一体的京南地区高品质回迁安置房社区,助力百姓实现安居梦。

为了加强对工程质量与进度的严格把控,项目团队精选优质的建筑材料,严格遵守建筑规范和质量标准,每一道工序都经过细致的检查和验收,确保居民入住后的居住安全和舒适。此外,项目部合理安排施工进度,采用先进的低噪音、低污染施工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工程速度,尽量减少施工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项目建设总用地面积为86824.379平方米,总建筑面积278323.01平方米,包括17幢住宅楼、2处地下车库、1处锅炉房、1处开闭站、2处低基配电室及5幢配套服务楼组成,工程结构形式为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

项目建成后,可容纳住宅总户数1753户,机动车停车位1990个,非机动车停车数量3872辆。为最大限度地满足业主的出行需求,项目以“活力社区”、“幸福社区”、“公园社区”为设计理念,在小区户型设计方面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的原则,优化户型结构,合理布局公共区域,最终实现为居民创造充满活力、幸福和谐的新时代社区,得到业主的一致好评。

强化管理保质量

八公司科学构建组织机构,配齐管理人员,同步组建土建、机电、园林市政等12个专业施工班组,采用“矩阵式管理+专业班组垂直管控”双轨制管理模式,通过BIM及智慧工地平台协同整合土建、装饰、安防等多专业数据流,实现现场的科学管理、智慧管理。

严格落实现场管理,每周一上午组织项目及各分包管理人员对现场进度、质量、安全进行全方位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在周三复查会时对周一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检查,坚持施工进度和工程质量两手抓,两手硬。强化交底加强协同,在施工过程中利用项目部智能平台系统结合拟建BIM模型对施工人员进行三维可视化交底,提前解决管线碰撞等潜在问题。

通过每月的决策层战略会、管理层协调会、班组技术交底会,实现信息无缝传递,确保设计意图、施工标准与现场执行的精准对接。项目安全员、质检员运用移动巡检系统实时上传隐患照片,明确隐患整改时限,整改流程由传统2-3天缩短至1-2小时,质量验收、现场整改效率提升50%。

党建引领创效益

八公司始终坚持党建引领,筑牢国企担当,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大兴区黄村七街安置房项目团队为八公司第二项目经理部,该团队成立于2012年,从最初的十几名职工已经成长为拥有42名职工,同时管辖8个在施工程的成熟团队。项目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推动党建工作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探索总结出“四个百分百”项目管理创新工作法,即执行部署抓落实“百分百”、控本增效促盈利“百分百”、提速提质保安全“百分百”、凝心聚力促和谐“百分百”,推行“结果文化”,树立“盈利光荣”理念,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建立经理、书记做先锋,党员干部做示范,职工群众做监督的管理体系。

项目党支部高度重视青年人才的培养,坚持“干一项工程,培养一批人才”的理念,推行“师徒制”与“轮岗制”,促进技术传承与跨专业综合能力培养。经过多年经营,不仅打造了一支敢作战、能作战、善攻坚的优良队伍,更为公司总部培养了多位优秀干部,生动展示了党建与生产经营深度融合的丰硕成果。项目现有职工中持有注册建造师、BIM工程师等专业资质人员占比达78%。

值得一提的是,八公司荣获的第一个詹天佑奖优秀住宅小区金奖也是出自该团队所施工程——窦店琨廷小区工程。这与团队管理有方、精诚团结、闻令而动的优良作风密不可分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荣誉的背后,既有项目团队不懈地努力拼搏,又有八公司正确的规划指导,更离不开集团公司的鼓励扶持。项目经理徐伟说,“荣获詹天佑奖是一个里程碑,也是新起点,以后将发扬工匠精神打造更多精品工程。

脱胎于铁军,熔炼于市场,奋进于当下。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八公司将始终秉承“同心图治 唯实创新 追求卓越”的企业精神,奉行“重信兴利,服务社会”的宗旨,持续围绕主责主业深化技术创新,在住宅工程领域致力于打造更多低碳、智能、绿色、安全、宜居的精品工程,实现居民安居梦,助力幸福好生活,为建设绿色低碳和谐宜居之都再献城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