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神鸟”系古蜀先民3000年前的金箔图案,四只神鸟围绕太阳飞翔,整个图案呈圆形,神鸟分别位于圆内接正方形的四个顶点,美轮美奂、神采飞扬,充分显示了古蜀先民的创造性思维,是美感与灵性的结晶,古蜀文明的象征,体现了成都平原的灵韵之气。
成都市区东南方向55公里,一座形似“太阳神鸟”的超级机场拔地而起,这是国家“十三五”期间规划建设的最大民用运输枢纽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也是四川迄今为止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被定位为国家级国际航空枢纽,“一带一路”及丝绸经济带上等级最高的航空港。建成后将成为四川乃至西南地区对外开放、互联互通的重要门户枢纽,集聚优质资源的重要通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源和重要支撑。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太阳神鸟”设计充满了浓郁的古蜀文化韵味,也寓意着古蜀文明在四川盆地和成都平原这片神奇土地上历经三千余年的延续、传承和生长,寓意着天府国际机场以独有自信高昂的姿态面向世界腾飞,彰显了当代成都“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的精神气质。
2017年7月,有大国工匠之称的北京城建集团,在与国内机场建设的顶尖强手竞标中脱颖而出,成功中标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土建施工总承包三标段——综合交通中心(GTC项目)。
作为“太阳神鸟”躯干部分,GTC是介于连接天府机场T1和T2航站楼之间的交通综合体,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中标合同额31亿元,同时也是整个航站区里面积最大、合同额最高、单位工程最多的项目。共计含T1、T2停车楼、13#线、18#线地铁、成自高铁机场段代建、机场捷运系统APM、综合管廊、PRT个人智能交通、周边道路和陆侧车道等11个单位工程。主要功能是实现进出港旅客与高铁、地铁、高速公路、机场捷运系统的无缝衔接。
天府国际机场有着国内外机场中最为便捷的交通换乘系统,在这个庞大而又功能齐全的交通中心里充分体现了人文、便捷和科技感。
在GTC负二层设有成都——自贡高铁线的停靠站点,时速350公里高铁将不减速穿过T2航站楼,形成全球独一无二的“高铁追着飞机跑”的奇观。而负一层为地铁站,当乘客乘坐轨道交通抵达机场,可在一层的到达站厅直接办理值机和自助行李托运,然后“甩手”进入航站楼。这样的“无缝衔接”设计,在国内机场独一无二,旅客将感受到高效便捷、轻松舒适的出行体验。
天府国际机场本期建设满足旅客吞吐量6000万人次需求,紧靠航站楼的T1、T2停车楼设置了3500多个停车位。而在航站楼外约3公里处,还设置了远端停车场,引入了世界第二条、亚洲第一条PRT智能小车系统与航站楼相连。PRT是一种无人驾驶的智能小车,建有单独的行进通道,每车可搭乘4-6人。坐上PRT智能小车行进在成荫绿树和湖光水色间,仅需5分钟即可抵达航站楼。
如今的天府国际机场,经过近四年、数万名建设者的艰苦努力,已呈现出太阳神鸟的完美身姿。从空中俯瞰,它身披银白铠甲,羽翼丰满,振翅待飞。当前,民航科目试飞、工程竣工验收、设备运营调试和旅客模拟演练多层次陆续展开,万事俱备,即将迎来6月底正式投运的高光时刻,届时这座承载着巴蜀儿女新梦想的超级空港必将惊艳全世界。
时光回到四年前,那一幕幕战天斗地、火热沸腾的壮丽画卷徐徐展开……
艰难拔点 爆破搬山建机场
作为目前国内机场里建造难度最大、功能最完善的综合交通中心项目,地铁、高铁、综合管廊、综合换乘中心等多个单体工程在空间上纵横交错,工程结构十分复杂。
2017年12月25日,天府机场GTC正式开工建设。这里地质复杂,岩层基本上都是石头,最硬的地方硬度达60多兆帕,相当于C60混凝土的强度。挖土方意味着把C60混凝土抠出来,难度可想而知。
这么复杂的地形,在国内外机场建设中十分罕见。工程总承包部成都天府机场GTC项目经理李鹏虽然经历了首都机场T3、昆明长水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三个机场的磨砺,开工伊始依旧担心不已。
土方施工人员在剔去约1米厚的表层浮土时,马上就碰到坚硬的岩层。李鹏与技术人员沟通后,当机立断,选择以前没用过的机械岩石臂。这个应用于矿山、采石场、风化石等恶劣环境下挖掘的机械与常见的破碎机完全不同,仅锤头就重达13吨,在四川成都地区仅有6、7台。同时,还启用一种自重达80吨的890型破岩层设备,成都地区只有2台。
4台岩石臂、1台890,出现在施工现场。遇到坚硬的岩石,往下一砸,立刻冒起白烟。一天下来,操作员的手都是肿的。
据项目生产经理刘亮介绍,这种打桩用的旋挖机,在北京用200或230型就足够,在这里就要用360、400的。合金钻头遇到坚硬的岩石,孔里直冒白烟,钻头的磨损特别厉害,一个合金钻头最多用3小时钻头就磨平了。
打成一个桩孔最少需要12个工时,一天最多打1个半孔。在A区,5台旋挖机20多天才打了70多根桩。机主心疼机械磨损太厉害,执意退出现场,项目部只得重新组织钻机进场。在挖岩石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土方工程进展缓慢。
整体推进速度不理想,唯有实施爆破才能改变局面。但在基坑里使用爆破,不仅危险性大,还会影响到基坑的支护体系。
面对困难,项目团队迎难而上。他们多次邀请四川省专家组进行反复论证,最后决定采用松动爆破的方式。定点钻孔,控制药量,精确计算,并请来专业的矿山爆破公司进行作业。相比之前的打桩旋挖,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加快了施工进度。
在建设过程中,GTC项目仅土方开挖量就达350万方,完成了6701根桩基,土方及基础施工用掉1万吨炸药,平掉了370多个山头,开挖回填量达1.8亿立方米,仿如“搬山”建机场。
数不清的车辆和工程机械在这片宽广的黄土地上填方、挖方、爆破、运输……大型机械的轰鸣声和工人零碎敲击声构成了一曲和谐美妙的乐章。
重点突进 技术攻关啃下硬骨头
2018年5月,工程进入地下结构施工阶段。虽是占地面积约60万平方米的宽阔场区,但由于GTC标段地理位置特殊,位于T1、T2航站楼之间,施工场地和交通道路受限;与相邻标段交叉施工较多,施工组织难度极大。
不仅如此,GTC标段内地铁、高铁、APM等单位工程的基坑纵横交错,深浅不一,形式复杂,这些基坑标高多达数十种,基坑支护也形式多样。
对于这一系列的难题,项目总工程师卢喜成率领技术团队不断攻关,不断摸索,相继攻克了复杂土层超大深基坑施工、大曲率高拱结构超厚顶板综合施工、大跨度连续拱形结构施工等多项技术难题。
天府机场的GTC综合交通换乘中心,在国内机场首次采用了叠级式高铁及城市轨道交通下穿航站区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尤其加大了地铁与高铁共板位置的相关节点构造,像箍筋的加密,闭合箍筋嵌套等等,无疑加大了施工难度。特别是在高铁两端咽喉部位其3米厚顶板更是国内同类工程中极为罕见的,平均每立方米的钢筋混凝土达到3.1吨,而普通工程一般每立方米是2.5吨。
在高铁车站段的施工过程中,有一道长达510米轨顶风道、下挂3.15米高度的墙体,这是考验项目技术团队的又一个难题。经研究,项目技术团队放弃了后施工轨顶风道的做法,改为与主体结构同步施工。做法的变化意味着模架体系的调整优化必须严谨,质量的控制十分关键。项目技术人员考虑到510米长,下挂3.15米高度的墙体施工质量问题,最终确定了下挂墙体的模板方案,解决了模板选型问题。
但混凝土裂缝的问题又接踵而至。项目技术人员为此现场制作了1:1比例的样板,对混凝土可能出现裂缝的各个因素逐个研究,最后通过添加新型高性能镁制膨胀抗裂剂,解决了超长线性结构递推流水施工混凝土裂缝问题。这道超过半公里长的轨顶风道完美呈现,混凝土成型效果良好,线条平直一气呵成,清水效果看起来十分震撼。
此技术受到了建设单位、质量监督单位一致好评,建设单位多次组织兄弟单位标段观摩学习,项目2019年、2020连续两年承办了成都市建筑工程质量观摩会。
GTC工程在结构施工阶段,现场工人达3800多名,混凝土用量高达110万方,绑扎钢筋17万吨,模架支撑体系材料1万多吨。
攻城拔寨 如期封顶奏凯歌
2019年5月底,随着处于地下的高铁、地铁土建结构封顶,17.7万平方米的两个停车楼和近10万平方米的综合换乘中心开始施工,GTC工程的主体结构陆续跃出地面,由地下转为地上施工。
此时的航站区内各个标段、各个项目建设都在全速推进、全面铺开。由于GTC标段位置特殊,处在中心地段,东西南北四个方向被T1、T2航站楼、空港酒店等兄弟标段包围。停车楼及GTC结构大部分施工场地已移交给相邻单位进行高架桥及酒店施工,施工场地及道路严重受限,而年底前要实现主体结构封顶,工期压力极大。
在外围受困无法拓展的情况下,项目团里团队决定从内部组织管理机制和材料转运协调上破解困局。
他们把GTC所有项目的主体结构工程分为A、B、C、D四个区,对应分别管辖T1停车楼、GTC北区、T2停车楼、GTC南区,外加外线市政道路,共设置4个“区长”和1个“路长”,使各个区块进行分区垂直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减少人员办事程序,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同时为加快工程材料的倒运,根据各阶段场内实际情况,在各区交叉连接处加大汽车吊投入进行材料转运。GTC场内最高峰配置塔吊32台,汽车吊26台,项目团队还组建机械微信群全天实时调控。
正是这种精细的管理,严格的管控,GTC工程主体结构节点进度目标层层被突破。2019年12月27日,随着GTC北区最后一方混凝土的浇筑,集团承建的航站区工程三标段所有项目主体结构提前三天实现全面封顶,正式宣告天府国际机场航站区主体结构工程完工。
立体推进 协同作战保竣工
主体结构封顶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内外装修和机电安装的新阶段。天府机场建设指挥部要求2020年底工程要基本完工,2021年3月底达到竣工验收条件。
军令如山,不容迟疑。此阶段最大的不同就是要协调好参与机场建设的20多个专业施工全面推进,由之前的大兵团平面作战变为多兵种、多专业的交叉立体协同作战。
2020年春节前,项目团队已经勾画出这一年里的施工蓝图。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节后的复工带来了极大冲击,施工部署不可避免地被打乱。
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项目积极制定措施,调配物资,为复工复产作好充分准备。2月19日,项目拿到了建设工程节后复工令,项目团队立即组织劳务队火速进场,1个月内即接回近2000名劳务工人,4月起掀起了大干高潮。
为抢回耽误近2个月的工期,项目增加了机械设备等生产要素的投入,从2020年4月起到2021年3月竣工,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
地铁大厅、换乘区、连廊、停车楼等室内装饰装修区域和室外幕墙外立面,60多台高空车、曲臂车不停来回运转,升降机来回穿梭;近1000名装饰装修工人精心雕饰大厅、吊顶、铝板等区域美观素雅,简洁顺直;机电设备、管线排布、电梯扶梯等安装施工是投入1200名作业人员,贯通GTC的脉络。
室外施工管网总工程量达28000米,道路工程17.5万平方米,连成道路约有18公里。项目团队调动了300多名市政道路施工人员,前后投入30多台机械设备和车辆,4个月即宣告道路工程竣工。
勇智双全 劳模团队不辱使命
工程建设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建设者的默默付出。2018年,当成都遭遇50年一遇的强降雨天气时,项目经理李鹏穿着雨衣在没过小腿的积水中来回穿梭,对工程各个建设部位进行仔细查看,白天坚守在第一线,夜晚讨论施工方案。
项目总工程师卢喜成,带领技术团队通宵达旦地钻研图纸和学习国外机场建设先进经验,对技术工作一丝不苟,勇于创新,收获了多项专利、工法及新技术运用,赢得了业内同行的高度称赞。
项目生产经理刘亮从2017年3月投标开始,就来到天府机场,现在4年过去了,对于家庭他无暇顾及,进家门时,3岁的儿子都已经不认识他了。项目总经济师乔顺生及时计量收款,3年多来累计计量收款达30亿元,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开展。
感人的事例不胜枚举……
多少风吹日晒雨淋的日子,他们经历了无数苦难和汗水,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始终发扬北京城建的铁军精神,践行国企担当,坚守国匠品质,攻克艰难险阻,建造了这项伟大的工程。
50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11个子单位工程;15000余名建设者,1175个日夜,完成产值累计达35亿;国家发明专利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3项、10余项专利正在受理中,获得4项四川省级工法,1项软件著作权;荣获北京市工程建设BIM综合应用Ι类成果、四川省建设工程BIM大赛一等奖、全国“优路杯”BIM技术大赛金奖等荣誉;项目经理李鹏荣获“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项目总工程师卢喜成创新工作室被授予“四川省工人先锋号”,项目生产经理刘亮荣获“成都市五一劳动奖章”,项目部被授予“成都市工人先锋号”。
神鸟驮日展双翼,扶摇直上九万里。期待这座充满“平安、人文、智慧、绿色”鲜明特色的现代化国际航空港正式开航投运,那一刻,旭日东升,神鸟腾飞!