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罗金财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开局之年,更是我们建设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之年。公司各级党组织要紧密结合今年公司生产经营工作实际,把职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发展的部署上来,把职工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完成今年生产经营任务上来,团结和带领职工,克难求进,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确保全面完成今年的各项计划目标,实现公司健康强劲发展。今年建设公司发展的主题是:创新减亏,改制发展。
一、 创新发展,紧跟时代步伐
创新是企业发展不竭的动力,要以“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激发活力”为目标,着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规范公司治理,加强基础管理,推进企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激发企业发展活力。
创新不仅仅是一个部门的事情,而是每一个人的事情。目前,建设公司正处在加快企业转型、产业结构深刻变化的关键时期。随着国家宏观调控力度加大和国内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加快推进创新型企业建设,不断深化企业改革和管理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出来。因此,公司发展就要开拓思路,创新发展的观念,按照资源最优化、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以市场化运作为最主要的手段,借助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及经营机制,对公司所属企业进行有效整合,使之更加适应市场变化与需求。
(一)创新发展思路。
发展就要坚定不移地在提高竞争性和市场化程度上下功夫,坚持以正确的导向、宽阔的视野、多样化的方式竞选人才和干部,创新发展的思路。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是年轻人,特别是德才兼备、业绩突出的优秀青年学生。公司应该积极的为青年人创造发展的平台、空间。发展还要抓好人才强企,把人才队伍作为推动公司科学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的通过人才结构优先调整、人才机制优先创新、人才培养优先投入,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学习型、创新型人才队伍。
(二)创新发展体制机制。
近年来,建设公司的体制机制有了很大的转变,但由于体制机制的转换是较长期的过程,因此,还必须要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优化管理流程,创新管理方式和方法,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努力提高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准。
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公开、透明、阳光决策,就要进一步理顺管理关系,建立起以资产为纽带、产权关系顺畅、资源优化配置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形成有利于激发创新活力,鼓励创新实践的制度,健全完善科学的人才引进、培育、使用、监督以及量化、评价机制,鼓励创新的良好氛围,通过深化分配制度改革,完善企业鼓励创新和激励约束以及发展的机制。
(三)创新经营管理理念。
创新经营理念首先要明确公司与相关单位的责权利关系,以制度标准的形式加以落实,避免出现管理“真空”。基层企业是公司的成本中心和利润单元,要切实担负起成本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的责任。通过经营管理的理念创新,实现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分解、措施层层保证,真正建立起决策科学、权责明确、机制完善、运转高效的公司管控体系。要深入研究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深刻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切实做好企业发展战略和科技规划。加快推进企业资源整合,将资源向具有竞争优势的主业集聚,向优势职能部门和分公司集聚。
(四)创新量化考核。
随着管控体系的建立和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化,基本理顺了各级管理关系,明确了管理责任;但还没有完全到位,存在着责任缺失、管理缺位、监督缺乏的问题。因此,亟待创新量化考核体系,必须按照责权利相统一的原则,对各系统、各层级的管理责任作进一步明确,真正做到责任明确到人、管理落实到位、失职追查到底、亏损纳入纪检。绩效考核是激励约束机制正确实施的前提。要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学量化考评体系和运行机制,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标准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和评价内容丰富化,全面客观地衡量出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进一步完善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将年度、任期考核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紧密结合起来。
二、减亏增盈,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
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就要严格定措施、定任务、定责任,坚决整治亏损,增加盈利。建设公司机关今年要带头实行各部门管理费用成本预算,减亏增盈同时是公司和基层单位的第一责任、第一任务。
基层单位在企业中具有创新、创效和稳定大局的基础性作用,是减亏增盈的“前沿阵地”。基层单位减亏增盈需要从项目的基础管理入手,可以通过生产成本控制、挖潜降耗、劳动竞赛等方式创新创效、实现市场营销、生产、技术、经营的有机结合,把减亏增盈的各项指标细化、量化,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各个岗位和各个环节上。向每一个细节要效益,向每一个岗位要效益,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齐心协力渡难关,营造控亏增效比贡献的良好氛围,为企业全面打赢减亏增效攻坚战奠定基础。
(一)强劲实施项目经理竞聘 努力提高项目管理能力
2010年底以来,建设公司长阳半岛项目及回龙观项目都进行了项目经理公开竞聘,在公司上下引起了积极反响。今后要继续以项目经理竞聘为载体,进一步推动公司用人用工机制。要进一步健全竞争选拔机制,扩大招聘范围,提升招聘层次,基层单位负责人甚至公司班子成员都可以通过公开招聘的渠道选拔任用。
(二)加强成本管理 提高经营增效能力
要达到减亏增盈的目标,加强成本管理是很重要的环节。建设公司要规范专业招标、专业分包,材料、劳务、物资采购和设备租赁不少于7家有效招标;还要强化经营预算的监督执行和分析评价。深入开展对标挖潜,细化成本指标,将各项计划指标合理分解,层层落实。千方百计加强对已竣已结项目的结算,包括对外和对内的结算。加强对在施工程项目的计量确认,做到经营前移、市场营销工作后延也能有效控制成本。严格工程预算及竣工决算,加强预算管理力度,强化施工分包管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
(三)发挥企业资质优势,全力抓好市场营销。
要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充分发挥特级资质优势。严格禁止承接垫资工程和承担挂靠工程的施工。要抓好在建工程,紧紧依托公司多年来建立的良好商誉,突出“城建建设”特级资质品牌优势,立足北京,努力承揽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型、地标性公建项目以及基础设施项目。
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有选择地巩固和开拓外埠市场,逐步涉足新的领域,发挥整体优势和协同效应。特别是要抓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全面提速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企业资金、技术、管理和设备一体化优势。发展是硬道理,效益是硬指标。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精品和高端项目,就不会有高质量、高效益的发展,就不会出效益、出人才,更不会实现科学发展;应该说没有项目,一切都是空谈。
(四)做好营销、经营、生产、财务、技术的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职能部门在管理中的作用,创新成立公司经营和生产技术以及财务审计三大管理委员会,确保市场营销与经营管理、生产技术、财务审计等职能部门有机高效结合,扎扎实实推进各项管理,严格按照各委员会的工作目标,落实各时间节点的工作任务,为企业扭亏增效工作奠定基础。
(五)加大对非盈利分支机构的清理
进一步加大结构调整的工作力度,加大对非盈分支利机构的清理,坚决推行扁平化管理,进一步压缩管理层次、缩短管理链条,降低管理成本。公司机关要率先转换角色,把推进指导基层工作方法改为创新引领基层工作方法。
三、坚持改制 优化企业结构
当前,建设公司的改制分成“两步走”实施,即“削枝强干”先进行分拆改制,后进行整体改制。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按照有利于公司发展,有利于职工生活水平提高,有利于改制企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原则,先后完成了恒永诚实验中心、京建防水公司、机械工程公司、模架工程公司的改制工作。下一步,建设公司要以改革改制为契机,调整和优化我们的产业结构,着力改变公司以房屋建筑施工为主的单一产业结构,实现由单纯的土建向市政、公路、环保等众多领域转变,不断创造和扩展价值源,不断增强建设公司发展的实力。
四、优化结构不断创新 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一)推进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
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优化结构,是关系到公司生存发展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在“加快”上下功夫,在“转变”上见实效。所以,要加快步伐转方式,在调整结构上不断取得新突破。目前,建设公司结构调整已进入攻坚阶段,必须从战略高度统筹分析各单位发展的现状和前景,从解决对公司发展全局影响最大的结构性问题入手,加强规划引导,坚持有保有压,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不断形成公司发展新的战略支点,统筹推进结构调整各项工作。
(二)要加快科技研发创新工作
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加大科技投入,吸纳、充实公司科技力量,完善科研管理机制,实施科技强企战略。立足于公司长远发展,立志于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必须切实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努力在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如近日中标的高科技工程——康宁显示(中国)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业厂房项目。
2011年,对于建设公司来说是充满困难和挑战的一年,是任务艰巨而繁重的一年,也是蕴涵机遇与希望的一年。持续发展是每一个企业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社会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作为国有大型建筑施工企业,我们公司将紧抓战略机遇,迎接风险挑战,团结带领公司广大干部职工同心同德,开拓进取,顽强拼搏,共同谱写建设公司企业发展史上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